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有病的其實是我媽,卻要我去諮商:寫給青少年和家長的心理圖文書


內容簡介

第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諮商圖文書!

幽默風趣的專業心理醫生與青少年對話,針對問題和困擾,提供有效解方!

★集結現代人會遇上的心理健康問題,透過有趣的圖文達到諮商效果!

★幫助青少年與家長,輕鬆吸收心理學知識,解決身心困擾!


  ‧3C依賴

  解方:灰階螢幕法、數位排毒法、555方案

  ‧自我啟發

  解方:自我實現預言

  ‧長短期記憶

  解方:福爾摩斯的記憶殿堂法

  ‧家庭問題

  解方:依附理論、安全感

  ‧睡眠與壓力

  解方:身體掃描法

  ‧自尊心

  解方:羅馬皇帝的翡翠法


  還有課業壓力、校園霸凌、生活苦惱、同儕關係……盡在本書中!


各界推薦


  ●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前理事長 李崇建、諮商輔導博士 哈克(黃士鈞)、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青少年的生命導師 蔡淇華 共同推薦


  ◎這本書談的問題一語中的,使用同理、幽默的方式,帶給青少年豐富的心靈視野,太值得推薦了。--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前理事長 李崇建


  ◎我們擔心孩子的事情,其實孩子也感到很煩惱。問題是,孩子最討厭我們講道理、碎碎念了,怎麼辦?那麼,就請大衛醫師來與孩子聊一聊吧!這本書裡的對話,有著幽默與智慧,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從中輕鬆地吸取心理學知識,並且解決生活中那些難纏的煩惱。──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


媒體好評


  ◎這本書有趣又正中目標。這位醫生的病人從15歲到98歲都有,但有70%都是青少年。他擅長在大眾面前討論精神健康。──Le Monde


  ◎圖文書能夠接觸到不閱讀文章的讀者,並把大家送進去心理醫師的辦公室。──Version Femina


  ◎第一本針對青少年的心理諮商圖文書,以幽默與百無禁忌的態度,解決這個人生階段的困擾。讓你搞懂年輕人的煩惱和問題。──Ouest France


  ◎很多年輕人或許沒看過心理醫師,或是被逼著去找心理醫師。而這位紙上心理醫師,將探討所有這個年齡層的敏感話題。──Psychologie Positive


  ◎透過這本書,青少年們能夠瞭解問題和困境的根源,而他們是能夠獲得幫助和解決的!而透過圖文書的方式,能夠擴及到更廣的讀者。──La Croix


  ◎超棒的!不僅解釋了心理醫師的角色,也提供很多關於記憶、憂鬱症、藥物的風險、3C成癮等相關資訊!──Phosphore


  ◎這本書邀請你走進心理醫師的診間,與作者一同探索:成癮、憂鬱症、性別認同、厭食症等問題,並透過各種具體建議解決情緒和壓力問題,緩解與父母的衝突──OKAPI Magazine


  ◎如實記載諮商時的場景。有時趣味、有時感人。提供如何陪伴青少年度過這個關鍵時期的多種方法。──瑞士法語電視臺


  ◎這本書讓預防青少年問題的主題,變得簡單好懂。──La Liberté


  ◎這是一本能幫助青少年的超棒的圖文畫!──Le Temps


法國亞馬遜讀者五顆星推薦


  這本書說的是青少年的語言!以幽默的方式講述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就連我15歲的女兒都罕見地一次看完,而且她超喜歡這本書!推薦父母們!預防勝於治療啊~


  這本書不僅對青少年們有幫助,也能幫上父母很多忙。


  不僅有趣,還提供了很棒的建議。

  簡單好懂,輕鬆應用!

 

收回

目錄

第一次心理諮商

被螢幕牢牢吸住,怎麼辦?

