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買定期壽險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終身壽險真的是不便宜,以30歲男性、保額100萬元、20年期的保單來說,1年保費超過3萬元,重點是一般人不會只買一張終身壽險,肯定要搭配其他如醫療險等商品,因此1年4、5萬元的保費跑不掉。定期壽險就便宜多了,同樣30歲男性、100萬保額、20年期的保單,1年保費僅4000元左右,而且定期壽險有分吸菸或不吸菸、健康或不健康體,健康或不吸菸的人保費又更便宜。因此定期壽險有「小錢也可以買高保障」的特色,對於預算有限的保戶而言,這樣的商品相當切合需求。雖然定期壽險的產品結構並不複雜,數千元就可以建構高保障,但是保戶在投保之前,還是應該釐清這項產品的特色與相關內容,才能真的讓小錢發揮大效益。

1.適合階段型投保需求者

從保險的初衷談起,買壽險目的是為了什麼?如果現在25歲,是家庭的生活支柱,倘若不幸發生意外,壽險可以幫助家庭度過難關,讓雙親及小孩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20、30 年過後,當家庭重擔卸下,孩子也長大了,此時,最重要的不再是壽險保障,而是退休金規畫。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如果只是為了在人生中,達到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階段性任務,定期壽險即符合相關需求。所以究竟要不要買定期壽險,問問自己:假如因意外死亡或殘廢,會不會使家人財務陷入無法負擔的困境?

2.繳費期滿 保障即消失

許多專家喜歡用「買」房子與「租」房子來解釋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間的差異,「買」房子後就擁有房子的所有權,繳完貸款後,房子是自己的;但租房子就不同了,即便租了20年的房子,一旦沒繳房租,就失去房子的使用權。終身壽險如同買屋,繳了20年保費後,保障持續有效(通常到95歲或105歲,期滿若還健在,會給一筆祝壽金,保單即失效);定期壽險像是租房子,如果繳費期滿並未身故或發生全殘,過去所繳交的保費不但不會退回,而且所有的保障都會消失。

3.分為平準、自然兩種費率

定期壽險可分為限期繳費定期壽險與1年期定期壽險。前者繳費期別又區分成6、10、20、30等不同年期,後者則是1年1繳。限期繳費採平準費率,繳費期間內各年度的保費都相同;1年期定期壽險採取自然費率,保戶所繳交的保費逐年增加。如果同樣打算保20 年的定期壽險,採自然費率的1年期定期壽險,所繳交的「總」保費會高過採平準費率的限期繳費定期壽險,因此建議投保限期繳費定期壽險;相對地,只想在短期間內提高壽險保障額度者,就可以選擇1年1繳的定期壽險。

4.看清「保證續保」條款

不論買的是限期繳費定期壽險,還是1年期定期壽險,都要看清楚保單條款內「保證續保」的內容與限制,千萬不要只聽業務員說有保證續保就算數,一定要白紙黑字寫在條款內才有依據。特別是1年期定期壽險,很可能發生被保險人在投保屆滿1年時,剛好因為身體不適而不能再續保的情形,所以必須增加「保證續約免體檢條款」,也就是要保人得在保險期間屆滿日前,不用再具備被保險人可保性證明,也能續保。

5.增購保額 將視為新約處理

任何一種保險都是年紀愈大保費愈貴,定期壽險當然也不例外。隨著年紀增長,不僅每萬元的年繳保費比較貴,有些保戶想再另買一張定期壽險,也可能因為體能、健康狀況變差,遭到保險公司拒保。因此,在決定買定期壽險時,最好第一時間就把保額規畫妥當,不要在中途再增加,否則增購的部分,都要按照新契約處理。保單條款通常會有如下敘述:續保保險費依續保生效當時被保險人年齡及本契約經主管機關所核定之保險費率,並按原投保當時之承保條件計算。也就是年紀增長,保費也會跟著增加。

6.注意最高承保年齡

每家保險公司推出的定期壽險產品都有最高承保年齡上的限制, 有60 歲、70 歲、80 歲等,如果年紀比較大的人想買定期壽險,就要尋找限制較為寬鬆的保險公司。此外,保證續保也有最高年齡限制,例如續約的被保險人滿期年齡最高不得超過71歲,意思就是,即使有保證續保條款,但在年齡的限制下,年紀太大、超過保險公司規定的71歲,就無法續保了。也因此,如果一個55歲的保戶,因為老來得子,想要增加保障金額,這位保戶只能選擇15年期的定期壽險。

