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內容簡介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一直說頭痛而拒學的少年,以自己的血,寫下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四歲女童拿玩具刀瘋狂剁碎黏土人。她被娃娃車司機性侵了。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少女纖細手臂上的自殘傷痕,就像媽媽的情人一樣數不清。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最好的朋友驟逝,女孩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兩年來從未開口的少女,最後寫下了這句話。

  ◆◆◆

  任何表面狀況都不僅是表面。最需要去聽見的,往往是沒有說出口的。

  身為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謝依婷深知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尋找自我定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小事,卻可能造成令他們窒息的壓力和影響。大人不解的情緒起落、行為變化,事實上,正是孩子在釋放線索,用力呼救:「請你多注意我!請你真的瞭解我!」

  謝醫師溫柔同理,帶我們一同牽著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看入受創的心,理解傷的源頭,因為當孩子被理解、被接納了,他們也更能有力量,好好長大。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說不出口。那麼,我們就先對他們說吧:

  {孩子別怕,我會陪著你,我會接住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不變。}


本書特色

  ◎謝依婷醫師:「衷心期盼每個家庭都能夠平安,都能夠盡早找到相處、相愛的方式,別總是需要病痛和死亡來提醒,要去理解與珍惜,彼此能夠相處的每一天。」

  ◎你可能以為:「還是個孩子而已,會有什麼壓力。」「孩子只是多愁善感,在無病呻吟。」「什麼都不談,孩子就什麼都不知道。」「孩子是故意特立獨行,孩子氣的反抗。」「我的孩子,當然我最瞭解。」……

  →千萬別輕忽了。孩子的心裡其實很吵,可是說不出口。

  ◎特別收錄【家長的回饋】:孩子成長的燃料,來自我們的肯定。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沈雅琪(老師&特殊生家長)

  「每個自我傷害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有一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就像《我們的孩子在呼救》這本書中,每一個令人心疼的故事主角。
  在孩子陷入情緒的困境時,家人是第一道防線,如果能夠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了解孩子的困難,陪伴他找到專業的治療師、醫師,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就像身處在濃霧的迷宮中,有人撥開迷濛讓我看見前方的路,或許我就能夠鼓起勇氣,往前踏去。

   ▌動容推薦 ▌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文國士(偏鄉教師&《走過愛的蠻荒》作者)、李崇建(親子專家)、周文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教授)、施彥卿(精神科社工師)、郭彥麟(精神科醫師)、陳彥任(小兒科醫師)、陳質采(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學會理事長)、顏正芳(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主治醫師)
  (依姓名筆劃排序)
 

目錄

【推薦序】這個陽光的孩子,拿毛巾想要勒死自己…… 文◎沈雅琪  009
【家長的回饋】孩子的燃料,來自我們的肯定  013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  026
──他頭痛,他沉默,他以自己的血寫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  036
──四歲女孩拿玩具刀,瘋狂地把黏土人切割成碎塊

「好想從這世界上消失。」  046
──少女畫出美麗的玫瑰,飄落的不是花瓣,而是鮮血

「我好怕自己做出傻事,會傷害身邊的人……」  056
──文靜乖巧的女孩反鎖房門,一口氣吞了五十幾顆藥

「我就是不知道要怎麼不亂想……」  065
──高二孩子自己來看診,因為擔心爸爸,又不想讓爸爸擔心

「媽媽……好像只愛一部分的我?」  075
──媽媽假裝不知道她戀上同性……那種沉默,卻令她窒息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  085
──最好的朋友死了,少女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其實我也知道不該妨礙爸爸追求幸福……」  095
──留著俏麗馬尾的少女,因為拔毛症,把自己拔到快禿頭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  103
──她細數著媽媽的男朋友們,飛揚的手上是密密麻麻的割腕傷口

「我覺得一切都好假……」  112
──他對著媽媽失控暴吼,在發現爸爸外遇之後

「算了,我自己和自己玩也可以很開心。」  124
──一講到朋友,孩子臉上的光芒黯去,頭低了下來

「醫生阿姨,我真的好想我阿嬤……」  132
──一直是和阿嬤來的活潑男孩,失聯了一年再出現,變得面無表情

「有時候我都覺得根本就是我來看診……」  141
──媽媽陪孩子來看診,越講,越心酸得哭了

「醫生,有沒有辦法讓我更專心?」  152
──少年穿著全身迷彩、戴頭盔、背刺刀,坐在書桌前面念書

「我哪有亂講話,書上明明就是這樣寫。」  161
──他迷上了醫療知識,就從知道媽媽患了癌症開始

「我再也不要踏進校門一步。」  169
──聽見一群同學在背後講她壞話,她直接走向前,把奶茶潑在同學臉上

「我在家也可以有志於學啊。」  178
──少女從小就是班上的邊緣人,只有唯一感興趣的古文是好朋友

「媽媽,為什麼你眼睛流出液體?」  185
──他卡在不會寫的題目,卡到哭了,就是沒辦法不按照順序,跳過不理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194
──兩年來沒有對我說過一個字的女孩,寫下了她滿滿的悲傷與無助

