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復原力


201203221940復原力


 
《挫折復原力》The Power of Resilience

我們通常把挫折復原力這個詞套用在克服莫大困難的人身上,但事實上,我們每天都會面臨壓力,誰都沒辦法預期何時可能會碰上意外的困難。羅伯特‧布魯克斯與薩姆‧戈爾茲坦博士認為,堅韌的心智對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有幫助,是心靈的基石,讓我們能安然度過一般的挑戰及突如其來的難題。而這樣的正面心態及其所影響的行為模式與技巧,也會持續互相影響、鼓勵我們。挫折復原力具有下列幾種主要特質:

覺得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
知道如何加強自己的「抗壓性」
展現出有效的溝通及人際互動能力
設立切合實際的目標及期望
由成敗中學習
幫助他人感受特別之處時,也覺得自己很特別(不是自以為是)
  而且心態是可以改變的,在過程中我們必須去了解阻礙我們改變的「負面腳本」,這些負面思考可能根深柢固到某種程度,讓我們因此很難做出改變,例如:本來要一個女人定下來,但負面腳本反而讓她結束一段感情;或是一個男人明明可以生氣,卻因為負面腳本而難以表達憤怒之意。

  一旦你認清了這些負面腳本,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能為自己開啟更寬廣的路。

  布魯克斯與戈爾茲坦博士除了與大家分享他們在臨床及座談會上一些發人深省的真實案例外,也提供一些特定的策略及習題供大家參考。由於這些都可以幫我們反省人際關係、目標及夢想,我們的心智將因此變得更加堅韌,讓人生在各方面過得更加充實。


蘇芸仙 
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前言

長久以來諮商實務、研究、訓練在運用時往往是從“個案哪裡不對了?”的病理模式出發。這樣的思考邏輯致力於尋找所謂的「危險因子」,並理所當然地以去除危險因子為諮商目標及策略(李俊良,民89)。然而只針對病理因素的工作方式,卻忽略了個人本身的內在力量,忽略了個人是具有某些潛能的,可以在危險情境產生調適,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本文意欲探討復原力在諮商上的啟發,故蒐集、整理了相關文獻,可望藉由此讓相關人員對於諮商輔導有所省思,亦可作為日後諮商輔導之參考。

一、復原力(resilience)的定義

復原力的研究最初是從兒童、青少年開始,這群在低社經背景、父母離婚、雙親有精神疾病等危險因子下沒有倒下的兒童、青少年,總括來說,resilience意指從疾病、挫折、其他種種逆境中復原的能力(李俊良,民89)。復原力是指一個人具有的特質或能力,能使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的個人,免於高危險情境、慢性壓力、或長期嚴重創傷之影響,使個人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而具有成功適應、正向功能或能力的表現(陳佩鈺,林杏足,民93;顔郁心,民91)。王采君也指出復原力等於韌性,是一個人面對各種情況時,無論處境有多艱困,都能堅持下去的一種能力!這種潛在的能力包含抗拒逆境與正向建構未來的能力。蕭文(1999)簡要為復原力的構成因子作下列七點歸納:

(1)    具有幽默感並對事件能從不同角度觀之

(2)    雖置身挫折情境,卻能將自我與情境作適度分離

(3)    能自我認同,表現出獨立與控制環境的能力

(4)    對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來導向的特質

(5)    具向環境/壓力挑戰的能力

(6)    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技巧

(7)    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無價值/無力感

綜合以上學者所言,復原力是一個人在面臨危機、困境、壓力…等情境下,所產生的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使個人能夠繼續堅持下去,適應面臨的該情境,並且有正向或能力上的表現。

二、復原力的特性

朱森楠(民90)指出綜合各研究者對復原力的定義所強調之重點,可看出大多數研究者均認為復原力是一種個體的能力、潛能或特質,透過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之因應過程,產生出良好的適應結果。所以以下列出了復原力的四項特性:

(一)復原力是一種能力特性

有些研究指出復原力與某些能力特性有關,例如個體研究中多認為樂觀、幽默感、內控、堅毅、自我效能、社交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等特性者較具有復原力(蔡素妙,民92;蕭文,民89;Konard&Bronson,1997;Leone&Martin,1998)。


(二)復原力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因應的過程

復原力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因應的過程(朱森楠,民90;蕭文,民89),而Masten et al.(1990)更主張復原力是一種調適的過程、能力和結果。這些歷程強調在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中產生作用。有些研究主張復原力是一種動態過程,乃產生於個人或家庭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而不僅僅視之為一種靜態的個人或家庭的能力特性(蔡素妙,民92)。

(三)復原力是正向的

復原力的定義強調健康的因應導向,而非導致負向結果的消極或破壞性行為(蔡素妙,民92)。有的研究認為復原力就是良好的行為結果,有些則認為是造成良好結果的原因,有些則認為需長期改變的結果才是復原力,但這些都強調在行為的改變是朝向積極、正向的目標(朱森楠,民90),所以D'Imperio(1996)認為復原力描述的是:

(1)不論有多高的危機狀態,會有好的結果。

(2)處在威脅下的承受能力。

(3)能從創傷中恢復。

(四)復原力是自我資源的、可培養的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復原力蘊藏著,只是沒有被發掘出來、被強化起來。例如:常常能在一個喜歡打岔的個案身上找到自發性與創造性,一個常違反校規的學生可能有很好的領導能力(李俊良,民89)。關於復原力的培養王采君認為復原力可從五個方面來培養與激發:

(1)    發展社會支持網路:「無條件的接納」是培養復原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扮演無條件接納的角色者,可能是一位朋友、家人、親戚或周圍的老師與社區的人士。

(2)    發現生命的意義:就是能看出生命的正面、美好的一面。我們可從很多方面去發現生命的意義:如宗教信仰、接觸大自然、聆聽智慧之語、幫助他人等。

(3)    技能:學習種種社交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某些有用的專門技術。

(4)    自尊、正面的自我看法:每個人都是獨特且值得被尊重的,試著去發掘自己寶貴的優點與正面的特質。

(5)    幽默感:若在面臨困難時還有這樣的心境,常常能一笑置之的,內心必然是自由自在、富有活力的。

三、復原力概念在生活輔導上之應用

復原力的概念是正向、積極的,在輔導個案上若能加以應用,可以協助個案發現自己的內在潛能、力量,以下試述復原力概念在生活輔導上之應用:

(一)培養對問題採取積極解決的態度:復原力是自我資源的,可培養的,讓個案明白自己是具備復原力的,並協助個案訂定成就動機,使個案勇於去面對、解決問題,而非消極地逃避問題。

(二)以正向的態度來看待生活:復原力強調行為的改變是朝向積極、正向的目標的,即使我們面對困難若以正向態度來面對,或是擁有幽默感,內心會更舒適,生活會更自在。

(三)個案的能力特性:鼓勵個案培養樂觀、幽默感、內控、堅毅、自我效能…等特性與社交、解決問題能力,並協助個案找出其優點與長處,一旦具備若干特性,更能顯露出其復原力。

(四)復原力是個案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產生的:鼓勵個案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且當個案遇到負面的情境時,可以讓個案明白,在個案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會有復原力出現,因此遇到該情境不需要持負面的想法,相對的可以對生活更抱持希望,產生更有意義的想法。

四、結論

復原力的本質在於使人能從痛苦創傷中獲得處理,感受到對生活的掌握,並且過得充足與幸福,而不是陷落在犧牲者的位子上(蔡素妙,民92)。從復原力的概念中,可以發現個案是有力量去面對各種負面情境、壓力的,而非是一個被扣上有「病」的個案。諮商師可以帶領個案看到自己的力量,並鼓勵個案試著以正向、積極的態度來看待生活,如此一來,個案會覺得較自在、較不受壓迫,也較能發現自己內在的潛能、力量。



◎與其教孩子如何面對逆境與挫折,不如激發出孩子自己走出逆境的能力!
◎從蹺課、放棄自己,到考上國立技術學院的孩子,一個徹底改變生命的輔導實例!
◎復原力是人類天生蘊藏的潛能,懂得運用復原力,就能學會如何自我提升與療癒!