7.保留轉換終身壽險的權利

定期壽險是一種階段性產品,例如當完成了教養子女的任務,定期壽險通常就可以功成身退,此時,如果經濟狀況不錯,希望身故後再留給子女一筆保險金,就要考慮購買終身壽險了。其實有些定期壽險是可轉換的,具備「可由定期壽險轉為終身壽險」的功能,在合約有效期限內,無須出示可保性證明,就可以將保單轉換成永久保障的合約。要注意的是,保戶在決定轉換後,需補滿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差額,但這筆金額並不小,到時候保戶可以計算是另買一張終身壽險划算,還是轉換划算。

8.當心商品停售而不續保

倘若保證續保的條款如下:本保險期間為1年,保險期間屆滿後30日內,要保人得交付續保保險費,除本公司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停止銷售本約或有前項約定情形外,本公司不得拒絕續保。問題來了,萬一此商品停售,就可能發生不續保的情況。顯然保證續保的條款最好為:本契約保險期間屆滿日前,要保人得不具被保人可保性證明,以書面向本公司申請於本契約保險期間屆滿變更投保同類型定期壽險,本公司不得拒絕。這樣一來,就算你買的定期壽險停售,也還有另外的商品可保。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36 2010/09
作者:施禔盈

如何與憂鬱和平共處?靈魂有傷口的人,很美很真

如何與憂鬱和平共處?靈魂有傷口的人,很美很真
有一些人,他們可能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著長期的抑鬱問題。我們今天就想再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什麼是長期的抑鬱情緒。
每個長期抑鬱的人,體驗到抑鬱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
有些人的情緒波動會比較大,狀態好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抑鬱,狀態不好的時候會感到非常強烈的抑鬱;也有一些人,會以更持久、更溫和的方式感受到抑鬱。(推薦閱讀:【小鬱亂入專欄】你是心情憂鬱,還是有憂鬱症?
長期與抑鬱情緒為伴的人,可能符合週期性抑鬱症、或者持續性抑鬱障礙的診斷,也有可能什麼診斷都不符合,只是人格特質上不太容易感到高興。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在長時間裡,反覆出現的抑鬱情緒,都會給人帶來一些特定的影響。
2017 年國家衛計委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中國殘聯副主席、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教授的調查數據(有效樣本 3 萬多人,調查地區覆蓋全國 31 個省份),發現我國抑鬱障礙的患病率為 3.59%。

圖|作者提供

長時間和抑鬱感相處是什麼感覺?

很多長期抑鬱的人表示,一種最主要的感受是覺得空虛,感受不到任何情緒。「什麼也沒有,什麼都感受不到。每天、一整日、什麼感覺也沒有」。甚至時間久了後,他們會想不起自己本來對一些事物應該有怎樣的反應和感覺。生活對他們而言好似夢遊,他們足夠清醒到可以與人交流,但同時感覺生活並不真實,就像在做夢一樣毫無意義。他們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但這不代表長期抑鬱的人不會快樂。在某些瞬間、或者一段時間裡,他們會突然感覺一切又「真實」了起來,好像回到了沒有抑鬱的時候。可短暫的快樂會消失,他們會重新低落。也有人誤以為自己抑鬱時不應該感到開心,於是當他們覺得心情很好時,他們反而會困惑,或者覺得自己的抑鬱是假裝的。
有時,抑鬱的人們為了不讓身邊人過分擔心,會假裝自己好了起來。而由於身邊人也總是盼望抑鬱的人情況會變好,於是讓人們相信這個假象會很容易。但對抑鬱的人們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樣貌就像活在一場謊言中,感到苦澀而疲倦:「早晨出門前,檢查我的錢包、我的鑰匙、還有我臉上的笑容是否裝扮良好 (Knightsmith,2015)。」
抑鬱會引起自殺的念頭。部分長期抑鬱的人與長期對自殺的渴望感相處。剛開始時,自殺的念頭可能會嚇到他們,但是隨著時間過去他們已對此習以為常,並且學會了在每次很想自殺的時候,試圖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包括心境低落,對身邊的事物和活動失去興趣和愉悅感,活動明顯減少,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勞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過多,很難集中注意力,不斷自責、內疚,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可能會有自殺傾向等等。具備其中一定數量的症狀就可以被診斷為抑鬱症。

長期抑鬱會給人留下「人格傷疤」

抑鬱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嗎?