數位解毒療法

大腦是一部喜歡享樂的機器

你可以訓練自己的大腦

5-5-5大法

大腦的獎賞系統──多巴胺

我有個朋友會呼大麻

大麻是否成癮評量表

自我實現預言

福爾摩斯的終極技巧──記憶殿堂

我媽真的太機車

依附理論

依附的三大類型

‧依賴者‧逃避者‧矛盾者

大腦前額葉皮質帶你遠離危險

我才沒有憂鬱症好嗎!

多巴胺太多?躁鬱症

你的睡眠很不規律呢!

反芻思考焦慮

身體掃描法

超級過動

讓大腦健康的飲食

酒精完全不是大腦的好朋友

誰是你真正的好朋友?

幫你輕鬆Say no的跳針法

救命的一本書

性別認同與霸凌

年輕的絕地武士出發吧!

增強自尊心──羅馬皇帝的翡翠法

 

 

收回


第一次心理諮商


  醫師:你好!很高興能夠認識你!

  對你來說,像這樣坐在心理醫師面前可能有點怪,不過我保證,一切都會順利進行!

  你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坐在這裡?


  少年:呃…不太知道。其實是我媽在那邊擔心…


  醫師:你覺得她的擔心有理由嗎?


  少年:沒吧。嗯…我不太知道,我看起來不像個瘋子吧!


  醫師:人們的確常把心理醫師與瘋子連在一起,但你知道,一般所說瘋不瘋什麼的其實根本不準,

  每個人都有點瘋瘋癲癲的好嗎!

  像我就有一點啊!

  不過別擔心,這不會傳染啦!

  其實,我接觸到的青少年家長多少都在擔心同樣的事情…

  學業成績/自尊低落/家庭關係/藥物,壓力,不良行為…

  你覺得自己可能與哪一項問題有關嗎?


  少年:呃…大概…也沒有…我來這裡只是想讓我媽閉嘴…


  醫師:這理由太好了!開玩笑的啦!

  其實來這裡很需要勇氣呢,就算是成人,也會覺得看心理醫師有點嚇人。  

  不過既然你都來這裡了,不如好好利用這個機會!

  不介意的話,試著簡單談談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喜歡什麼東西,還有在煩惱什麼。

  如果能給你一點建議,將是我的榮幸!

 

收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古席翁(David Gourion)


  神經科學博士,曾為巴黎Sainte-Anne醫學中心(法國精神病院的象徵)臨床主任,並於巴黎醫學院任教。現任職於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


  專長為憂鬱症與躁鬱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並為大眾撰寫文章,特別是關於憂鬱症和思覺失調的文章。2008年6月離開巴黎Sainte-Anne醫學中心,致力於實踐後現代精神病學,並投身新研究,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多學科經驗的條件,使精神科醫生、神經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能匯聚一堂。出版過多本心理健康相關作品。


穆佐(Muzo)


  法國畫家、雕刻家、童書作者。自1983年開始嶄露頭角,可在各種雜誌上看見他的作品。曾與知名心理諮商師克里斯多夫・安德烈合作,他自己也擁有幾本漫畫作品。


譯者簡介


Geraldine LEE


  北一女自然組、臺大財務金融畢業。在外商公司做人資一年半之後,曾經的文藝胚子耐不住寂寞,決定砍掉重練。目前在法國待到第4年,就讀當代藝術創作碩士,沉迷於美不可言的各種展覽以及南法陽光下豐盛的菜市場。課餘兼職商用英語教學、中英、英中、法中翻譯工作。興趣是烹飪,以及把鄰居家的貓當成自己的貓來摸,很想去旅行的地方是摩洛哥與阿根廷。


  譯有《總覺得自己沒那麼好?:一位實習醫師的冒牌者症候群實錄》《有病的其實是我媽,卻要我去諮商:寫給青少年和家長的心理圖文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4585?srsltid=AfmBOoouObK-CpUqCa169CTza2oMq1BI6g_4GG861fKF0j_Qg2FaBIY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