「我的孩子不可能是自閉症!」  202
──幼兒園的畢業舞台劇,老師排除萬難讓孩子上台,演一棵蘋果樹

「我從小數學就用背的。」  211
──直到上了大學,她才發現自己念數學的方法好像和別人不一樣

「有人陪我玩,我好開心。」  222
──這個五歲男孩,從出生以來,就沒有被大人好好注意過

「是不是我太常打他,這孩子才變這樣?」  229
──教室裡,他坐在孤零零的垃圾桶旁邊,其他同學都離他特別遠

「我希望變得更聰明,以後賺大錢,蓋一間大房子。」  239
──作業缺交、衝突受傷……幾乎每兩、三天,他的聯絡簿上就會有紅字

「我自己是老師,結果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  248
──兩歲多女兒的自閉症狀,讓媽媽挫折自責,怎想到那竟是一種罕見病

「我太自私了,只顧自己難過,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256
──媽媽過世後,爸爸也縮入自己的世界,孩子變得更暴躁易怒、更不安

【後記】這是我的兒心診間素描本  266

推薦序

這個陽光的孩子,拿毛巾想要勒死自己……
沈雅琪(老師&特殊生家長)


  很多很多年前,班上有個小女生,每天進教室就會開心地大聲跟我打招呼。有一天她進教室時,打招呼的感覺很無力,臉上的表情也怪怪的,讓我覺得奇怪。找她來談話,才發現白皙漂亮的臉上、脖子上,布滿了哭斑。

  我知道那是前一天晚上大哭過後,臉上微血管破裂造成的。問了好久,她才說出為什麼大哭。她說因為看電視看太晚了被爸爸責罵,哭了很久,所以拿毛巾勒自己的脖子,想要自殺。

  我嚇一大跳:為什麼會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就想自殺?

  趕緊通報學校,進行緊急心理諮商,才發現這孩子的媽媽有精神病,每天晚上會哭鬧,爸爸會陪伴在側安撫,但是常常無效。擔憂媽媽會傷害自己、害怕鄰居會聽到媽媽哭喊的聲音,孩子只能用電視上的聲音來壓抑自己的恐懼。結果爸爸安撫完媽媽後,把氣出在孩子身上,「為什麼這麼晚還在看電視?」孩子覺得委屈,不想再承受媽媽生病的壓力,才想結束生命。

  我們緊急通報社工去探訪,希望能讓媽媽去就醫,但是爸爸不同意,拒絕所有的協助進入家裡,也拒絕媽媽就醫。爸爸只能在家裡看著媽媽,不能上班,也讓家裡的經濟陷入困境。

  這安靜無聲的孩子承受的心理壓力,真的不是每天陽光燦爛的那一聲早安可以看得出來的。直到情緒滿溢,想要結束生命時,我才知道她需要幫助。

  如果那一天,我沒有聽出她打招呼的聲音不一樣,我沒有從成堆的作業裡抬頭,看見她臉上細小的哭斑,會不會就這樣錯過她求救的訊息?

  「每個自我傷害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有一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輔導老師替她安排了長達兩年的心理諮商、小團輔,讓這孩子沒有再自殺過,外表看起來也很開朗。但是孩子上國中後,沒有持續接受治療。上高中時,我遇到她,她說拿了身心障礙手冊,定期在看精神科醫師。

  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完美的結局,就像《我們的孩子在呼救》這本書中,每一個令人心疼的故事。每個故事的主角,不管是受到長期的惡意對待、環境的影響或是受到重大的刺激,深陷在情緒的困擾之中,如果能及時發現,給予協助,或許就能避免傷害的加深、加重。

  當孩子無力解決心中的混亂時,最常見的就是外顯的暴躁行為、傷人或自傷行為。這時候,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責備孩子的行為,就會忽略他們求救的訊息,而錯失了接住他們最好的時機。

  憂鬱症、精神病不像是感冒,吃了藥就能好,也不像是童話故事總會有一個完美、幸福的結果,而是不斷地去調整、接受和適應,讓生活能盡可能地回到軌道上,能好好活著,看見悲傷以外的事物。

  在孩子陷入情緒的困境時,家人是第一道防線,如果能夠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了解孩子的困難,陪伴他找到專業的治療師、醫師,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就像身處在濃霧的迷宮中,有人撥開迷濛,讓我看見前方的路,或許我就能夠鼓起勇氣,往前踏去。

家長的回饋

孩子的燃料,來自我們的肯定

  我就像許多特殊兒的家長一樣,曾經茫然。

  我們一直被告知孩子有問題,卻沒人有辦法可以徹底解決。

  是的,這樣的孩子,麻煩事總是一件接一件。在剛要鬆口氣的當下,下一個事件卻又悄悄地浮出檯面……所幸這樣的壓力,在遇到適合的醫療團隊後,是可以得到緩解的。

  從孩子小時候,我就不介意帶孩子上醫院看兒心科。兒心科就像孩子的充電站。

  在就診的過程中,我發現兒心科的醫師真的好會同理這群一直被誤解的孩子。

  孩子在診間可以盡情扭動,不會有人老要他乖乖坐好;在會談的過程中,孩子一直被鼓勵,可以加滿油,再自信地走出診間。連我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化解了與孩子的對立和誤解,得到了療癒。

  甚至到後來,陪孩子看診的我,總會很認真地聽醫師與孩子的對話,因為在這樣的互動裡,可是蘊藏著許多教養與陪伴孩子的技巧。

  孩子在沮喪時,曾跟我說:他以後不要生小孩,他不想要有個孩子像他一樣受苦……

  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感謝有這個孩子,我才有機會瞭解這群特殊的孩子。也許這個學習會是一輩子,但又何妨!