孩子的力量遠超乎我們想像!別擔心孩子學不會如何面對人生挫折,只要你懂得激發孩子逆境向上的能力!這是一個徹底改變生命的輔導實例!國三的歆瑋,是父母和老師眼中的大麻煩。不喜歡讀書的他,上課趴著睡覺,從來沒有課業上的成就感;身為班上的疏離分子,也無法發展人際關係。為了逃避父親情緒化的謾罵、母親的嘮叨,他熬夜上網、沉迷於線上遊戲;為了擺脫焦躁不安的情緒,他甚至吸毒。歆瑋徘徊在自我否定的深谷裡,他不認為自己夠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他不懂得如何跳脫情緒的影響,找到自己與家人同學互動的方式……直到盧蘇偉老師運用「復原力」,幫助歆瑋找到自己的路!歆瑋學會了理解與管理自己的情緒,改善了他和家人間的溝通問題,也重建了與師長、同儕間的人際關係;同時,更找回他對學習和未來的熱情與憧憬。

現在的歆瑋,已經如願考上國立技術學院,並立志要成為一個老師,去幫助更多的孩子!復原力是人類獨有的巨大潛能,當孩子面臨瓶頸或困境時,只要得到成功經驗的肯定與正向的支持,就能跳脫失敗者的負面情緒,轉而激發出積極的態度。本書是盧蘇偉老師輔導個案「歆瑋」的完整歷程,並附有實用的自我評量表,藉由歆瑋改變的過程,我們將學習如何運用復原力,進一步達到自我提升與療癒的目的!

top 

  • 盧蘇偉國內外知名潛能整合專家小時候因為腦膜炎的侵襲,讓他的記憶功能受損,直到小學五年級才真正的學會認字。他讀過啟智班、特殊教育班,但憑著過人的意志與家人永不放棄的支持,花了七年,重考五次,終於考上了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目前在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進修中。大二時經由教授的輔導,他發現自己在邏輯與分析方面的特殊天才,也找到了適合他的學習模式;最後以全班第三名的優異成績由警大畢業,並考上高考司法行政觀護人科,以及專門技術人員社會工作師高等考試及格。現在的他是板橋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是輔導專家



資料來源:基隆張老師中心

中輟復學生之復原力觀點      作者彭佳伶

壹、前言


國中階段是青少年時期,又稱之為「狂飆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身心狀況尚在發展中,對於社會的面貌亦在探索中,對成人的一切充滿了好奇,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容易與大人不同,行事上也較為衝動。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的壓力以及課業的負擔等,在在讓生活充滿了危機。然有些孩子在調適失衡的狀況下對於在學校的學習失去了信心,便中輟了學校的課業。根據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795學年度全國中輟統計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國小中輟生有1132人,國中有5062人,共有6194名中輟生,而基隆市為中輟生比例最高的縣市,約有225人中輟,佔整體學生0.48%。此外,各縣市成功復學者約七-八成的比例,這讓筆者不禁好奇讓孩子回去學校的力量為何?筆者於基 隆張 老師協助中輟生輔導工作,深感此工作之不易,而讓孩子復學,找到人生的意義,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是筆者進行輔導的最終目的。是以,筆者搜尋相關資料後針對復原力的部分進行基本概念的說明,進一步提及中輟復原力的機轉,最後提出輔導中輟生時可進行的方向。

貳、復原力的概念

一、復原力之定義與內涵

(一)復原力之定義

一般而言,復原力是指人們在遭受負向生活事件、創傷、壓力和其他形式的危機時,所擁有一組彈性的特質,以協助個體有能力去調適,並產生正面積極的力量來面對,繼而克服困境,具有良好健康的適應與因應行為。復原力是一種流動與相對的概念,並非靜止、固定的一組特質,會受到多樣的生物、生理、社會、和其他環境上的影響(李佳容,2002;吳秀莉,2002;蔡群瑞,2002蕭文,2000)。

而本文中所提「中輟復學生」之復原力即指中輟復學生在面對學校危機或壓力情境、事件時,其本身具有或從他處學習到的某種特質或能力,這些能力能透過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能發揮保護作用,減少個人受負向情境之影響,發展出正向因應的行為或改變能力(顏郁心、陳怡婷2002)。

(二)復原力的內涵

復原力的發展中有兩個必要的要素:第一個包括生理、心理與環境危險因子。第二個要素則是保護因子的出現(個人、家庭、社會),這些會幫助個人抵抗個人的弱點與環境的危險(顏郁心,2002)。如下說明:

1、危險因子

    林秋燕(2004)提出危險因子可能包含:個人的特質(例如:個人性格或氣質)、特定的生活經驗或事件(例如:父母的死亡事件)、或是環境的因素(例如:社區的安全性)。危險因子可能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中產生,並具有累積的效果,越多的危險因子,對個體負面的影響越大,但危險因子只是問題行為可能產生的指標,以期提供的是一種可能性,而非必要的訊息,需經過複雜的作用結果,才會產生。若個體可以成功的因應,則須保護因子與復原力的產生。

2、保護因子

又稱「復原力因子」。復原力是個體內的保護機制,藉由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保護個人不受壓力或挫折情境的影響,發展健康的因應策略(林秋燕,2004)。而復原力的因子是多面向的,不僅為單一向度,綜合學者之觀點「復原力因子」有四點特徵(吳秀莉,2002;顏郁心,2002):

1)復原力代表個人處在危險因子中所引發出來的能力。

2)復原力代表是一種彈性的解決問題能力或因應危機的能力。

3 復原力代表是個人內在的機制運轉,但仍會跟環境互動,乃是一動力過程,

並可經由學習而產生或是經由外力來強化。

4)復原力代表是由多種能力或保護因子所構成的。

二、復原力之形成

Grotberg(1995)認為復原力是一種協助個人面對、克服、轉換逆境的人類潛能,而復原力的五個要素包括:信任(trust)、自主(autonomy)、進取心(initiative)、勤勉(industry)、認同(identity)亦隨之形成,並以「我有(I have),指外在環境所提供的支援)」;「我是(I am),指自我內在力量的發展)」;「我能(I can),指兒童的社交及人際技巧」三種型態出現。在不同年齡層,兒童會依賴「我有」,「我是」和「我能」所提供的資源會有所不同。當兒童逐漸長大,他們也會漸漸地從依賴外在支援(我有)轉向依賴自己的技能(我能),同時持續地建立及增強他們的個人態度及感覺(我是)(顏郁心,2002)。

根據上述可發現個體在危機中擁有越多的保護因子就越能促進復原。而復原力構成因子相當複雜,個體克服困境的復原力因子範圍相當廣泛,是一種多層面得概念,涵蓋在行為、智能和情感層面包含技能、態度和特質在內,它是由多項因子所促發而成。其主要功能在於提供個體安全、情感支持、溝通、認同、解決問題和獲得益處,使個體修正對危機情境的反應(朱森楠,2001)。可以發現保護因子是一種緩衝的機制,保護個體在面對危機時可以免受更多的傷害。

參、中輟復學之復原力機轉 

朱森楠(2001)採用Csikszentmihalyi(1990)的流動理論(flow theory)解釋成功復學生的復原力機轉。朱森楠認為復原力是從自我發展出來,自我以積極觀點將困境視為一種挑戰,而獲得力量或復原,而國中學生在同樣面對困境時,雖然會發現自己的流動力量,但仍需接受協助去學習如何更有效結構自己內在的自我酬賞經驗,以促進復原。所以國中學生能否產生復原力揣視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如何去注意訊息,收集訊息,覺察訊息,體驗與解釋經驗而定,並透過自我去組織自己的目標而採取行動,以形成復原力,也就是能有高技巧來處理高挑戰性的任務。因此國中學生的復原力因子也會受到外在環境保護因子互動的影響,而依所處的時間、地點與事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復原因子產生。

顏郁心、陳怡婷2002)在探討中輟復學生則是以「自我建構」的方式來解釋中輟後復學的機轉,意即中輟復學生在面對學校挫折情境時,其看待該情境之方式及假設,中輟復學生在這過程中,會對學校或生活經驗產生省思,形成對外在世界的假設,繼之發生改變行動,並藉行動結果的回饋,經個人省思、反芻後,修改了原有對事件的假設、認知,形成對事件新的解釋框架之動態發展過程。而在復原力的建構歷程當中,新的解釋框架將形成漣漪效應,繼而引發個體正向/健康的因應行為,或提昇其自我概念,使復學生再次進入解構、再建構的過程,激發另一個復原力行為的表現。

此外,顏郁心(2002)曾訪談六位國中中輟復學生,歸納復學適應力內涵,其復原力之特性上,可歸納為下列六大類:

1、個人特質:包括具彈性、活潑開朗、不在乎他人批評、忍耐的人格特質,以及同理他人的能力。

2、認知思考的能力:涵蓋賦予壓力事件正向意義、脫離危機因素的能力、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或無力感、未來導向的四類正向認知、考慮後果、以及突破現況,產生改變企圖三種能力。