在 reddit 上的一個網友寫道,當他翻閱過去的日記,看著還沒有患上抑鬱時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時的自己彷彿是「徹徹底底的另一個人」(Fauxypants , 2015 )。有研究支持了這個說法,認為抑鬱發作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並且這部分改變成為了抑鬱再發作的誘因,這種改變被稱為「人格傷疤(personality scar)」 (Rosenström, 2015)。
傷疤理論的提出是由於人們注意到,比起從沒有患過抑鬱的人,曾經抑鬱發作過的人在將來也更容易再次發作抑鬱 (Wichers, 2010),就像受過傷留著傷疤的地方,下次也會更容易受傷一樣。比如,抑鬱症的首次發作會緣於一些比較嚴重的負面事件(例如:失去摯愛);而在這次發作緩解後,患者會因為更溫和的事件(例如:失去寵物)、甚至在沒有社會及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復發抑鬱。

那,這種傷疤究竟是什麼呢?

研究發現,抑鬱發作後,人們「傷害迴避(harm avoidance)」的程度會增加(Rosenström, 2015)。
如果你是一個「傷害迴避」程度高的人,你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
  • 你覺得自己一定會把事情搞砸。
  • 你覺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個對你充滿敵意的世界裡。你擔心自己身上會發生各種可怕的意外,而且你覺得自己面對這些意外無力抵抗,只會被深深傷害。
  • 即使現在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好,但是在內心深處,你覺得最糟糕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 你希望一切都井井有條。
  • 他人對你表現出喜愛會讓你很滿足,但一旦當他們有一點冷落你的跡象(大多數時候不是故意的),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討厭了。
  • 過度道歉。
傷害迴避程度較高的人會更神經質、對讓人不舒服的刺激反應更激烈。並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環境中,他們依然會感到害怕,這種下意識的「感到世界很危險」並不受自己控制。同時,他們應對外界刺激時也會表現的更消極,更容易感到疲勞,也相對更不願意嘗試新的事物。
研究者認為,之所以傷害迴避的程度會上升,是人們患病後的適應性調整 (Rosenström, 2015)。當我們在抑鬱的時候,生理和心理狀態不佳、應對危險的能力有所下降,於是會自發採取更謹慎的態度來應對外部環境,這些原本是為了更好地自保。
但事實上,這種變化反而使得人們更容易抑鬱。以社交為例,抑鬱症患者會過分擔憂社交時被拒絕帶來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給他帶來的感受會更強烈;另一方面,對痛苦的擔心會讓心情更糟。於是,他自發地將自己和他人隔離開。而這種自我隔離帶來的孤獨感反而加重了抑鬱 (Steger& Kashdan, 2009)。(推薦閱讀:【小鬱亂入專欄】別再叫它文明病!憂鬱症已有 4000 年歷史

圖片|來源

微笑抑鬱:看不見的傷痕更深更疼

而且,有些時候,患有抑鬱症的人們並不是看起來就很悲觀、低落。他們會用「幽默」、「快樂」的面具來掩蓋自己,這種現象在一些流行心理學傳播中,被稱為「微笑抑鬱」(smiling depression)。Rita Labeaune 說,和典型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鬱」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縮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因此,很多家屬在他們出現異常行為或者自殺時,都感受到震驚或者難以相信。
「微笑抑鬱」的風險在於,他們的抑鬱不但很難被身邊的人所感知到,有時候就連本人也難以發覺自己得了抑鬱症。當他們感知到那些「不對的」情緒時,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情緒放到一邊,不去處理,繼續前行。
可是,微笑抑鬱者,仍然會有一般抑鬱者的焦慮、疲憊與絕望,可能失眠,喪失興趣與性慾,甚至有自殺傾向。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帶上微笑的面具?研究表明,幽默的人出現精神問題的機率可能更大。上世紀 20 年代,心理學家路易斯·特爾曼發現,那些被父母和老師認為幽默感比較強的孩子,成年後容易早逝。一份關於芬蘭警察的縱向報告發現,那些讓他人感到有趣的人很容易過度肥胖,或者物質成癮。
2014 年,英國科學家對 523 名喜劇演員、364 名演員以及 831 位普通人進行了研究,發現與非喜劇演員和普通人相比,喜劇演員更容易體驗快樂感覺的下降,更容易產生對人類的厭惡感,也更容易出現精神病徵兆,或者精神分裂、雙相情感障礙的症狀。
對於幽默的人來說,他們不僅容易受到抑鬱情緒的影響,也更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壓力和情緒。Rita Labeaune 說,他們習慣了在他人面前笑,或者引人發笑,但不願意去承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覺得那是一種「軟弱」。
此外,男性也更容易以「微笑抑鬱」的方式表現抑鬱情緒。
長久以來,抑鬱症都被認為是一種「女性疾病」,在世界各地,女性的抑鬱症診斷率大約是男性的 2 到 4 倍。但實際上,有研究表明,這是因為,很多男性的抑鬱不會體現出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比如低落消沉、喪失愉悅感等。當把非典型症狀納入考慮後,男性的抑郁風險(30.6%)和女性的抑郁風險(33.3%)沒有顯著差別。
有一個這樣的惡性循環存在:一直以來,男性主動去說出自己抑鬱的比例更低,他們更傾向於用掩飾性的舉動來掩蓋自己的病情,這可能是因為,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讓他們認為暴露出自己的悲傷、焦慮和恐懼是承認自己的弱小。而因此,診斷者和研究者對男性的抑鬱狀態了解都更少。導致男性的這一問題更不容易受到關注。