阿浩的媽媽

  孩子上幼兒園時的狀況不少,當時,我們就懷疑過孩子是亞斯加過動型。

  直到上小一後,發現孩子只對某些科目有極大興趣,沒興趣的科目就不願投入。對於事情的流程、步驟有一定的順序,無法接受任何彈性,不然就會大發雷霆。身為家長的我,幾乎天天到學校找老師溝通。那時我心想:如果連身為媽媽的我都不能替孩子找到原因、解決問題,這個孩子只會更孤單,更認為沒人瞭解他。

  我找上了謝依婷醫師。謝醫師在聽完孩子的情況及做完心智評估後,告訴我,孩子具有亞斯特質。其實,我早在心裡默默知道孩子的特質,看醫生只是要一個確定的答案。

  亞斯孩子不特別,只是需要瞭解。和他們相處,處處是驚喜。

  謝謝謝醫師出版這本書,讓人們不會刻板地認為亞斯人極聰明,但難相處。在生活中,他們是很可愛的一群人。
 
賢賢的媽媽

  記得子寧剛出生時,為了幫她取個好名字,與老婆拿了子寧的生辰八字,找算命仙仔欲好好卜卦一翻,誰知「仙仔」語出驚人地道出,「這小女娃兒與老爸較有緣喔!」老婆語帶醋意地望我說:「上輩子的情人來找你囉!」

  但當老婆產下第二個孩子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徹底撕碎了我和子寧的心。

  在失去愛妻的三千多個日子裡,非常感謝上蒼巧妙的安排,讓我上輩子的情人待在我身邊。這位「情人」與我共同照顧了愛妻留下的小男娃(當時六個月大,姊弟相差六歲),也因為有子寧像個小媽媽似的照料及教導,讓這個小男娃更加成長、茁壯。

  但也許是我自己的私心或無心,在某個時期,忽略了子寧心裡的感受,導致她行為的異樣:自殘。也因為這樣,與兒心診間的謝醫師結下了善緣。

  「兒心診間」──想像中,多麼令人畏懼而卻步。從前年少輕狂的我,未想過有朝一日,會踏入此診間。

  如今回想起來,反而有種小確幸的感覺。非常感謝成大醫院謝醫師的醫療團隊協助,藉由專業的醫師,讓我「上輩子的情人」在毫無壓力下,將憋在內心的話,一股腦兒傾吐出來,得以舒緩。而經由謝醫師有系統地彙整、分析及建議,我開始懂得放下自己的身段及私心,與孩子站在同樣的高度去看世界。漸漸地,我發覺與孩子更容易溝通,也更察覺到孩子與我有很多夢想可以一起追逐。我和「情人」相約,將一起追夢、築夢,並圓夢。

  多年之後,當子寧步入紅毯的那一刻,若牧師問我,是否願意將「上輩子的情人」交給(現今我尚不認識的)這個男人,我想,我會很不捨地反問牧師,「我可以說『不願意』嗎?」
 
爵夢凡(子寧的爸爸)

  弟弟一歲九個月時,週五下午的門診──因孩子無口語與眼神接觸,醫師建議盡快進行早療。當時,我斷然拒絕相關書籍的推薦、遲緩補助與手冊申請,覺得看了、申請了,就承認我兒是了。直到夜深人靜,才上網查資料,而結束後,總要清除搜尋資料才安心。

  在早療復健的長路上,我們期待與等待弟弟的進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點滴在心頭。

  這條路上,家人給予弟弟全力的支持,孩子也有幸得到專業醫療團隊的幫助。感謝醫師、語言、職能、物理、心理治療師們、社工與早療的專業,讓他跨出了一大步。

  從幼兒園到小學,弟弟更擁有老師們的關愛、教育與陪伴。我們除了喜悅與感恩,更慶幸孩子有福氣。

  再多的文字,都說不完父母的感謝。療育是條不簡單的漫漫長路,而專業團隊的鼓勵與幫助,絕對是讓我們全家繼續往前走的能量與動力。                             
 
藍翼的媽媽

後記

這是我的兒心診間素描本

  記得二○一九年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年會前,我和兩位編輯大人約在會場對面的簡餐店,討論著這本書想要寫些什麼。

  那是夏天,正中午的陽光炙熱。我知道對面的會場裡,有許多致力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前輩和同事們,都是可愛的人。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俗稱兒心醫師)全台僅有兩百多人。我們必須在成為精神科專科醫師後,再花一整年的時間受訓,內容是兒童青少年各種情緒行為問題、心理健康、精神醫學。簡單說,就是整天都跟這群孩子們混在一起。

  通常在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的第三年,住院醫師會到兒心科受訓至少三個月。當時我的生活,一下子從成人精神科奇幻費解的言談中,轉換到兒心科發展遲緩孩子牙牙學語的模樣,心情像洗三溫暖一樣。

  有次在門診,一個沒有口語(還不會說話)的自閉症孩子從媽媽的大腿滑下來,挨到我身旁,輕輕地用頭撞了我的腰一下。我傻眼,孩子的媽媽笑著對我說:「這是他喜歡你的表示呢。」要結束看診時,孩子竟然真的過來跟我討抱抱。

  他們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們。孩子對你毫無保留的笑容,比什麼都療癒。於是,我在考上精神科專科醫師之後,便選了兒心次專科受訓,希望可以讓自己未來在面對這個年齡層的小病人時,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幫助他們。