3、社會因應技巧:分別是主動尋求協助、改變交友策略、表達拒絕的社交技巧、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提昇自我價值潛能。

4、自我概念:包括自我期許、自信-我是有能力的、及自我認同。

5、社會支持網絡:主要來自友伴、家人、老師三者的支持。

6、其他:情緒調適的能力、減少或戒除不當行為。 

從上述兩位學者之觀點看來,所強調的皆是中輟生在面對危機、挫折時的看待情境的方式,其認知以及行為因應的方法,成功復學生之自我覺察、自我調整、因應、監控的能力以及社會支持系統較為穩固。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受挫折,雖有所偏差,若能覺察自我的狀態,並能從中思考自己之處境,其身邊有人可以提供指引、討論、支持、包容的力量,便可讓孩子漸漸調整認知,學習社會互動因應的技巧,繼而轉向正向循環的輪迴中,這即為復原力之精神所在,亦是讓孩子復學的力量,我們可以看到這需要孩子自我以及外在他人的協助才能產生的力量。然身為輔導人員的我們可以如何進行,以提升孩子的復原力呢?以下便提出幾點建議供相關人員參考。



肆、提升中輟生之復原力

一、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關鍵點,亦為與中輟生相處時最重要的一環。我們知道取得孩子的信任相當重要,然往往中輟的孩子,對老師、大人經常充滿了不信任感,總認為大人是限制且是扯他們後腿的角色,所以要讓孩子可以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懷與關心,以及無條件的包容,有時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進行關係的建立。此外,與孩子的互動不僅是談話,而是可以搭配孩子有興趣的活動,如:唱歌、打球、畫圖等,但需與孩子討論好在有限的範圍進行活動,而非讓孩子以為能夠為所欲為。透過孩子習慣的方式談話,如:網路上的個人報台、即時通等方式來關心他們,有時候或許更能和孩子打成一片。

有時候,有些孩子對於大人有相當的防衛心,很少能與大人、老師建立起關係,往往談話就無法順利的進行,此時對於輔導員來說是相當挫折的。此時,輔導員可設想孩子的心理,其反叛的原因在於害怕、緊張、無力或是有其他的因素,試著放下身段後與孩子談話,才不會讓自己身陷教導、訓導、輔導的難題中。當孩子願意和輔導人員「有關係」時,真正的「輔導」才要開始,真正的「改變」才有可能會漸漸產生。



二、傾聽孩子述說自己的故事

    孩子的生活有時候會比輔導員來得「多元」,來得「精采」,甚至有些生活經驗是我們少有的。這些早熟的孩子,老早就已經厭惡大人們的「苦口婆心」、「諄諄教誨」,所以當孩子願意說時,引導孩子說說自己的故事。在述說的過程中即是引導孩子去思考、回想自己的生活,並和孩子討論故事中的角色,其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孩子如果有能量的話可以怎麼作,這樣的做法適合嗎?這即是試著引導孩子重建自我的認知,有時可透過繪本、影片、小故事進行討論,瞭解孩子觀看社會的眼光,以及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其目的在於透過談話、討論、述說的過程,了解孩子如何建構這世界,引發孩子重建認知、自我調整以及經由提醒而能逐漸作到自我監控的方式,並能探討孩子的自我期待,從過程中能夠有所了解亦能在意見交換的過程中提醒孩子須注意之處。然實際上,孩子的思想很難以轉變,這可能與其過去經驗有關,輔導員需有極大的耐心去陪伴、傾聽這些孩子的生命故事。

三、給予孩子具體且有意義的讚美與鼓勵

有時候孩子對於大人們不切實際的讚美會覺得虛偽、做作,其背後原因亦有可能是不習慣、沒有自信、覺得大人把他們當成小學生看待等等。是以,對孩子的行為不需急於給予讚美,而是當孩子真的完成了一件事情,或是達到了生活中既定的目標時,可以給予一些稱讚來鼓勵孩子,此時的鼓勵便能有助於孩子提升信心,願意再次努力,這樣的鼓勵與支持較有意義。

四、社會支持系統網絡的重要

有些中輟生的社會支持系統較為薄弱,其社交因應技巧、情緒管理較差,便需透過團體、課程讓孩子學習與他人的互動,而老師、同學以及家人則是重要的支持系統,可以讓孩子支撐下去的力量,復原力中的一個重要的保護因子即是社會支持系統,安全的環境以及溫暖的家人、朋友、老師、輔導人員們可以讓孩子感受到關懷,覺得自己被愛,被重視到,對自己的未來才會有所期待。



青少年復原力的概念(朱森楠)

近年來因為發生數件震驚社會的國中生殺人事件,引發對國中中輟生的重視,雖經警政、社會團輔和學校單位以及家長訪尋已有部分學生返校復學,這些復學生有些人一再的中輟又復學,但有些人則逐漸適應學校環境順利畢業,同樣面對著不利的情境,何以有些學生能夠克服困境而發展出良好的適應,但也有些學生無法適應而成為中輟生,如果教育輔導工作被視為改變個人適應良好的歷程時,有那些因素造成個人有效的改變呢?而這些改變的過程究竟發生那些關鍵事件,促使個體願意克服困境去產生改變?因此探索學生自我復原改變的因素及歷程是有效輔導學生成功良好適應的一個方向。

壹、自我復原的可能性
國中學生普遍是具有較高危機的經驗,所面臨的就是適應不良的問題,因此宜從積極整合的觀點來探討復原的原因。以往以病理學為基礎的醫學處理模式觀點需轉為積極尋求良善幸福(well being)模式觀點,來讓個體的自我效能發揮功能,促使自我復原(Bernard,1994; Henderson & Milstein,1996)。由於過去以病理因素(psychopathology)為焦點,卻較少關注在其自身強度(strength)的看法有待修正,輔導不是只消極的協助消除症狀,而是積極的建立健康的個人保護機制(protective mechanisms)亦即復原力,才是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蕭文,民89)。所以對於偏差行為的學生要如何輔導使他激發他內在的復原力,察覺自我正確傾向,克服週遭環境壓力,自行導正以促使個體的成長軌跡不會繼續偏差而能成功適應的生活是青少年輔導工作的重要課題。

在青少年不良適應的研究中,屢屢談到青少年在生理與心理發展過程中正處於改變與轉變時期,並帶來種種不同程度的壓力,造成行為及情緒上的困擾。這些困擾源自於個體在應付個人及環境需求時,缺乏合適因應的技巧而發展成不良適應行為型態(Compas,1987),因此青少年行為問題常被建構為個體為企求因應與發展有關的個人或環境壓力源所造成的不良調適(Allison & Furstenberg,1989; Chung & Elias, 1996)。

  Wolin 和Wolin(1993,p.13)認為以往心理學較重視青少年的認同、分類、標籤和疾病問題,較少從維持健康的關注上著手所致,導致被分類標籤的青少年仍然是行為偏差,甚至可能加重偏差行為。但何以處在同樣危機壓力的國中學生,有些不斷的重複偏差行為甚至中輟以至不再返校,但有些人卻能改變動機和行為,願意去面對這些困境,並且進而去克服困境,而能穩定就學,其主要原因就如同Higgins(1994)的看法,認為在合適的內在環境或外在環境因素支持時,會促使個體本身從逆境中顯露復原力去克服困境或壓力而獲得復原。


因此對於國中學生的問題,實有必要從復原力的觀點來著手,了解其內在復原力內涵,如何促使其能增強自我強度,以及激發其自我復原的關鍵事件力量如何影響改變行為,將更能了解國中學生復原的因素,以供學校設計介入策略來協助個體更能自我成長,自我發展,以發揮輔導工作的成效。

貳、復原力的源起
復原力的概念是來自於探討良好適應(invulnerability),易染性(vulnerability),因應和抗壓力(stress resistance)的研究而逐漸形成對復原力的理解(Jew,Green & Kroger,1999)。也就是從危機因應的觀點發展而成。

自從Selye在1950年代提出壓力症候(Stress syndrome)觀點後,開始有系統的探討壓力問題,由於壓力的探索層面複雜,引發出的觀點也就不同,如果從壓力的性質來看,將壓力視為一種反應(Selye, 1956);或將壓力視為需要特別反應的一個事件或環境(Holmes & Rahe , 1967);也可以看做是個體的處理方式、認知評估和反應的行為(Lazarus, 1978)。因此壓力的研究逐漸從因果關係轉變成重視因應的過程。