長期感到抑鬱,該怎麼辦?

1. 藥物治療

有時候,藥物治療是必須的。很多人會擔心吃抗抑鬱藥會導致成癮,因此抗拒用藥。實際上,抗抑鬱藥並不會讓人成癮。但每個人對於每種精神科藥物的反應都可能不一樣,你需要花一些時間去嘗試和調整,從而找到合適自己的藥物。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 John Preston, PsyD,和 James Johnson, MD 提出的一張圖表。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採取的診斷依據是《精神衛生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目前使用的版本為第五版,但仍有參考價值。

a. 什麼情況下,我需要選擇藥物治療?

如果你持續的存在植物性症狀(vegetativesymptoms),應該考慮尋求藥物治療,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患者在生物化學層面上出現了紊亂。和抑鬱障礙有關的植物性症狀有:睡眠改變、食慾改變、疲勞感、性慾減退、注意力嚴重無法集中、記憶顯著減退、白天感覺很不好(特別剛醒來的時候)、完全無法產生愉悅感等等。
具體哪種情況下該採用藥物治療和/或心理治療,可以參考下面的自查樹狀圖(decision tree):

b. 用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雖然藥物可以幫助消除或減緩植物性症狀,但抗抑鬱藥不是快樂藥。它無法讓你的空虛與不快樂消失不見。
其次,藥物的生效需要時間,一般 2 到 4 週起效。很多人沒有立刻看到效果,以為藥物無效而私自斷藥。而隨意停用藥物會增加複發機率。切忌在和醫生討論前就擅自停藥,不然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不良反應。但如果過了 6 到 8 週,你依然沒有感受到抗抑鬱藥帶來的效果,應該和醫生討論,醫生可能會更換藥物劑量或種類。
而服藥開始後,個體需要的服藥時間不同,通常服藥 6 到 8 週會度過抑鬱急性發作期,但這時不能停止繼續服藥,通常需要繼續服藥 6 個月,之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用藥劑量。如果過程中復發,則恢復用藥。
另外,抗抑鬱藥可能會有副作用,比如剛開始用 SSRI 時,可能會感到嘴乾、噁心、頭痛甚至失眠。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好轉。如果沒有好轉,可以告知醫生,醫生能通過更換藥物或改變原有藥物劑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
最後要說的是,抑鬱症患者因為受到抑鬱影響,容易對治療感到絕望和消極。特別對周期性抑鬱症患者來說,反覆經歷發作會讓人沮喪而疲憊(Van Rhoads & Gelenberg, 2005)。但保持對治療的期待是重要的,研究發現,如果人們越傾向於認為自己能在治療中獲益,那麼治療的效果也會更好(Rutherford, et al., 2010)。

圖片|來源

2. 日常自助

除了向專業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抑鬱。
你可以寫日記。不止記錄發生的事件,而是要記錄圍繞這個事件的感受和想法。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時常會描述自己的思想像是「被困住了(stuck)」,好像頭腦結成了一塊,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寫日記正可以幫助我們同自己的心智(psyche)對話。在寫作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察覺自己過去沒有意識到的、一閃而過的念頭。而當個人主觀的想法變成客觀的文字呈現在紙上,你就可以去觀察它、去改變它、甚至去摧毀它,你可能會發現面對同樣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種與當時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樣的感受去應對(Grayson-Mathis, 2002)。
記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時刻。即使接受了治療,我們也會有感覺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時候。但是,記住自己曾經感受良好的時刻,這樣我們會知道抑鬱帶來的痛苦不會是永恆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樂。(推薦閱讀:【小鬱亂入專欄】擁抱憂鬱症書單:別對我們說加油
最後,要對抑鬱有合理的期望。和抑鬱為伴可能會是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會經歷一次甚至多次反覆;而即使經過治療,我們在將來可能依然會因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雖然治療無法徹底消除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學著更好地和抑鬱共存,到那時,可能你會發現抑鬱也並非那麼可怕。
說了這麼多,通過這篇文章,我們至少希望你能了解一件事:抑鬱確有其事。它是一個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並不是一種臆想。如果你自己深陷抑鬱情緒,要尋求治療和幫助;如果你身邊有人表現出抑鬱,你可能無法理解,但至少可以尊重。