  如今成為兒心科醫師數年後,我依然會在看到孩子時不自覺地微笑,有時長長一個門診看完後,才發現嘴角竟然微笑到很痠。

  由於人數稀少(我常開玩笑地說,全台的兒心醫師比台灣黑熊還少),很多人不清楚兒心醫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甚至連有這個專科門診都不知道。

  這種現象,大概也跟兒心醫師這群人的個性有關。因為長期與孩子們相處,這群人的個性大抵都是有點天真可愛、有童心、不喜張揚爭辯、溫文低調,像夜空裡默默掛著的月亮,守護著這群夜路上的孩子。

  在這個需要行銷自己、各方搶奪資源和發語權的年代,兒心醫師們這種個性便不免有些吃虧。默默做了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兒心科醫師究竟在做些什麼。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希望這可以像一張兒心科醫師的名片,用大家都容易有共鳴的故事,一窺兒心科診間日常都在發生些什麼。

  我也希望大家知道,比我耐心專業、和藹可親的兒心科醫師比比皆是,這些令人動容的故事,每天都在全台各地的兒心科診間發生著,我只是剛好有一個機會、一枝筆,把它們素描下來而已。

  我有許多可敬的前輩,有的為了推動遲緩孩子的早期療育奔走,有的為了心智障礙大孩子的心理健康努力,有的為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去汙名化而募款、組協會,有的埋首做科學研究,想找出更新、更好的治療模式。也有溫柔的同事,當對光敏感的自閉症患者進診間看診時,會為患者關上一盞燈。

  然而,即使大家默默做了這麼多,但我們醫師很少以通俗的語言,來溫柔地與社會大眾溝通。

  七年的醫學系生涯(現在已改成六年),再加上動輒四、五年的專科醫師養成訓練,醫師讀過的知識和書本堆疊成一座高塔。我們站在塔頂,看見更高、更遠的風景,卻也拉開了我們與大眾的距離。醫師不夠接地氣,於是很難把我們想要用所學幫助病人的心意,傳遞到病人或家屬的心裡。再加上大眾對精神科長期的誤解和偏見,更讓我們與需要幫助的孩子和家長之間,距離越來越遠。

  教養專業的書已經很多,這本書想傳達的不是那些。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讓大眾更瞭解兒心科醫師的診間日常,可以對我們感覺更加親切,在真的需要幫助時,腳步不至於猶豫太久。

  感謝走過、路過、陪伴過我生命的人們,是你們和我一起成就了這本書。

  特別感謝每位把人生帶來診間與我分享的、大大小小的你們,身為一位兒心科和精神科醫師,最辛苦、但也最幸運的就是有聽不完的故事。希望我的紀錄和記得,對你們來說,也可以是一份禮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謝依婷醫師(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

  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

  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經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老對幼兒下手性侵跟解決衝突的觀念有關,跟會不會切蛋糕沒什麼關係


內容簡介

【日本熱銷破50萬本!!】
兒童精神科醫師、少年院法務技官,揭露犯罪少年的真相──
從教育、司法、社會,乃至我們每個人,
如何一步步將需要協助的孩子推往地獄?

  作者原為兒童精神科醫師,由於深感自己的無力與醫療的極限,轉為投入少年院,擔任法務技官十多年,尋找改善孩童偏差行為的線索。

  當站在第一線,實際與犯罪少年相處,才得知這些孩子驚人的共通點──不會均分蛋糕、不會臨摹簡單圖形、不會加減乘除、看不懂漢字。原來,他們缺乏基本的「認知功能」,急需介入援助或接受特殊教育。

  「四次障礙」,道盡孩子們悲慘的一生

  犯下殺人、強暴、猥褻的少年重刑犯,你對他們的印象是什麼?兇神惡煞、攻擊性強?不!回溯這些少年的國中小成長過程,他們是一群無法適應一般教育的孩子:班上成績倒數、容易生氣、丟三落四、無法融入團體生活、遭到排擠和霸凌。

  作者以「四次障礙」說明這些孩子艱辛的一生:
  【一次障礙】少年本身有「發展障礙」或「智能障礙」。
  【二次障礙】學校老師並未發覺其障礙,僅將少年貼上「不會念書的問題學生」標籤。
  【三次障礙】進入少年院,教官也未察覺其障礙,加上管教不當導致少年的情況惡化。
  【四次障礙】少年長大出了社會,更不為人諒解,又備受歧視,最後犯下罪行,再度關進監獄。
  ……這簡直是將一群需要協助的孩子們一步步推往地獄的過程!

  司法少年的真實情況,正是社會對待障礙學童的縮影

  這些孩子在小學階段就不斷透過「問題行為」發出「求助訊號」。然而,我們看見了嗎?又或者當作一回事嗎?

  大至教育制度、司法體系,小至你我每個人……整個社會氛圍與做法,淨是將這群孩子隔絕與排除。少年院裡犯罪少年的真實情況,反映出社會的失敗和我們的冷漠。成長的各階段連連被忽視的孩子們,長大後於是成為被社會遺忘的一群人。

  給身為大人的我們──「孩子心房的門把裝在門的內側」

  ■「求救訊號」始於國小二年級。
  ■要求「反省」之前,必須確認基本的認知功能。
  ■主流的「讚美教育」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不要要求孩子有「高自尊」。
  ■轉變關鍵在於:想教教看別人、覺得被信賴、得到認同。
  ■一天五分鐘,實作不會傷害兒童心靈的「認知功能強化訓練」。

本書特色

  1. 日本熱銷破五十萬本,Amazon暢銷榜TOP 1,2020新書大賞TOP 2!