在一九六零年代研究的重心放在生活壓力事件與疾病的關聯,強調壓力經驗與結果的關係,但在健康與疾病的關聯上卻是複雜的,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何以有些人易受感染而有些人卻不會受感染的問題就形成研究重點。

在一九七零年代後期對於壓力的緩解效果的研究,促進了對因應資源、因應策略、社會支持力的探索。而對這些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壓力情境就被稱為危機狀態(risk status),其影響因素稱為危機因子(risk factor)。

因此研究重點朝向個別差異性的探討,何以同樣處在危機中的個體有些能抗拒危機因子,最後復原(resilience)而發展適應良好,但有些人卻仍適應不良,因之被稱為易染性的人(vulnerability)的因素加以探討。例如Hinkle(1972)研究同樣對冠狀動脈疾病敏感性的病人有人可多活二十年,因而指出易染性(vulnerable)的人有高的發病率,而具有復原力的人能維持適當的健康。
Anthony(1974)在發展心理病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刊物介紹心理適應良好兒童(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的概念,說明某些來自父母精神異常家庭的兒童能長期處在嚴重困境和心理壓力下,卻能發展出健康的情緒和高度的能力,而稱之為適應良好的兒童(invulnerable child)。其後許多研究探討兒童與青少年暴露在危機環境中卻有良好適應的問題,引發了抗壓能力(stress resistant)或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的概念(Brown & Harris,1978;Rutter,1987;Werner & Smith,1982)。這些研究均在探討危機因子與保護因子對兒童、青少年發展適應行為的影響。

而在這些探討危機因子的研究中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危機存在,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的中輟、藥癮或犯罪行為的增加,因此部分學者主張探討那些同樣處在危機中卻能克服困境的因素,以更積極、希望和正確的觀點來讓危機因子的影響降低,使生活中的正確性升高,錯誤降低而恢復良好適應。例如Rutter(1987,p.317)認為"研究這些人為什麼和如何使個人活得有自尊和充滿自我效能,而不只是去了解什麼原因使個人放棄希望"會更有意義。而Budman & Gurman,(1988)也指出"從挫敗中找出的問題解決方法仍是挫敗經驗"。所以研究重心開始探索個體如何建構健康的保護機制(protetive mechanism)。

Masten, Best和Garmezy (1990)認為危機因子影響青少年的適應行為。在日漸增加的青少年失學、藥物上癮、自殺、早婚以及其他負向發展的結果,都是危機的因素,如果危機因子越多將會影響青少年正常發展。因此在探索危機的因應行為時,開始將焦點注意到那些能抵抗壓力或具有復原力的個體,究竟有什麼保護因子或機制(protective factor or mechanism)使其能克服困境,這些保護因子或機制就是復原力的概念(Anthony & Cohler,1987;Luthar & Zigler,1991;Werner & Smith,1992),因此研究重點逐漸從描述壓力過程、心理健康指標、壓力反應的個別差異、壓力與發展間的交互作用轉到八十年代重視發展心理病理學、生命課程、探索正常與異常環境影響、青少年經驗與成人功能的關係的研究上,而開始積極探索研究復原力。近十年來研究重點已從單一的壓力源和單一的問題結果的線性相關研究轉到交流互動的動態過程的觀點(transactional process)(Egeland, Carlson & Sroufe,1993;Kaplan,1995),因為個體與環境和情境因素是相互的交互作用,隨著時間和生活情境變化,保護因子用來抗拒壓力的能力是相對的並非絕對,因而使單一的線性關係無法解釋復原力的複雜性和變異性。因此復原力被視為流動狀態,並非固定不變或絕對的能力,而是隨著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而改變復原力的作用。

復原力的研究主要在探討個體與情境脈絡的關聯,對於處在危機環境中能否有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s)的存在,或保護過程的發生。因為擁有越多保護因子與越少的危機因子則復原機率越高(Pollard & Hawkins, 1999)。這些保護因子可能存在於個體人格的前置因素中,或者是發展過程中透過交互作用而產生復原力,這種保護機制如何產生就形成近年來的研究重點。而國中學生的發展適應問題也就是一種復原力的問題,尤其從預防的觀點來看,促使復原力增加將使學生減低易染性,因此探討復原力的過程將可有效了解其復原的機制。


參、復原力的定義

復原力(resilience)早期常用不同的術語來代表,如適應良好(invulnerability),抗壓力(stress resistance),能力(competence)和適應行為(adaptive behavior)(Kinard,1998)。因為有些學者將復原力視為個人的能力,有些人視為一種過程,或當作結果看待,因而不易給予明確通用的定義。

由於復原力是一種複雜的現象,無法以單一的指標來表示(Fergusson & Lynskey, 1996; Luthar,1993; Luthar & Zigler,1991;Rutter,1993;Smith & Prior,1995),學界也就常用操作性定義來描述復原力,例如用「存活程度」或「減輕症狀」來說明癌症病人的復原力,而用評定「社會能力的分數」來表示教育復原力。因而適用於學業復原力的個人特質與環境因子就不一定適用於情緒復原力。雖然一般性的定義通常為實務應用性質,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而有不同的定義。但許多研究對復原力的定義有一致的觀點,認為是抗拒困境而能恢復正常適應的能力,這是一種在每一發展階段能以不同的行為表現出促進或修補健康的能力(Howard,1996; Luthar & Zigler,1991; Moris,1998; Werner,1992),例如患有癌症的青少年以發展防衛因應方式(defensive coping)來克服困境以反映其復原力(Haase,1997)。這些研究均在說明復原力是指處在困境或危機壓力的個體能表現出超乎預料的功能或行為結果。因此復原力可看做是指個人與環境互動中的動態結構,"在顯著的威脅脈絡情境(the context of significant threats)中成功適應而發展的現象"(Masten, Hubbard, Gest, Tellegen, Garmezy & Ramirez,1999)。個人和環境的不同影響會共同促成產生可欲或不可欲的結果來,這是因為個體的屬性在某些環境情境組合中會產生復原力,而在另外的情境組合可能不會產生復原力(Fraser & Richman,1999)。

綜合各研究者對復原力的定義所強調之重點,可看出大多數研究者均認為復原力是一種個體的能力、潛能或特質,透過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之因應過程,產生出良好的適應結果。所以復原力的特性有三項:

(一)、復原力是個體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潛能或特質(蕭文,民89; Anthony, 1987; Begun,1993; Block & Krenans,1996; Egeland et al.,1993; Finley,1994; Garmezy et al., 1984; Gordon, 1995; Kobasa, 1979; Lifton, 1994; Linquanti,1992; Luthar, 1991; Murphy,1987;Rirkin et al., 1991; Rutter, 1985; Werner & Smith 1992; Wollin et al., 1993)。這些能力、潛能或特質均指個體的認知或情感的心理特質,包含人格特質和自我觀念。例如有責任感、彈性、適應性、良好性格、內控歸因、幽默感、樂觀信念、良好智能、宗教信仰、社交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未來希望感、目標感、自我動機、挫折堅忍力、控制衝動、延宕滿足能力、情緒和負向感受的調節能力、同理他人等能力或特質。

(二)、復原力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因應的過程(蕭文,民89; Benard,1991; Butle,1997; Demos,1989; Dyer & McGuiness,1996; Green,1999; hasse,1997; Higgins,1994; Jordan,1992; Linquanti,1992; Masten,1994; McMillan & Reed,1994;Pianta,Egeland & Sroufe,1997; Richardson et al.,1990; Rutter,1990; Zimmerman & Arunkumar,1994),而Masten et al.(1990)更主張是一種調適的過程、能力和結果。這些歷程強調在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中產生作用。有些研究強調在保護因子與保護因子之間的交互作用(Werner, 1993),有的強調危機因子與危機因子之間的交互作用(Kaplan, 1995),也有些強調在保護因子與危機因子的交互作用(Grossman, 1992),但都從動態歷程觀點來探討。

(三)、強調復原的結果是克服困境恢復良好適應的功能或行為結果。這些結果是比預期還好的行為結果。個體處在困境或危機中,原先預期的結果是不好的或適應不良,但個體卻表現出良好適應的功能或行為結果來,也就稱為個體具有復原力。有的研究認為復原力就是良好的行為結果,有些則認為是造成良好結果的原因,有些則認為需長期改變的結果才是復原力,但這些都強調在行為的改變是朝向積極、正向的目標。