請隨手把本文轉發給有需要的人。

武訓興學








莫嘆苦,莫愁貧。有志竟成語非假,鐵杵磨成繡花針。古今多少奇男子,誰似山東堂邑姓武人!
武先生,單名叫做訓。兄弟都早死,父母又不存。飢寒交迫難度日,沿門扥缽受苦辛。

武先生,做乞丐,有深心。他見邑人知識淺,少年失學是原因。長恨自己力薄家又貧,

哪有金錢辦學校,教育清寒子弟們!

武先生,一邊去乞食,一邊自沉吟:將來若要辦學校,先得積蓄基本金。

從此乞食更努力,遭人侮辱盡容忍。每日只費錢兩枚,買個饅頭囫圇吞。
忍辛耐苦二三載,果然積下六千文。

堂邑有個富家翁,豐衣足食冠四鄰。


武先生,走到富翁家,跪在門前不起身。富翁當他是瘋子,門外哀求如不聞。
武先生,跪了六日並六夜,富翁才來問原因。
武先生,貌溫順,語誠懇:「小人有錢六千文,想託貴人謀子金。貴人心腸善,定肯助孤貧。」
富翁口答應,心自驚,乞丐竟然能儲蓄,節儉精神莫與倫。

富翁既允准,武訓喜萬分。只要積滿一千文,立刻送進富翁門。

十多年,一轉瞬。本金生利息,利息做本金,總數達到幾萬文。

武先生,創學校,不稍停。租借古廟幾間屋,粉刷門牆氣象新。

學生招集貧家子,教師聘請宿學人。有人見他是乞丐,存心推託不願任。

武先生,跪在地上不起身,使他不得不應允。

開學日,更殷勤。備酒菜,宴嘉賓。教師坐首席,陪伴有鄉紳。

有人見他是乞丐,坐著不食也不飲。武先生,又雙膝落地不起身,使他不能不沾唇。
逢朔望,進校門。遇見教師能進責,拱手屈膝謝殷勤。

遇見學生不好學,跪地勸誡淚涔涔,教師學生都感愧,講習不得不認真。

武先生,年到五十九,仍然乞食儲錢文。

創設學校有三所,教育子弟千餘人。
有的就工商,有的勤耕耘。他們衣食都無慮,只有先生還苦辛。路上相見心不忍,
齊來迎養報深恩。武先生,不答應,並對大家說:「但願養我志,何須養我身!」

 關於武訓這個人

"清朝末年山東省,有個奇乞名武訓.從小父死母老病,生活孤苦家清貧...."

印象中這是國小時候讀過的課文,由此可知武訓是清朝人.

武訓是山東堂邑人,生於清朝末年(1838—1896),出身貧寒,沒有上過學。
因為他沒文化,不識字,常常被人歧視、欺騙和欺壓,吃了不少苦,遭了許多罪。
武訓成年之後,有感於自身沒文化的遭遇,認為窮苦人要想擺脫貧困,過好日子,
不受他人欺凌,必須要有文化,有知識,才能自救,因而他萌發了辦學意圖,
要讓窮人家孩子能夠入學讀書。然而要辦學就必須籌集資金,對於一個窮苦人來說,
這是一件十分艱鉅之事。於是他四方奔走,向富人求乞施捨,籌集資金,興辦義學。
在向人求乞施捨的過程中,同樣也遭到一些人的白眼和鄙棄,但他並不因此而灰心洩氣,
始終不渝的堅持著。他這種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堅韌不拔的奮鬥風格,
摯誠純樸的情意,令他人為之感動,許多富人和其他勞苦人民,紛紛伸出支援之手,
解囊相助。經過他畢生的努力,終於辦起了三所義學,
使許多窮苦人家的孩子能夠免費入學讀書。
對武訓乞討辦學之舉,歷屆政權無不予以嘉勉和褒獎,
清政府賜以“義學政”的稱號和“樂善好施”的匾額,還賜以最高榮譽的獎賞——黃馬褂。
民國政府對其也是一直推崇和表彰的。1943年至1949年,中共冀南行署還設立過武訓縣。
政界要人、社會名流和文人學者如蔣介石、陳思源、戴季陶、蔡元培、李公樸、
陶行知、馮玉祥、張學良、郭沫若、郁達夫、藏克家等人,
對武訓和他興辦義學之舉都是十分稱讚和推崇的。
知識界視其為平民教育的先驅楷模,廣大民眾奉其為武聖人,
並為其興祠立像,崇拜至極。特別是陶行知先生,還以武訓為榜樣,
創辦育才學校。社會上普遍認為,武訓走的是教育救國的路,
興學反映了下層農民樸素的改良主義意願,他是改良主義中的平民改革派,
繼承和發揚了仁者愛人的思想,對社會下層表現出強烈的同情心和博愛精神。
總之,武訓無論在哪個階層,都是被尊敬和推崇的。 