  2. 作者透過任職於少年院的觀察與經驗,寫下犯罪少年的真實情況──基本認知功能不全,卻不為周遭人所理解,被教育體系一再地無視與翦除,長大後繼續犯下罪行,最後關進監獄。

  3. 書末提出一天五分鐘的「認知功能強化訓練」(COG-TR),已導入日本多所少年院與中小學校。從犯罪少年身上學會真正的兒童教育,聽見孩子無聲的求救!

名人推薦

  ★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陳映雪│前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第三屆)、前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前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張進益│桃園少年之家執行長、牧師
  ★曲智鑛│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重磅推薦!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1章 「連反省都不懂」的孩子
「殘暴到誰都管不了」的少年真面目
無法正確認識周遭所有事物?
透過面談與測驗發現的真相
教師從未注意到的學童真相
讚美教育無法解決問題
1天5分鐘就能改變社會

第2章 犯下殺人罪的少年說:「我很溫柔。」
不會切蛋糕的非行少年
不會算術也看不懂國字
不會制訂計畫也不懂設想後果
不懂何謂反省當然不會苦惱
說自己很溫柔的少年殺人犯
無法打消殺人念頭的少年
老是對幼兒下手的少年性侵犯

第3章 非行少年的共通點
非行少年的5大特徵+1
特徵1【認知功能不全】憑藉所見所聞進而推想的能力薄弱
「不認真」和「無心念書」的學童背景/缺乏想像力自然不會努力/做了壞事也無法反省
特徵2【無法控制情緒】拙於控制情緒,容易發怒
性侵的原因是紓壓/必須了解「怒意」何處來/「怒意」阻斷冷靜思考/情緒是多數行為的動機
特徵3【不知變通】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不擅長應付意料之外的情況
執行功能缺失量表/校園裡也有許多不知變通的孩子/不知變通容易造成被害妄想
特徵4【自我評價錯誤】不了解自己的問題點,過度自信或缺乏自信
為何無法正確評價自己?
特徵5【缺乏社交技巧】拙於溝通
不想被討厭才去使壞?/另一個結果是性侵
特徵+1【動作笨拙】不會控制力道,動作不協調
大家都看得出來動作笨拙/動作笨拙的特徵與背景

第4章 無人注意的兒童
兒童發出的求救訊號
求救訊號始於小學2年級
監護人也從未察覺
社會也從未察覺
「倒數5名」的學童
無法確診病名的孩子
可能成為非行少年的孩子
無人察覺所以遭到警察逮捕

第5章 遭到遺忘的一群人
行為無人理解的一群人
過去「輕度智能障礙者」的人數比例高達14%?
成年後便遭到遺忘的一群麻煩人
與正常人難以區分
對於「輕度」的誤解
智能障礙可能是施虐的原因
本應受到保護的障礙者變成罪犯
監獄裡也有許多遭到遺忘的人
少年院裡遭到遺忘的少年
被害人成為加害人

第6章 單憑讚美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讚美教育真的能改善現況嗎?
「這個孩子缺乏自尊」的老套說法
忽略學科以外的教育
協助建立所有學習基礎的認知功能
醫療與心理學無法拯救的問題
為何不能單憑智力測驗分類?
「智力正常」所引發的新問題
學不會社交技巧的理由
司法所缺乏的要素
不適合套用歐美的做法

第7章 究竟該如何解決?──1天5分鐘就能改變日本社會
在非行少年身上學到真正的兒童教育
共通點是「發現自我」與「提升自我評價」
無心學習的非行少年180度轉變的瞬間
從「社會」「學習」「身體」3方面協助兒童
著眼於認知功能的新型治療教育
獲得學習的基礎──「認知功能強化訓練」
安裝心靈新煞車的方法
不會傷害兒童心靈的訓練
每天早自習花上5分鐘就好
不用花錢也做得到
腦功能與犯罪的關係
治療性侵犯的認知功能強化訓練
包括受虐兒童的治療
罪犯轉變為納稅人

後記

 

前言

  我原本是精神科醫師,一開始在大阪的公立精神科醫院擔任兒童精神科醫師,之後進入少年院(※01)擔任法務技官(※02);二○一六年來到目前任教的立命館大學,主要負責臨床心理相關課程。

  當年,我在門診與病房診療了許多發展障礙、遭受虐待、拒絕上學、正值青春期的兒童,該所醫院的規模在關西屬於醫學中心等級,自然會接觸到各類病例。以發展障礙的門診為例,從申請到初診要排上四年才看得到醫師,病患人數多到醫院幾乎無法發揮作用。除了診斷兒童之外,我也曾經鑑定犯下殺人等滔天大罪的成年犯與少年犯的精神狀態,工作充滿挑戰。

  當時,我定期前往某所設施看診,並提供發展障礙相關諮詢,因此接觸到一名發展障礙的少年。他的偏差行為是渴望碰觸女性或女童的身體,所以屢屢前往這些人聚集的地點,尋找下手的對象。遇上這名少年,大幅轉換了我的人生方向。