所以D'Imperio(1996)認為復原力描述的是:
1) 不論有多高的危機狀態,會有好的結果。
2) 處在威脅下的承受能力。
3) 能從創傷中恢復。

由以上的定義分析可發現復原力必須符合兩項指標,第一、對個體必須有顯著的威脅存在,典型的就是高危機狀態。第二、調適或發展的品質必須是好的(Masten & Coatsworth, 1998)。
復原力是在探討"當處於生活壓力事件時,與健康有關的個人內在狀態或外在環境因素變項是什麼的概念"(Holahan & Moos, 1987)。因此心理上的復原力都是與調適有關的問題,調適就是探討個體內在的幸福狀態和外在環境互動的有效功能,當調適良好時個體發展正常,反之個體適應不良,無法維持生活常軌。所以從因應的認知觀點來看,復原力是個體的一種能力顯現,當個體的身心特質與環境互動時所表現的內外運作,就是一種過程或機轉。從個體適應良好與否的行為來看,復原力是一種結果表現,因此這些定義上的差異主要在於研究上的操作性定義不同而已,Rutter(1993)認為擁有復原力並非代表個人就能抗拒壓力,也無法適用在所有的壓力情境,復原力的改變或增加與否,需視個人與環境的互動結果而定。因此復原力表現的結果是一種動態的行為結果,亦即「復原力乃個人具有的某些特質或能力,使個人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中,能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蕭文,民89)。而個人的特質與環境的因子能否適當的交互作用,才是復原力能否產生的關鍵因素。

因此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就包括有能力、過程和結果等主要的內涵:

1)人有自發調適復原的潛在認知、情感或行為的能力傾向。
個體為了內在需求平衡,因此有潛在能力去維持,以促使個體從認知改變、情緒調節、或激發行為來達到目的。所以個體知覺到壓力困境就會去維持內外需求的平衡。因此表現在外的就是能力顯示,掌控情境;與情境互動就是一種適應、顯現過程;個人內在心理的運作就是一種調適。所以個體有自動自發的潛在調適復原的能力。因此從個體的層面來看,復原力也就是個人內在心理能力或人格屬性。

2)復原力的運作就是一種調適修補歷程。
調適就是一種維持內在平衡的持續過程,以使個體不會以過度妥協方式來與期望的環境做配合(Hartmann, 1958)。因此個體縱使遭遇到創傷、挫折等壓力或困境,仍可透過自我解釋經驗以激發潛能來調適,使個體恢復能力來適應情境互動的需求,而不會造成崩潰。這種復原力的運作過程是不斷的以交互作用方式修補、調適的歷程,透過調適修補的過程促使個體復原。

3)復原的結果是朝向正向、積極追求良善幸福的目標。
個體與情境的互動的結果,最後目的在於得到最大利益,有利於個體的生存,因此個體面對壓力的因應結果是有效得到紓解,恢復正常狀態,重新面對壓力積極採取適當策略調適,以獲得最大正向利益。因為典型的復原力呈現的狀態就是(1)生活在危機情境中;(2)表現的比預期的結果還好;(3)推測是因為某些介入的過程之故(Smokowski, Reynolds & Bezruczko, 1999)。
因此復原力宜定義為"個體面對內外壓力困境時,激發內在潛在認知、能力或心理特質,運用內外資源積極修補、調適機制的過程,以獲取朝向正向目標的能力、歷程或結果"。


伍、復原力的內涵---內在與外在保護因子


一、復原力的內在保護因子

保護因子就是指能調節或緩和暴露在危機因子中的影響,其結果會減低問題行為的發生率,或增加成功適應的結果(Garmezy,1985;Rutter,1979)。其特點就是個體對危機情境之反應的修正(Smokowski, Reynolds & Bezruczko, 1999 )。復原力的內在保護因子就是指個體本身具有保護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質。
Murphy(1987)認為復原能力是從嬰兒時期就已逐漸發展擁有此項能力,她認為基本上復原力有兩大因素,一為生物及生理因素,另一為心理因素,此外還需考慮到個體的情緒導向是否具有樂觀的態度而定。
其他學者的主張還包含被要求助人行為(Block, 1971),人格因素(Garmezy & Streitman,1974;Regier & Allen,1981;Rutter,1979),積極性傾向,積極問題解決,生活樂觀,尋求新奇性,對生活積極觀點,獨立,能從積極關注中獲利(Garmezy,Masten, & Tellegen,1984; Rutter, 1979, 1983, 1985, 1986; Werner, 1984; Werner & Smith, 1982),也有主張是宗教信仰(Garmezy,1985),氣質因素(temperament)(Cohler, 1987),獨處,忍受強烈情感,冷靜,自我內省,意志力,進取,人格成長的需求,覺察心理需慾,對結果的先見之明,建立成熟的人際關係,建立界線,自我保護的判斷( McCann & Pearlman,1990),內控人格,智力因素,社交技巧(Luthar,1991),性別(Braverman & Paris,1993),頓悟,獨立,關係,進取,創造,幽默,德性(Wolin & Wolin, 1993)。自我動機,控制衝動,挫折堅忍力,延宕滿足,調整情緒及負向感受,同理他人,對生活有希望(Goleman,1995),對生活的承諾,自信,適應性,資源性,冒險意願,接受個人責任,遠景,積極性的意願,接受新觀念(Warschaw & Barlow,1995),自我概念,自尊(NAMHC,1996),協助他人,生活技巧的運用,社交能力,幽默感,內控歸因,自主獨立,積極未來觀,富有彈性,學習潛能,自我動機,個人專長,自我價值與自信(Henderson & Milstein,1996),樂觀、未來導向、信任他人、獨立(Jew,Green & Kroger,1999)。而Konrad和 Bronson(1997,p.189)則比較Anthony,Garmezy,Rutter和Werner四個人的主張,經整理出來四個人都相同的復原力因子有:與父母維持良好的關係、有自我價值感、能與他人合作、有非正式的社會支持網路、能延宕需求、具有內控性人格、有問體解決能力、思考的能力、幽默感等九種復原力因子。而擁有三個人相同主張的復原力因子有:能有效與他人溝通、能與他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具有彈性、相信自我控制環境的能力、具有中等以上的社交智力等也是指向個體的人格特質和心理能力而言。 
由於這些復原力構成因子也就是個體的內在保護因子,因此個體在危機中擁有越多的保護因子就越能促進復原。但保護因子具有個別差異性,每一個復原的個體其內在保護因子不見得一樣,對於不同時間、環境、事件的復原作用亦可能不同,所以許多研究者對於內在保護因子的看法並不一致。

國內學者蕭文(民89)則歸納出七點復原力因子:

1. 具有幽默感並對事件能從不同角度觀之。
2. 雖置身挫折情境,卻能將自我與情境作適度分離。
3. 能自我認同,表現出獨立和控制環境的能力。
4. 對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來導向的特質。
5. 具有向環境或壓力挑戰的能力。
6. 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技巧。
7.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與無價值感或無力感。

這些觀點與從復原的個體身上的特質所歸納出復原力的構成因子如:社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自主獨立,對未來目的感,樂觀,信任他人,積極進取等復原力因子相似。
由以上的整理可知個體克服困境的復原力因子範圍相當廣泛,是一種多層面的概念,涵蓋在行為、智能和情感層面包含技能、態度和特質在內。因此已經復原的人通常具有其中部分的復原力保護因子,並非全都具有三種領域的因子在內,這些復原力保護因子大多屬於個人的人格特質、心理能力或生活態度。雖然許多研究者對於復原力保護因子的構成並無一致的看法,但都同意復原力並非單一因素(Fergusson & Lynskey,1996),而是由多項因子所促發而成。其主要功能在於提供個體安全、情感支持、溝通、認同、解決問題和獲得益處(Wolin & Wolin,1993),使個體修正對危機情境的反應。
因此從上述分析可發現個體的內在保護因子有下列特徵:

1.具有正向、積極的性質:如樂觀、進取、希望、解決問題、成就的價值、 遠景、堅忍、獨立、意志力、智力、挫折忍受力、責任心、學習潛能、個人專長、內控歸因、幽默感等都是積極朝向目標或未來。
2.具有與外在環境連結的性質:這些特質或能力需直接或間接的在外環境中呈現出來。如問題解決、社會適應技巧、信任他人、從他人處尋求資源等。
3.具有自我主觀觀念:如自我動機、自信、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認同、內省、自我保護的判斷等主觀的性質。
4.具有預期良好結果的性質:保護因子主要在對抗危機因子,以減緩危機因子的影響,使所預期的不良後果能夠改善,而有較好的結果。