 

為什麼不要辦聯名卡?

聯名卡通常是商家和銀行合作,推出悠遊卡兼信用卡功能的支付方式,可能有些優惠,但這種支付方式不太安全,原因:信用卡若和悠遊卡為同一張,一旦悠遊卡遺失,也等於一併遺失一張信用卡,有增加被盜刷風險的疑慮。

情緒界線不是情緒底線 開始練習「為自己想」


上周當你試著練習,畫出自己情緒線,請觀察你的答案,並且注意「你所想像的恐懼」與「實際上最糟的結果」的落差。
當你發現:其實你想像的恐懼,遠大於實際上會發生的後果;
而你其實是有能力去面對、承擔,甚至解決這個後果時,你會發現,這個「想法」會帶給你勇氣,幫助你減少「過度放大」情緒勒索者可能帶給你的威脅。
並且練習拿回你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使得自己有機會,感受自己能做的,遠比自己想像的多。


只要我決定了,這就是界限
當我們思考自己的界限時,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擔心:
「雖然他這樣讓我不舒服,可是,會不會是因為,我真的抗壓性太差?還是說,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我真的可以就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嗎?這樣會不會太不替人著想?有時候幫點小忙,應該也沒關係吧!我這樣,難道別人不會覺得我難相處嗎?」
在面對情緒勒索者,剛開始建立自我情緒界限的過程中,許多人需要面臨的,就是自己不確定「這麼做,是否真的可以」?

我真的可以只顧慮我自己的感受嗎?
我真的可以不管別人舒不舒服嗎?
我的感受真的是對的嗎?
這說不定是我的問題,是不是我太敏感?
我這個樣子,別人會不會覺得我難相處?
⋯⋯

不要理會「習慣性」罪惡感


可能,看到這裡,你也有相同感覺:當想要練習把自己感受放在第一位時,「習慣性的罪惡感」就警鈴大作了,那些「自我懷疑」也就立刻被召喚出來,變成一圈一圈的套索,綁縛著你,讓你動彈不得。

別忘記了我前文所提到的:
「習慣性的罪惡感」,是過去你鍛鍊出來,用來應付生活,回應他人需要以利於生存的一種「生存策略」,是你思考的「慣性模式」。
當你要擺脫過去的生存策略、思考模式時,你需要用新的「思考模式」來代替,而在這過程中,你一定會覺得不舒服、不習慣。
但不代表這是錯的。


這個新的「思考模式」,就是開始以自己的感受作為依歸,設立自己的情緒界限。
實際上,所謂的「界限」,指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忍受範圍,是「別人如果侵犯,我腦中的警鈴會大作,我會感覺不舒服」的範圍。
而這個範圍,因人而異,但了解並且接納自己的「情緒界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也就是說,只要你決定了,這就是「界限」。
你並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或是尋求任何人的認同。即使他們不認同,他們如果要與你相處,仍必須使用你能夠接受,尊重你感受的互動模式,與你相處。

界線 ≠ 底線


情緒「界限」,不是情緒「底線」
切記:「情緒界限」,不是「情緒底線」。
界限,是幫助你知道,與人互動時,哪些是你的「範圍領土」。你要找到的,是開始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那條線,往內,則都是「情緒界限」的範圍,而不是拉了一條你的「情緒底線」:

僅設一條「盡量忍受的底線」,而使得這「底線」成為讓人一踩到就會爆炸的線。
如果你設的是「底線」,你會發現,即使設了這條線,你內心的痛苦與掙扎仍然很深。
仍然會時常感覺到委屈,不被重視自我的感受,或是感覺自己沒有價值。


但是,如果你設的是「情緒界限」,這個界限是範圍較大的,也讓你比較有施展與調整的空間。
你可以隨著你的狀況與需求,來彈性調整自己的「界限」,這也可以讓你與人的互動比較有彈性,而非只能仰賴僵化的界線,來決定、調整你與他人互動關係的距離。
這就是「情緒界限」與「情緒底線」的差別。