  我把北美地區根據「認知行為治療」而制訂的性侵防治工作手冊翻成日文,在該所設施使用這本效果可期的工作手冊,持續治療少年;同時也請這位少年來看門診,處方藥物以抑制累積於心中的各種壓力。

  所謂認知行為治療是,藉由矯正扭曲的想法以增進適當的行為、想法、情感,減少偏差行為,具有改善社交技巧等效果,在心理治療領域成果豐碩。

  例如:甲向乙打招呼,乙沒有回答,甲因而勃然大怒,認為「乙故意無視我,討厭我」,之後找乙的麻煩或忽視乙。認知行為治療的目的是促使甲改變想法,例如「可能是我打招呼太小聲,乙沒聽到」或「乙可能想事情想得太專心而沒聽到」。如此一來,甲或許會覺得「上次是我太小聲,這次大聲點打招呼」而再度向乙打招呼。倘若乙有所反應,甲便會發現之前以為「乙故意無視我,討厭我」,其實是自己的想法扭曲所致,自然而然開始採取適當的行為,打招呼等社交技巧也會有所改善。

  藉由改善想法以採取適當行為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治療性侵犯的基本做法。性侵犯可能對性懷抱扭曲的想法(女性其實都希望遭到侵犯),對人際關係抱持「所有人都是敵人」「大家都躲著我」「我這個人沒有價值」等攻擊性的想法或被害妄想而犯下罪行。認知行為治療的目的在於轉變扭曲的想法,改善其偏差行為。我用在該名少年身上的工作手冊正是這套辦法。

  少年每次結束治療時都表示已經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來看門診時也反覆誠心宣稱日後不會再犯。我屢屢以為已經矯正成功,他卻又重蹈覆轍──好幾次在回診前又出現性方面的偏差行為。為何矯正失敗,我百思不得其解。之後才終於明白,智能障礙導致他的認知功能不全,所以基本上從未正確了解工作手冊的意義。

  認知行為治療的前提是「認知功能沒有問題」,從未證明該療法用在認知功能不全者身上是否生效。那麼,認知功能有問題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兒童呢?其實就是「發展障礙」或是「智能障礙」的兒童。換句話說,認知行為治療用在這群孩子身上,可能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果。實際上,第一線人員不知該如何應對的也是同一群孩童。

  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到這群孩子呢?一般社會大眾以為醫院是最後一道防線,其實醫師也無法提供正確答案。針對屢屢出現相同偏差行為的發展障礙少年和智能障礙少年,唯一的解決辦法只有治標的處方藥物,缺乏治本的療法。

  我深感院方能力有限,每日悶悶不樂。另外,工作時協助鑑定發展障礙少年犯的精神狀態,深深明白這些犯下殺人或殺人未遂的少年究竟有何問題與其犯罪背景,卻絲毫不知該如何給予具體的援助。我實在不認為處方藥物以外的個別面談、認知行為治療、職能治療能發揮效果,卻也想不出其他辦法。日本國內找不到鑽研此類療法的醫師與醫療機構。當我一步步搜尋資料,發現三重縣一所專門收容這群發展障礙和智能障礙的非行少年矯正機構──「醫療少年院」。

  發展障礙兒童或智能障礙兒童的家長與老師等相關人士,最不希望這些孩子淪落到進少年院。他們原本應該在庇護下成長茁壯,卻成為傷害他人的加害人,不得不進入矯正機構。這種結果正是所謂「教育失敗」。我心想,倘若進入大家認為是「最糟下場」的矯正機構,或許能找到一些援助這群兒童的線索,於是我辭去原本的精神科醫院,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前往醫療少年院。

  任職於公立精神科醫院的兒童精神科時,我自認對於兒童與青少年具備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來到醫療少年院才發現自己原來是井底之蛙。

  同樣是發展障礙,醫療少年院的少年所面對的問題與我之前在醫院看診的情況大相逕庭。事實上,能到醫院就診的兒童與青少年是較為幸福的一群人。當中雖然也有受虐兒,至少身邊有監護人或相關人士能帶他們到醫院。實際情況是,許多兒童往往有問題也不曾就診,沒有人發現他們其實需要特殊教育。他們在學校遭遇霸凌或出現行為偏差,最後成為非行少年,進而遭到警方逮捕並送到少年鑑別所(※03),這才發現「這個孩子其實是智能障礙(或是發展障礙)」。這種現況也意味著當前的特殊教育等學校教育並未發揮功效。

  我也想了解收容非行少女的女子少年院,離開醫療少年院之後前往女子少年院任職一年。女子少年院與醫療少年院的問題部分重疊,卻也不盡相同。本書主旨並非探討偏差行為的男女差異,書中提出的問題性質與解決辦法不因性別而有所不同,因此略過性別差異,不予討論。此外,本書列舉的例子包括女子少年院的案例。日本的矯正機構也以少年稱呼女孩,因此統一使用「少年」一詞。我根據自己在少年院的所見所聞,說明這群孩子的特徵,提出協助更生與預防的方案。

  書中內容主要源自我在醫療少年院的工作經驗。目前全日本共有五十所少年院,並非所有少年院都收容發展障礙或智能障礙的非行少年。然而加上我在女子少年院工作的經驗與來自其他少年院的資訊,我發現過往任職的醫療少年院中的少年並非特例。本書描寫的非行少年特徵,同樣適用於其他少年院的眾多少年。
 