二、復原力的外在保護因子

復原力的外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以外的環境具有促進個體成功調適,並改善會導致不良適應結果之因素的反應。外在環境包含三種原級系統(primary system):家庭、學校與社區(Krovetz,1999)。因此復原力的外在保護因子就是指家庭、學校和社區或同儕的環境中所擁有能促進個體復原的因素。個人的內在保護因子須與外在保護因子產生交互作用才能發揮復原的效果。

(一)、家庭的保護因子
家庭是青少年所經驗到最早提供關懷和支持的地方,因此是影響個人面對困境復原的重要因素。
家庭會提供合適的父母角色楷模以及和諧氣氛、共享成就、共渡休閒時光、不會以拒絕態度而給予肯定持續的輔導,這些是家庭環境的保護因子(West & Farrington, 1973)。Garmezy & Streitman (1974)從成功因應的兒童病人身上發現影響復原的因子有父母親的態度以及情境和文化的脈絡如家庭環境中讓兒童感受到支持的心像和環境。Rutter(1979)認為支持性家庭環境因子如溫暖的親子關係,有感情且不會嚴苛批評,支持性等為保護因子。其他保護因子還有如家人良好關係(Rutter,1979),Regier和 Allen (1981)提出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對病人有保護作用。家人之間的社會關係(Feldman,Stiffman,&Jung,1987),家庭凝結力和堅毅力(McCubbin & McCubbin, 1988),Werner和Smith(1988)提出和家庭有關的保護因子有下列九點:

1.家庭的大小(四位以下的兒童最佳)。
2.照顧者持家的價值。
3.與母親的分離經驗。
4.在嬰兒時足夠的關注。
5.母職工作負荷量。
6.青少年的角色結構。
7.家庭凝聚力。
8.家人與朋友的非正式和多代間的連結網絡。
9.較少的壓力事件經驗。

另外同盟能力、社會責任感、和情緒穩定性等因素也與前述社會性行為有關。Rachman(1979)也提出被要求助人的概念(required helpfulness),認為在家庭中透過協助他人會有治療效果,且會導致助人者增加能力、提昇道德、具有穩定的動機和堅持,較可能完成任務,這反而也增加預測力和控制力來增強復原力。Wallerstein 和 Kelly(1980)也探討離婚家庭孩子的復原力經過五年追蹤研究認為有助於建構孩子的復原力,包括下列保護因子:

1. 父或母能解決或減低衝突和氣憤的事情。
2. 不論監護原因,在家時能恢復為良好的父親或母親。
3. 縱使沒有監護權,能和孩子維持正規關係,不讓孩子覺得被拒絕。
4. 孩子的人格表現聰明、幻想力、社會成熟、能朝向同儕或成人的能力。
5. 父或母較少表現氣憤、憂鬱行為。
6. 兒童的性別與年齡與復原力有關。
7. 對孩子而言是有價值的支持性人際網路。

另外其他學者Spielberg, Sarason 和 Milgram(1982)研究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以色列屯墾區的家庭,發現復原力與家庭因素中家長的有效性、控制程度有關。
Olson, Mccubbin, Barnes, Larsen, Muxem, 和 Wilson(1983)認為具有復原力的家庭通常有三個特質有助於提供個體復原保護作用:

1.對於家庭生活中關鍵事件的認知和有系統的慶祝儀式有助於在危機時提供穩定效果。
2.家庭的成員具有堅強持久的信念去控制生活的能力。
3.對於不同活動都建立和維持例行常規。如特定時間吃飯。

另外家人情感的連結(Berlin & Davis,1989),關心和支持、高期望、鼓勵參與家庭(Benard,1991),支持的成人(Brooks,1994;Rutter, 1987;Werner,1993),支持與情感(Masten,1994),高指導和高關懷的父母(Mcloyd,1998),等均是家庭的外在保護因子。
所以可知家庭環境主要在提供溫暖、支持、關懷、控制的情感連結,這些情感的連結提供青少年動機性的意義感(motivational sense of meaning),而使他們相信生活是有意義的,命運是可以掌控,自助而後天助(Werner,1984),因此這些保護因子有助於個體的復原。

(二)、學校、社區與同儕環境的保護因子
Regier和 Allen (1981)提出外在環境的支持系統具有保護作用。在學校環境中則提供連結成功或快樂的積極經驗,發展與老師的良好關係,與同學有成功的社會關係(Rutter,1984),這些具有保護作用。許多學者提出老師的角色對復原的學生來說是重要的復原影響力(Berliner,1986;Marsh & Craven,1998;Seligman,1995),Cohler(1987)也提出復原力為社會脈絡因素(social-context)和生活改變因素(life change)所共同構成,原因在於老師提供關心和支持的信任關係所致。而受歡迎的老師是認同的正向角色楷模(Werner,1990)。Pattishall(1994)認為外在保護因子有:學校的素質,鄰近的資源,願意付出的成人,慣常行為的楷模,重視成就的價值,重視健康生活型態的價值。
Bernard(1995)認為個體的保護因子能否產生復原作用需視個體的生活環境中是否有下列三種因子存在:

1.關懷的環境:至少有一位成人了解關心其未來幸福。
2.積極的期望:清楚明確高度的期望,有目的的支持。
3.參與的機會:有責任和社會與他人有意義的投入。

他認為學校扮演發展復原的角色,使學生學習社會能力、問題解決技巧、關鍵性的意識、自主性和目的感、關懷的師生關係、高度期望和參與的機會,另外提供成功的經驗 、學習的機會、有意的融入和責任的角色、發展與成人的關係。而老師的角色對復原青少年及兒童的生活影響是重要的因素(Marsh & Craven,1998;Seligman,1995;),所以學校是提供參與的機會,學習經驗,並以介入策略協助學生復原的場所。
Henderson 和Milstein(1996)也認為學校、社區與同儕的增加連結;設立明確和持續的界線;教導生活技能;提供關懷和支持;設立高期望並加以溝通;提供有意義參與的機會,這六種因素的交互作用會增加學生的復原力。
而學校教師提供關懷與支持時,則以動機性支持(motivational support)和訊息性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是重要關鍵(Smokowski, et al.,1999)。動機性支持是指一種被高度評價的輔導。而同儕則透過積極的關係以積極角色楷模和持續的一再提供所需要訊息來促進復原力的發展,這種持續性的給予輔導協助,加以指導對或錯的監控是影響復原的關鍵因子。
另外Doll和Lyon(1998)也強調在成人的支持關係是緩和危機因子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在外在保護因子中,情感的連結是重要的保護因子,而關懷和支持是情感連結的重要因素。所以學校的介入措施可考慮從外在保護因子的向度加以介入已激發復原力的產生。

陸、復原力的機轉---流動理論的動態觀點

復原力既是個體克服困境的心理特質或能力,且與環境互動中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來,因此對於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其交互作用是如何產生,則成為研究者所關心的研究重點。Csikszentmihalyi(1990,p.25)提出流動理論(flow theory)最能解釋這種動態的過程。流動理論是建立在訊息理論的意識現象模式(A 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consciousness based on information theory.),這理論重視個體經驗到什麼以及如何解釋這些經驗的現象,個人透過注意(attention)的歷程,去收集、儲藏及更正訊息,經過個人的意識加以檢驗儲存在自我(self)裡面,自我會將通過個人意識並受到個人所認同的訊息加以組織形成交互關聯的目標階層(hierarchy of interconnected goals)。意識(consciousness)會參考內在和外在的訊息而決定採用何種訊息,這種決定(order)是根據個人的注意和所形成的目標而發展出來,只有在注意時才會做成決定,決定是為個人的目標而運作,因此也稱為精神能量(psychic energy)。當訊息與既存的注意衝突時或個體在實現時受到擾亂,就會發生意識的違常,意識的違常(disorder in consciousness)又稱為精神消散(psychic entropy),會消耗精神能量,粉碎人們的注意,以及使自我的有效性和整合性接受妥協。因此也就用焦慮、害怕、忌妒、憤怒來標示違常的經驗。人們會以精確的方式推論這些能量能夠被投入在創造訊息或重新安排訊息的更新,並且能選擇性的控制去注意好的或壞的訊息。流動(flow)就是指注意能自由的投注在完成目標的經驗,注意能使意識做決定且允許自我透過分化和整合來發展更多的複雜性。分化促使自我更深入和豐富,而整合促使自我和諧以及平衡。所以有流動經驗的個體會表現出一些如促發行動和覺察,注意會專注在有限的刺激場(stimulus field);自我超越(transcendence of ego);自我意識的開放;有能力和控制感;沒有矛盾的目標和接受立即、特定的回饋;自發的動機等特質。流動經驗能否平衡則視個人目標的挑戰性和個人技巧能否符合這些挑戰的有效性而定,所以用挑戰性和技巧性兩種向度來表示時,形成的象限有高挑戰和高技巧的流動象限,低挑戰和高技巧的無聊象限,低挑戰和低技巧的冷漠象限,高挑戰和低技巧的焦慮象限。所以處在流動象限狀態的人較具有正向情緒,高度專心,較高的內在動機,較高的控制感,較高的滿足感,和較高的自尊。 