所以,為了要打破過去的「慣性思考模式」,你需要提醒自己:
你可以自己選擇不用滿足別人的需求,只要你不想。
你可以選擇不承擔別人的情緒責任,只要你不想。
你可以先只照顧好你自己的情緒,而不用總是要替別人著想,只要你不想。
你可以擁有你自己定義的「情緒界限」,而不需要別人同意,因為重視你自己的情緒感受,是你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你人生的目的。


你要記得:情緒界限就是你的「領土」、你的「疆域」,你就是你自己國家的「國王」,你可以決定,如果想要跟你這個國家「互動與交流」,別的「國王」需要用什麼樣的方式。
因為你是國王,所以,你當然要保護你的國家,你的領土範圍,而依歸點,就是「你的感受」。

別人否定你的感受,已經是一件很令人難過、受傷的事情,如果連你都懷疑、甚至否定你自己的感受,不能捍衛你自己的感受,不停的「割地賠款」⋯⋯
這是多麼令人心疼的事情。
請開始改變「為別人想」的思考模式,開始練習「為自己想」吧!
別忘記了:擺脫情緒勒索,就是從建立你的「情緒界限」開始;而要建立「情緒界限」,就是從尊重你的感受開始。
(本文出自寶瓶文化《情緒勒索》一書)

撰文/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錢,夠用就好

如永遠想要更多物質,滿足暫時的快樂後,將使人痛苦、陷入罪、死、極端的爭競,身心惶恐不安。
世上只有一種東西永遠不嫌多,做人處世(包括禮儀)/做事的智慧,它們才能為我們帶來心靈真正的平靜平安。

我們不是因少了某些「行頭」才被踐踏,而是因缺乏人際能力和智慧

人尊敬一個人不是因他的打扮(商標),包括:髮型、服飾、配件,而是因為他的人際能力(變色保護照顧自己的能力、觀察了解人心人性引起別人的渴望/適度反擊/合縱連橫和爭取權益的智慧)(口碑),商標代表的是每一次、每一位消費者經驗(服務、品質)累積出來的口碑,讓人們買單、「買我們的帳」的是口碑,打扮就是代表所有類似打扮者每一次行為累積長期給人的印象,因此改變外表可以讓人短暫「沾光」,但不能長久,這就是為何現代流行總是來得快去的快,那被當成鬥爭的工具、社交場合用的暫時門面,而非永續的獨一無二的個人形象經營。

有些人雖其貌不揚,打扮甚至可以說是略土氣,仍非常受人歡迎,原因就在此。他們不會永遠堅持自己的觀念是世上唯一絕對正確的答案,懂得適度配合人、很會看局勢,有主見懂得過濾會傷害自己的人,但不狂妄自大以為自己能改變世界、鋒芒畢露

生活能力是人要過生活、生存的重要基本能力

貶低生活能力的人大部分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想要也需要它,但是做不到、沒人教或有心理創傷,或狂妄自大,一旦社會改變第一個被淘汰

面對困境,正向思考不是萬靈丹-諮商心理師 張璇

諮商心理師 張璇        

20721 人瀏覽

過度或不當使用正面思考,會造成情緒壓抑、自我迷失、人際關係疏離,甚至產生焦慮、憂鬱、自殺意念或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會這樣呢?過度正向思考易使人不自覺刻意消除當下負面情緒,未與當下真實的情緒共處。

正向思考是遇到挫折、逆境時很重要的自我激勵、自我對話方式。

隨著《秘密》、《吸引力法則》等勵志書籍的暢銷和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推波助瀾,不僅是個人生活或企業組織激發效能的有力工具,醫學文獻也不斷強調樂觀、正向思考對癌症或其中重大疾病之病情改善大有幫助,大家也越來越認同「隨時都要保持正面」才會有更多朋友,或是有好事發生。

有人說「正向激勵」已成一種產業,也有人說它像一個新興宗教,令信徒們趨之若鶩。
(圖片來源:pixabay) 

不過近年歐美已陸續有些論述深入探討它的負面影響,《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作者認為正向思考已創造出一種新文明病,叫「我不會正向思考」症,此說法引起許多反思。

許多人遇到困境時會告訴自己「想開一點」、「別再浪費時間煩惱」,但越是極端正面積極的人,在事情不順利時往往越容易爆炸與崩潰。

近幾年的相關研究發現,過度或不當使用正面思考,會造成情緒壓抑、自我迷失、人際關係疏離,甚至產生焦慮、憂鬱、自殺意念或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會這樣呢?