  ※01 少年院:類似臺灣的少年輔育院,臺灣的少年輔育院現已改制為矯正學校。
  ※02 法務技官:隸屬法務省(類似臺灣的法務部)的專業技術人員。
  ※03 少年鑑別所:類似臺灣的少年觀護所。

推薦序1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李茂生


  數年前,某矯正學校遭逢一個特殊案例:一位特殊教育少年,屢次犯罪而被少年法庭裁定感化教育並收容至矯正學校,他無法適應封閉式環境,易怒,且與他人衝突不斷。有天在中央臺,挑釁其他班級同學而遭到圍毆的群體暴動事件發生後,監察委員留意到矯正學校沒有特殊教育資源。在多方努力下,企業家捐贈特殊教育專用教室、地方政府提供巡迴的特殊教育師資,數個月後,該生終於擁有與他人溝通的正常反應。這是特殊教育進入矯正學校的第一步,在此之前,我們只提供了一般教育與補習教育的資源而已。

  這種特教生,雖然不是唯一,但整體而言數量應該不多。那麼對於其他的矯正學校少年,我們是否提供普通的教育資源即可?此事件發生之前,該矯正學校曾出現集體用餐的餐廳集團互毆事件,法務部的反應是下令禁止在餐廳集團用餐,改成分別於舍房用餐的方式,企圖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但是學生們在其他場合的集團鬥毆事件仍然層出不窮,當局除了懲戒相關人員外,僅能採取精神講話與局部隔離的策略,企圖阻止這種會讓教育現場崩壞的氛圍。

  法務部與矯正學校的這種態度,暗暗指出這些桀驁不馴的孩子,除了以物理力隔離外,別無他法予以矯治,而精神訓話、生活教導,也只是盡個人事而已。在成人的眼中,對於已經給予機會但卻無法確實掌握這個機會的孩子,僅能放棄,讓他離校;等待成人,司法自然會將之關到監獄中,繼續其悲慘的人生之途。

  一九九七年成立兩所矯正學校時,依法規定,教育部應該負起指導教育的職責,卻從未參與也並未提供任何教育資源。多年後因緣際會,教育部被迫開始參與矯正學校裡的教育事務,並且展開一連串矯正學校學生的學力檢測。結果發現收容於矯正學校裡的犯罪少年,其學歷與學力根本不相互吻合。也就是說這些犯罪少年縱然有一定的學歷,但事實上根本沒有在學校中習得任何相符的學力。事後國教署所採行的策略則是設計一套評鑑標準,利用定期的訪視加強學校的一般教育功能。換句話說,國教署認為不會寫字?多練習寫字即可;不會算術?多做練習題即可。但是這會有用嗎?

  這項調查已經表明一個事實,這些司法少年學力不足,而本書則是傳遞另一個訊息,亦即少年們並不是不喜歡讀書,而是不會讀書。視覺障礙與聽覺障礙導致認知能力介於臨界點的少年們,無法獲得應有的臨摹、想像的能力,進而失去社交能力,無法理解他人反應的社會意義且產生誤解後,某些少年舉動觸犯《刑法》,而進入少年院(矯正學校)。這些並不屬於特教生的少年們,通常從小二就會展現徵兆,但是一般教育體系只認為這些少年頑劣、不喜歡讀書而已。對於這些少年,只是一味地訓誡要其反省改善是沒有用的。從一開始,他們就無法理解包含成人在內的人們話語或行動的意義。要改善他們的狀況,必須走一條與以往不同的路線。

  二○一五年去世的立命館大學教授岡本茂樹寫過幾本極具啟發性的書,例如《教出殺人犯》(原文應該是:我是想養出好孩子,怎料卻成了犯罪人)與《逼孩子反省會讓他成為罪犯》,氏主張不應強求孩子反省,而該教導他學習信賴與仰賴他人,逼迫反省只會讓孩子邁向地獄。岡本教授逝世後,本書作者進入立命館大學任教,某種意義下,作者認為必須承繼岡本教授的遺志,繼續探討如何讓孩子健全成長的議題。作者承繼了什麼,繼續發展了怎樣的論述,其實在本書中已經表明得非常清楚。不要逼孩子反省,是因為孩子根本沒有基本的智能去理解人際關係,也沒有能力去反省,重點應該置於如何讓孩子增強認知能力,而不是在基本功都沒練過的情形下,要求其反省、改過。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簡潔地整理出每天早自習花五分鐘訓練,即可增強少年認知能力的方法。少年有了正常的認知能力,我們才可能繼續援助其健全成長。看似簡單,其實必須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後,才能得到確證。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五組曾經建議成立「少年矯正教育研究中心」,然而無法得到大會的認可,足證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大會某層面上的短視。作者的這本書於去年(編按:二○一九年)七月出版,瞬間火紅。或許書名取為《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有點誇大其詞,少年們不是不會切,而是不會均等地切蛋糕,再者論述跳來跳去,讀者必須花一點時間進行後續的整理與理解;但是正如本書於最終所建議:「讓罪犯轉變為納稅人」,才是真正的司法投資。投資一點資源,發展正確的矯正教育內容與技能,真的有這麼難嗎?