因此從流動理論來看復原力時,復原力是從自我發展出來,自我以積極觀點將困境視為一種挑戰,而獲得力量或復原。自我從事件所依存或經常對立的需求和慾望的事實中抽取出意義和目的,自我根據所知覺的挑戰和使用本身既有的技巧來形成目標,注意則專心在環境中尋找行動的機會,從專心的注意和決定的意識形成流動狀態,使自我發展出非自我意識的自我信心(unselfconscious self assurance)。因此國中學生在同樣面對困境時,雖然會發現自己的流動力量,但仍需接受協助去學習如何更有效結構自己內在的自我酬賞經驗,以促進復原。所以國中學生能否產生復原力揣視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如何去注意訊息,收集訊息,覺察訊息,體驗與解釋經驗而定,並透過自我去組織自己的目標而採取行動,以形成復原力,也就是能有高技巧來處理高挑戰性的任務。因此國中學生的復原力因子也會受到外在環境保護因子互動的影響,而依所處的時間、地點與事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復原因子產生。


由以上復原力保護因素的概念探討可知一個人能從負向生活經驗中恢復能力且更強而有力來克服壓力情境過程的復原能力是從嬰兒時期就已逐漸發展(Murphy, 1987),但這些內、外在保護因子如單獨存在時,不見得具有復原效果,而必須在適當的交互作用才會產生相互影響的復原效果,因此內在保護因子與外在保護因子是在交互作用下形成復原作用。
Nuechterlein(1970)和Garmezy(1981)分別在低社經的有色民族單親母親研究中歸結三點復原力的過程因素:氣質屬性(dispositional attributes);家庭凝聚力和溫暖(family cohesion and warmth);在環境中重要的支持圖像(support figure available in the environment)在交互作用下能促進復原力。研究中認為在人格因素中擁有社會性反應、積極性、敏感性、較少憂鬱和不快樂、聰敏、合作性、對自己觀點積極以及較高自尊者,並且在其家庭環境中單親母親表現積極考慮兒童的能力、協助兒童家庭作業、承認並增強孩子的興趣、有自我導向的奮鬥目標、家務操持整潔、不混亂、有藏書習慣者,較易培養孩子的復原力。

Garmezy 和 Streitman(1974)探討精神分裂病(schizophrenia)的兒童研究中,從成功因應的兒童病人身上尋求調適的行為發現人格因素和潛在環境因素如父母親的態度和情境、文化的內涵如家庭環境中讓兒童感受到支持的心像和環境具有保護作用:
Rutter(1979)認為積極的氣質因素,包含:性別,溫暖的親子關係,有感情且不會嚴苛批評,支持性,積極社會化的學校環境能以兒童的幸福考慮等因素會相互影響復原力。
Block 和 Block(1980)在追蹤兒童發展十四年的研究中提出自我復原力(ego-resilience)的概念,所謂自我復原力是指個體能修正自我控制程度的特質,以便克服困境而成功適應的能力。他們認為自我復原力的發展受到父母親的能力、喜愛、不矛盾、耐心、統整以及分享價值等因素的交互影響。父母親持有這些態度因素時,兒童較易發展自我復原力。
另外Wallerstein 和 Kelly(1980)探討離婚家庭孩子的復原力經過五年追蹤研究認為有效能的父或母,能解決或減低衝突和氣憤的事情;在家時能恢復為良好的父親或母親;縱使沒有監護權,能和孩子維持正規關係,不讓孩子覺得被拒絕;孩子的人格表現聰明、幻想力、社會成熟、能朝向同儕或成人的能力;父或母較少表現氣憤、憂鬱行為;兒童的性別與年齡與復原力有關;對孩子而言是有價值的支持性人際網路等有助於建構孩子的復原力。
Regier和 Allen(1981)提出病人的人格因素、支持性的家庭環境與外在環境的支持系統共同影響保護作用。
Spielberg, Sarason 和 Milgram(1982)研究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以色列屯墾區的家庭,發現復原力與下列三因素有關:

1. 家庭因素中家長的有效性、控制程度有關。
2. 外在環境因素則與成人社區能否提供支持系統有關。
3. 個人因素則含理解焦慮的心理態度、年齡(越年輕越能儲存能量)、性別(男性被期望為防衛者)、教育水準(彈性解決問題)、認同感和對社區及目標的滿意度與復原力有關聯。

所以人格與環境特質同時影響或緩解危機因素或壓力性的生活事件(Masten & Garmezy, 1985)。復原力來自於個人屬性,家庭的本質,以及社區學校重要她人和類似人士的支持等因素所影響。這種觀點與社會能力的研究有正向相關,因為青少年的利他主義與情緒穩定性和社會關係有關,且又與高度自我強度和同儕評斷有關,所以這些研究強調個體對事件的感受、人格、情緒以及外在支持因素的交互作用與復原力有關。
Murphy(1987)提出復原力治癒模式(recovery resilience model),認為基本上復原力有生物及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還有預防能力來因應威脅和緊張的處理,另外還須考慮到個體的情緒導向是否具有樂觀的態度,因為有樂觀的態度,縱使是潛在的樂觀,也常會以任一理由來表現出不輕易放棄希望,或能恢復的信心。所以換句話說就是個體想要復原時,會積極的運作,在做任何一件事都會認為與復原有關。而這種樂觀是根源於嬰兒時重複經驗到需求的滿足,能期待美好生活所致,而在往後歲月又增強了這些恢復健康的經驗,如分離後又會再聚,挫折後會有支持,痛苦之後隨之舒適、親密的補償,所以發展出克服自己或環境問題的信心來。

這些保護因子是透過三種機制來運作,一是補償模式,指壓力事件與個體的歸因共同聯合運作,其次為挑戰模式,壓力事件具有潛在增強作用,與個體能力呈曲線關係。三是免疫模式,但受到何種因素影響,則視壓力事件與保護因子的種類是否適配而定。危機因素的過程受到內化和外化、主觀和客觀、意識和潛意識的影響而決定,能否復原或易染性感則屬於個別差異在交互作用運作下的表現而決定。
早期Frued(1922)的心理分析論對於個體的心理創傷採取再建穩定性的觀念解釋,認為自我是為了避免創傷狀態而由個人氣質因素與經驗發展出能力來,可以緩解新的刺激,而此緩解系統是特定性。所以個體對於創傷後壓力會依據個體的氣質因素和過去經驗的覺知而發展出復原力,所以個體主、客觀的知覺,過去經驗的解釋,意識或潛意識的決定會影響個體的復原力。(Anthony & Cohler, 1987)。
Hartmann(1950)認為自我(ego)會運用控制、自我防衛來形成保護以對抗過度的內、外在刺激。Redl(1969)認為自我復原力是個體對抗病因壓力的能力,且無外在助力的情形下,能迅速從瓦解中恢復正常的能力。所以個體主、客觀的知覺,過去經驗的解釋,意識或潛意識的決定會影響個體的復原力。所以自我的機制事實上就是因應加上防衛功能,因此自我復原力也可以說是自我的因應機制。自我復原力既是自我因應機制,也是一種與環境互動的能力(White, 1959)。但這種自我因應機制與防衛機制有所區別,Anthony 和 Cohler(1987)則認為二者最大的不同處在於自我因應機制較具有彈性、目的性、選擇性、現實及未來計劃導向,大部分屬意識層面、次級的思考過程、配合個體的需求操作以及開放的滿足衝動。由這種觀點就涉及到良好適應的人應有什麼特質的問題,Murphy 和 Moriarty(1987)認為要有認知能力、情感有效表達、不僵化的態度、健康的自我愛戀、對人際關係情境有好的頓悟、符合現實的評估、靈活的注意力、彈性看待一般過程和結果,能整合思考、感受、行動、自由的轉換觀念到行動、有直覺、創造力,以及具有復原力的照護者等是良好因應者的因素,所以可看出是強調情境導向,重視個人內在氣質因素,要有清楚的知覺和頓悟,要求良好的溝通。因此因應可說是處理機會、挑戰、挫折、威脅的能力,也是透過管理與環境相關因素來維持內在整合的能力,所以社交能力也屬於這種能力感,當這種互動能力運作時,個體產生良好的適應,有較高的挫折忍受力來應付挑戰,克服危脅的情境,尋求適當的機會發展。