長期濫用「正面思考」的人,對外總是呈現自己很陽光、理智的樣子(即使這並非事實),很可能因為太習慣「凡事往正面想」而迷失了真實的自己,容易變得逞強、不願承認失敗,造成心理失衡。

換句話說,過度正向思考易使人不自覺刻意消除當下負面情緒,未與當下真實的情緒共處。消極負面是每個人都有的自然情緒,太快壓抑自己的負向狀態、否定真實的感受,並不利於身心健康。也有人認為,過度正向思考的人較缺少同理心,無法好好傾聽別人的意見,常會強迫他人也要接受這種想法,往往使處於低潮、挫敗感重的人心情更加低落。原本只是想尋求安慰、慢慢站起來,卻可能被這些自以為正面的人推入悲觀和自我否定的深淵。

太多負面信念易讓人陷入沮喪、無力或自憐,但太過樂觀也可能造成無法好好覺察真實的內在狀態,甚至變得脫離現實。究竟該如何正確、合宜運用正向思考?以下提出3個作法提供參考:

1. 「正向思考」是「看清現實,從中釐清轉機」
 
 
(圖片來源:pixabay)
 
樂觀和正向思考原本都是健康的人生態度,讓人不怕困難和更勇於嘗試。 

據我所了解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來說,它的真正目的是要幫助人們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這能量隨時可以作為對抗挫折的緩衝、掌控住逆境與困難,使個人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輕易落入憂鬱狀態。

所以真正的正向思考,不是一種心靈自我安慰,而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人們在遇到婚姻、工作、人際關係障礙時轉換情緒、調整心態;即使面對無法控制的改變或狀況,也能不讓情勢(尤其是對情勢的感受)來決定自己的反應。

比如以公司可能要裁員為例,先承認當下焦慮與憂懼的感受(面對問題的第一步),但不是讓這些負面情緒與想法主導反應,而是「放眼未來的可能性」與「冷靜面對現實」,思考該如何回應可能的變化與挑戰。

2. 「正向思考」是「不會自我貶損,也不會太自我膨脹」
 
 
(圖片來源:pixabay)
 
大家都知道生活有悲有喜,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面對。容易負面思考和悲觀的人,當生活中有一件事改變或不順時,就覺得所有事情都在變化或認為衰運當頭,也常會以過去的失敗經驗與消極態度來看待現在;而擁有正面能量的人,當快樂來臨時,能盡情享受,遇到重大挫折、危機或棘手挑戰時,不只一直告訴自己「一定可以應付」,同時也積極增進因應危機的能力。

當公司、部門、家庭在變動、高壓中,或個人狀態處於某種危機時 ,心中有自我懷疑和負面想法有時難免,適度使用「正向思考」和自我激勵可以幫助我們不致被不安、緊張、焦慮或恐懼這些負面情緒淹沒而力氣耗弱。

3. 「正向思考」是「接受真實情緒,兼顧正負面信念」
 
 
(圖片來源:pixabay)
 
人生有高處,有低處,沒有人能永遠處在正面能量的高處,雖然挫折跟失敗都是負面經驗,這些負向經驗卻可能帶來巨大的力量與「機會」。

過度正面思考的人常會忽略或否定脆弱和失敗的力量;有句話說:「成功,從承認失敗開始」,有時多設想最壞的情況未嘗不好,但不是一直以受害者自居,一再回憶不如意的情節,或悲觀猜測未來發展、專注於問題的陰暗面。




當事情不如預期,覺得委屈時,適度使用正向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痛定思痛,修正錯誤,定出更有效改善或解決的策略。

綜合以上,消極負面是每個人都有的自然情緒,太快壓抑自己的負向狀態、否定真實的感受,並不利於身心健康。適度使用正面思考與過度的差別,關鍵在於是否刻意打壓自己的負面情緒或想法,以及是否因「過度」樂觀而逃避問題或忽略該負起的責任。

適度使用它的人,不會讓負面情緒將自己搞得慌亂無措或怨天尤人,也不會因過度樂觀而空等著危機「奇蹟」般自然解除。所以,不是不要正向思考,是在「樂觀」與「相信自己可以應付」中,亦能接受世事無常。

即使事情不盡如人意,仍可以在逆境與困難中看見自我優勢與資源,並採取正確的行動。換句話說,對於各種挑戰我們可以很樂觀積極,充滿信心,但它同時也需要坦然豁達的態度,以及允許「人有脆弱一面」的彈性。
諮商心理師|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