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

多少收入才能生小孩

界線很難判斷 因為好不會有上限

但是身為不要生小孩派的來說說為什麼我這樣想

因為我身邊有至少三個人是被自己的家長逼著去貸款

一個是父母要開店但父母信用破產、一個是欠高利貸要求女兒去銀行貸款來還債並且要求大女兒二女兒要負擔三女兒四女兒的學費

還有一個是我同事聽信網路上的投資詐騙 拉著她兒子女兒加入


至少不窮的人不需要靠算計自己的小孩來為自己圓夢 

可能有人會說 他們為什麼這麼傻要借

因為如果他們不去借 他們的家人就會鬧到他們當時的工作去 讓他們顏面盡失 換一份工作鬧一次

年輕時的他們就這樣妥協了。



父母必須

沒有任何理由

沒有任何目的

一直為孩子付出

時間、金錢、耐心、愛心

我認為沒有匱乏感的人是適合生小孩




愛不能替孩子繳學費、買教材、給醫療 當生活每一分錢都得精打細算時,愛往往會被焦慮磨掉

這不是在歧視任何職業或階層 而是機率問題 在現代社會 貧困家庭能讓孩子過得不辛苦的比例真的很低 你可以舉出一兩個例外,但那只是例外,不是常態。

所以討論這句話的重點不是「沒錢的人有沒有資格生」,而是「如果我們明知道資源不足、生下來的孩子要背負更多不公平,那這樣的選擇真的負得起那份責任嗎?」



你舉自己例子不算窮啊,妳們家只能說就正常薪資水準


現在這年代的小孩很競爭,想學的東西一堆,當你小孩想學你卻沒錢的時候,怎麼辦?

你可以說那他長大自己學,那萬一他是想要當一個鋼琴家呢?


我們提倡的沒錢不要生小孩,是希望生下來的小孩他能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迫接受沒錢的現實


房子那些講真的我覺得那不是很重要,我真正在意的是:在他還未成年的時候,希望他不要因為金錢的關係,而被迫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情


至於你說要多少錢,我沒生我養自己就難了,我根本不敢想像,但如果硬要我說的話,至少雙薪家庭要跟中位數一樣吧?



因為有些沒錢的人生了小孩會因為經濟上的壓力把情緒發洩到小孩身上,舉例來說:因為買不起450元直笛的家長直接叫小孩休學不要讀書,這種時候就會讓人覺得沒錢就不要生小孩。至於界線的部分,個人覺得至少要可以提供小孩正常的食衣住行及教育資源(國民教育課堂中需要購買的必需品)


我想說…. 錢💰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每個人家庭背景不同、遇到的狀況也不一樣,窮養富養也是另一個議題


但是我想以下應該都差不多 ⬇️⬇️

當扣除基本支出甚至不夠時

就會衍生出很多被迫性不得已的問題…

有錢有存款可以有選擇性的去解決問題 … 


在正常情況下(減肥養生那些就不說了)如果可以~應該沒有人希望過著一家一個便當一起分吧?當然希望每個人一個便當啊   


錢不夠、就需要工作,必須拿自己的時間去換,就必須捨棄掉其他事物


認同沒有耐心的人不要生小孩

認同有耐心、願意用多餘的時間、多餘的金錢給家庭的人再討論生小孩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