當這種自我復原力因應運作時,其緩解壓力的過程便形成復原的動力機制,Anthony和 Cohler(1987)提出緩衝系統(buffering system)的觀念來說明復原力的因子及復原力處理壓力、創傷及無法抗拒的變化之體系。緩衝系統的概念說明了個體在過度激動狀態下會以不同的方式來緩和壓力刺激,所以個體的自我復原力在緩解機制運作中逐漸的發展出來,此外,Watt, Anthony, Wynne和 Rolf(1984)也曾提出宗教信仰也是復原因素之一,因為信仰具有社會資源的性質,使個體能有更多的內在或外在資源來運用以緩和壓力刺激。但緩衝系統的概念雖然說明復原力發展體系,也能解釋越多元的緩和系統具有復原力的效果,但卻未能解釋在某一層次中的何種因素在當時發生復原的作用。
因為從社會心理學觀點認為個人的心理防衛是想掌控對於生活改變事件的扭曲感覺,使個體即時恢復正常,所以強調運用何種策略才能避免苦惱的感覺,且能持續維持正向的自尊。所以人格氣質因素與對生活情境的掌控會影響復原力。
Werner(1989)認為個人與環境脈絡因素互動影響個體的復原力,Rutter(1990)認為保護因子在緩和危機因子的過程有四個階段:

1.減低危機的衝擊或減少暴露在危機中。
2.減低不好事件或經驗的負向連結反應。
3.透過成就表現以促進自尊及自我效能。
4. 運用積極關係及新機會以提供所需求的資源或生活新方向。

所以在探討青少年的行為必須以整體性的觀點來探討,而不是用一系列合適或不合適的行為表現來評斷(Jessor, Donovan & Costa, 1992)。Wolin 和 Wolin(1993)從整體性的觀點提出復原力曼陀螺(The resiliency mandala)來探討,認為復原力是由自我開始運作,由內向外發展成復原力因素,如自我先會去感覺外在困境的存在,然後知道是什麼樣的困境,才能明白如何處理困境,這就是頓悟的復原力。所以認為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產生復原力。
Pattishall(1994)認為復原力可分成四類:生物遺傳成份,社會環境成份,知覺環境成份和人格行為成份。從這四類成份找到八項與個體復原力有關的保護因子分別為:

1. 學校的素質。
2. 凝聚的家庭。
3. 鄰近的資源。
4. 願意付出的成人。
5. 慣常行為的楷模。
6. 對偏差行為的高控制力。
7. 重視成就的價值。
8. 重視健康生活型態的價值。

其觀點強調個體的內在人格因素、氣質因素、對情境的知覺因素以及與情境的互動所形成的外在行為型態會影響復原力。
Widom(1994)則認為除了外顯的保護因素外,潛在的保護因素如智力因素;氣質因素;對事件的認知評估因素;與重要他人的關係;安置的經驗與養育照顧等與復原力更有關聯,從潛在保護因素看來,個體不只是人格、智力、氣質因素被注意,亦重視認知評估、環境及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而Werner(1990, 1996)認為復原力所對抗的因素是包含環境因素和機體氣質因素,還有對抗的程度以及生活環境狀況而定,因此只是研究單一危機因素容易導致負向效果,須從長期違常的研究中考慮交互作用的影響才能清楚了解。因此提出保護因子分為三類:第一類:個體的人格屬性;第二類:家庭內的情感連結;第三類:學校或社區外在支持系統的存在。共有七種保護因子:

1. 對於不同的照護者能有情感的連結。例如祖父母、兄弟姊妹、親戚、鄰居。
2. 實際的社會化行為。例如對女孩不過度保護,強調涉險,獨立,及情緒支持。對男孩的家規,監督,認同的楷模,鼓勵情緒表達均有幫助。
3. 助人行為。能協助照顧弟妹,擔負家庭責任,分擔家務。
4. 信仰:指凝聚感,家庭的宗教信仰提供凝聚感和本是同根生的感覺,使得生活有其意義存在,相信事情最後總會有結果。
5. 友伴:能被同伴所喜歡,有親密的友伴,補充家人的親密關係而非取代。
6. 喜愛學校:在學校中有正向經驗。
7. 喜歡的老師:能在教學之外提供信心、人格認同的正向模式。

這些保護因子透過交互作用而產生復原力。在其Kauai島研究中認為復原力的青少年有較多的內在歸因,更正向的自我觀念,在加州心理測驗(CPI)的責任、社會化、成就和異性戀等分測驗上有較高的分數。顯示較多的責任和成就導向,也比較能感恩、溫柔和較高的社會知覺。
所以Werner(1996)認為有復原力的兒童、青少年其潛在保護因子在於能否有外在支持資源如友伴,鄰居,老師等人能以溫暖和關注的態度來明確界定結構和規則以提供情緒支持,獎賞其能力表現,和促進自尊等,如有外在支持資源時,對於促進復原力的發展會特別有效。
Henderson 和Milstein(1996)將保護因子歸納為內在保護因子和外在環境保護因子兩類,認為復原力保護因子透過六個方式來增加互動以產生復原作用。這六種互動方式分別為:

1.增加連結:個體與他人的社交性活動或相關人士的連結有助於緩和危機壓力。
2.設立明確和持續的界線:能說明清楚行為的期望的重要性,及持續的實施。
3.教導生活技能:能教導並增強合作,適當的衝突解決方法,拒絕和肯定的技巧,溝通的技巧,問題解決和做決策的技巧,壓力管理等技能有助於個體在環境中有效的互動。
4.提供關注和支持:提供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和鼓勵,誠如Noddings(1988)所說的"只有在關注下,兒童顯然的願意為他們所喜愛、信任的人去努力做事。"
5.高度期望的設立及溝通:有效動機的人,期望要高又要務實,如果是不切實際的低期望,常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潛能。
6.提供有意義參與的機會:讓個體有參與問題解決,做決定,計劃,設立目標,協助他人等有意義的活動,能增強復原力。

因此在建立復原力後,能增加個體的積極自我觀念,願意依附學校,建立對規則的信念,提昇學習能力,勢必減低學生的偏差行為,所以Hawkins, Catalano 和Milleer,(1992)認為這是關鍵因素之所在。
另在Honig 和 Wang(1997)研究在美國的台灣移民家庭的母親支持與職業婦女功能發現,有母親的支持及混合文化教養型態最能預測兒童青少年的復原力,職業婦女則與兒童青少年的復原力無關,女童的復原力較男童高。這就說明生活情境與文化內涵仍需親職態度的交互作用才會影響復原力。由此可知復原力的成因在於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和外在感受支持的因素共同交互影響而形成,而家庭親密性、雙親與孩子的人格與重要支持系統網路的因素是決定復原力的成因。從復原力的機轉可知復原保護能力是從嬰兒時期逐漸發展而成(Murphy, 1987),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分為內在保護因子和外在環境保護因子,內在個人屬性因素包含生理、心理因素如人格、智力、氣質,其中又含認知,情感及反應行為(Anthony & Cohler, 1987; Gamezy, 1991, 1993; Joseph, 1994; Wolin & Wolin, 1993 );而與外在環境有關的保護因子如家庭,學校,社會等情境,其對象則有親子,家屬,同儕,鄰居,老師等(McCubbin, Thompson & McCubbin, 1996; McNurlen, 1996; Osofsky, 1993/94; Patterson, 1991),另外為個體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下所運作的一些影響(Rutter, 1987)。只有當危機因子眾多時,保護因子越多則對個體行為結果的復原力幫助最大(Pollard & Hawkins, 1999)。
在外在保護因子家庭因素中,強調在親子的關係能否提供溫暖、支持、控制等親密連結的關係,家庭凝聚力越高,父母楷模良好的互動,鼓勵受教價值等將提供有效的外在保護因子。
學校因素提供關懷、支持的師生互動、動機性的支持和訊息性的支持、楷模、成功的學習經驗也是有效的保護因子。
在社會同儕因素中支持關係、楷模、與重要他人的關係亦是保護因子。而這些外在保護因子仍須與內在保護因子交互作用才可能促進個體的復原,實施介入策略可以有效的發展個體復原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