  或許這件事情在臺灣真的很困難。基於不理解,進而採取排除或翦除策略的另一個對象就是思覺失調症。早期發病後,縱然用藥,也會因為無病識感而停藥,復發後情況更加嚴重,在幻聽幻覺下犯下大錯。最近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殺害鐵路警察案,重點不在於《刑法》第十九條的精神鑑定與對於責任能力的法官認定,嘉義地院的判決已經表達得非常清楚(雖然民眾不會去看),更不在於是否要將監護處分改成長期或不定期(例如反世界潮流的司法精神病院的建設)。重點應該在於犯案前後我們社會對這類的病患提供了多少的資源,強制用藥與長期拘禁只是整體社會不欲理解患者,僅想將其排除於社會外的道具而已。可惜的是,臺灣社會現今只會質疑精神鑑定,如果質疑不成則利用保安處分長期監禁病患而已。

  比起其他國家,臺灣相對而言已經較為安全,但不管是街頭聚眾鬥毆、性侵或是殺人,每一件都造成非常大的個人與社會損失。不要和我說等到你也被害時再來說嘴。在不願意投入資源健全整體的知能狀況與精神健康狀態的臺灣,我當然也會怕,也想求安全。問題是讓我害怕的,不僅是這些因知能不足或精神疾病而侵犯他人的人們,更讓我疑懼的是不欲解決問題的臺灣政府與民眾,這種現況讓我排斥所有異於我的人,讓我的人性墮落。

推薦序2

前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映雪


  生命的活動,大腦功能的重要性是無與倫比。二次世界大戰後,科技的創新多少為我們打開一些大腦的奧祕,其中神經發展學與神經心理學的研究讓我們對大腦的認知功能有突破性的認識。在高齡化的臺灣,大家對「老年失智症」的名稱耳熟能詳,它就是老年的大腦認知障礙。

  倘若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在兒童青少年,我們不叫它「失智症」,醫學診斷為「智能不足」,個案到發病時仍然在大腦發展的過程當中,但其認知功能相較於同年齡者低落很多,且因認知功能低落,連帶在學習、人際溝通、社會互動、工作上遇到各種生活適應的困擾。兒童青少年階段還有一種大腦發展性的認知功能障礙,個案智能基本上是正常,但在閱讀或數學或書寫有各種程度的障礙,導致生活各面向無法適應,臨床上診斷為「特定性學習障礙症」。

  現實生活中,中度或重度以上的智能不足患者,因障礙嚴重,有明顯的肢體或語言異常的現象,容易被察覺。然而本書的主角們是輕度或臨界智能不足患者,或學習障礙症患者,外表正常甚至可愛,人際溝通也無明顯問題,除非父母老師很敏感,否則多數個案潛在的障礙往往未被察覺,很不幸的,日積月累錯過可以介入與教導的機緣,長期下來,如滾雪球般產生許多障礙,作者將日後可能續發的障礙稱為「四次障礙」,可見影響廣大深遠。也因此「及早察覺,及早介入」的重要,不言而喻。在臺相關工作人員一直都很期待兒青個案能像「老年失智症」患者一樣,得到更多大眾的關注。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書中,所謂「不會切蛋糕」指的是不會等分分配蛋糕的認知障礙,不是不會切蛋糕的動作問題。大腦認知功能含括內容極為多樣與繁複,由簡而繁,各個環環相扣,其中統合視聽知覺、理解、詮釋、判斷、計畫、執行、檢討反省,以及情緒調控的執行功能是最高端的一環,這些出了狀況,當然生活中經常犯錯,一些個案也容易受環境影響步入歧途,涉入犯罪。這些個案的經歷與心路歷程,成為本書的靈魂,經由作者細膩的觀察與描述,殷切盼望大眾可以了解有些犯罪青少年的成因,他們表面的憤怒或衝動行為,不只是低自尊或心情低落,不只是仇視心態,不只是環境誘惑,也不只是父母或師長教導無方,而是還有少為人了解與探索的大腦認知功能障礙。這種理解是何其重要,否則,即使再多的介入也彷彿緣木求魚,未打入核心,不易見效。作者在書中提供協助的方法,希望能對個案了解與介入,減少後續的犯罪,增進他們的生活適應。

  日本與臺灣的文化社會極為相近,書中的案例與介入也很貼近臺灣的現實狀況,頗具實用性。尤其作者強調從「社會」「學習」「身體」三方面介入,使用「認知功能強化訓練」來改善。書中雖以犯罪青少年為主軸,但有許多臨界智商、輕度智能不足、學習障礙症個案,並未產生犯罪,防微杜漸,他們需要獲得協助,很適合這類個案的父母、老師、醫療人員參閱。

  本書作者是日本資深兒童精神科醫師,對兒童心智發展與兒童精神醫療有深厚的底子,加上在日本醫療少年院輔導發展障礙的犯罪兒童青少年經驗豐碩,尤其從大腦神經心理的角度闡述,經由案例介紹當今醫療與教育界的侷限、如何察覺評估,並創新提出強化認知功能的訓練與可能成效,在兒童精神醫療界堪稱寥若晨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宮口幸治(Koji Miyaguchi)


  醫學博士、心理師。京都大學工學院畢業後,進入工程顧問公司工作。之後重回校園,就讀神戶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精神科醫院、醫療少年院擔任兒童精神科醫師。2016年起執教鞭,擔任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院教授,同時是「日本COG-TR學會」負責人。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reikan0412@hotmail.co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580?loc=M_br_r0vq68ygz_D_2aabd0_C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