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盖玻片是一次性的吗?

 


长岛上冰的茶

2017-11-27 TA获得超过1449个赞


一般的盖玻片是一次性的,你见过盖玻片就应该不会怀疑的。载玻片是那种厚厚的毛玻璃,所以可以多次使用,盖玻片是一个很薄的玻璃片,是为了光透过方便的,非常容易碎,你想洗干净重新用基本不可能,而且那个成本特别低,没有重复利用的必要,望采纳。




薑的栽培基礎

 


[栽培技術基礎]

1. 1。起源與歷史

(1)起源

 生薑是一種辛辣蔬菜,在世界範圍內已廣為人知。它是從中國來到日本的,也被稱為Hajikami,因為它的味道像Sansho。

 姜自古以來就在亞洲溫暖的地區種植,但其野性未知,起源也未知。但是,據說該地區有可能作為原產地,因為其原產地很久,而且它在印度和中國的腹地生產優質的產品。

(2)歷史與栽培史

 姜到達日本尚不清楚。根據“熱帶農業技術叢書”(農林水產省),在Tenpei Houji 2(758)和“ Enki-Shiki”(927)的Shokurain文件中可以看到Ikukan的字符。腳趾和越前等國名被稱為著名的產區。另外,在“ Wanasho”(931)中,中國劍被稱為“ Kurenohajikami”,但據說這是最古老的記錄。但是,生薑到達日本的時間似乎早於此,據說在中國的《魏志》(3世紀)中有記載,日本有生薑,但並未使用。日本干沙丁魚的生產始於約300年前,其出口始於1890年左右,據說生產地區是腳趾和三河地區。

 除了中國(其統計數據未知)外,近年來世界生薑的主要產​​地是印度,斐濟,湯加和非洲的烏干達。乾薑的主要出口國是印度,尼日利亞,牙買加等,據說大量進口國是英國,南也門,美國,阿拉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3)使用/使用

 生薑作為辛辣蔬菜極為重要,並且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用於食品和製藥工業。

 生薑的分類根據莖的形狀和大小大致分為三類,小生薑,中生薑和大生薑,如表1所示。然而,由於莖的生長的不同,取決於生產區域和栽培條件,存在一些差異。它被分類為中姜。

 生薑的主要用途是用於生食,醃製,藥用和工業用途。莖中含有80.8%的水,2.3%的蛋白質,1.0%的脂肪,12.3%的碳水化合物,2.4%的纖維和1.2%的灰分,無機養分含量如表2所示。生食主要用作生薑和葉姜,醃製的薑被醃製並用作各種醃菜的原料。另外,乾薑被廣泛用於食用,醫藥和工業用途。其獨特的香氣和辣味可增​​加食慾和中毒。

2。性質和生長的特徵

(1)形態特徵

 生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一種結塊,呈黃白色,帶有辛辣的味道和氣味。如圖1所示,莖中有莖桿,細根和蘿蔔。隨著莖的生長,莖的碎片會一個接一個地分支並擴大。

 直立的莖從塊狀塊中出來,並包裹在葉子和葉鞘中。莖高40-80厘米,葉子兩排,每對8-12對。花序直接起源於莖,並具有高度為15至20厘米,長度為5至8厘米,寬度為1.5至2.5厘米的圓柱形花刺。種子又小又黑。在熱帶地區,它很少開花,很少產生果實。

 如圖2所示,莖塊和莖的大小和重量根據諸如大姜,中薑和小薑的品種而不同。大薑的莖重量為800-1,000克,中薑的重量為500-800克,小薑的重量為300-500克,形成莖的小莖的尺寸有所不同,但劃分順序並沒有那麼大。沒有發現差異。剛開始分裂的小莖的大小稍小,但是早分裂和擴大的莖要好於次莖。

(2)成長進度

 由於生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如果滿足適當的生長條件,它將可以生長很多年。但是,在日本,它的生長與一年生草本植物相同,因為它在冬天在低溫下死亡。

 生薑的生長因土壤條件,氣候條件和品種而異,但基本生長特徵如圖3所示。

 生薑每小莖有兩個芽。對於種子生薑,請使用種滿了種子且無害蟲的種子生薑。總是從種植的種子薑中發芽一到兩個芽,而不是所有芽都發芽。芽長3-5厘米時,會形成細根。

 當新芽生長並到達第5葉階段時,新芽與新芽分離,根部發育活躍。此外,從該芽到第5葉期,下一芽出芽,新芽又一層出芽,團塊莖的增大/生長和根系的發育也活躍。

 秸稈分割的順序是規則的,如圖4所示。生長初期的分裂是有序的,但是莖的擴大和葉子的生長已經相當快了。如果滿足氣候和營養條件,它將無限期增長,並會促進莖稈的擴大。

(3)影響產量和質量的條件

(1)種薑的大小,生長和產量

 在早期,生薑特別受種子薑的生長影響。隨著根系的發育改善和根系活力的增強,生長的動力從種子薑轉移到根系。

 表4顯示了種子生薑的重量與生薑的生長和產量之間的關係。在大薑的近江市,50g組的莖數少一些,生長也差一些,但一般情況下生長似乎沒有太大差異,但100g組似乎適合產量。即使在中等口味的生薑中,100g也被認為是合適的,因為它與Omi的趨勢幾乎相同。另外,種子生薑越大,細菌的數量越多,這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會導致新團塊的數量增加,並導致團塊的質量下降。由於這些原因,種子薑不宜太小或太大,似乎小薑的內外約50 g,大中薑的內外約100 g是合適的。

 另一方面,使用大姜近江(Omi),通過改變表5所示的位置來檢查其收集種子薑的能力。

 當使用主莖時,新薑的生長最好,並且在植物高度,莖數,地上重量和新姜重量方面均表現出色。在初級,次級和第三級莖中,初級莖的生長和產量最差。早發芽並似乎飽滿的小梗不一定像生薑一樣具有很高的能力,而新生薑的生長似乎與組成該梗的小梗的大小密切相關。

(2)生薑與生薑的營養關係

 種植了約100克種子薑,在新姜發芽後,將被認為是新姜營養來源的種子薑去除了,並研究了新薑的生長和莖的增大(表6)。種子生薑作為營養源的作用似乎在發芽後約2個月,在去除生薑的第1個月中,莖的數量顯著減少,新生薑的重量也略有減少。從此以後,根的發育將得到改善,並且根將具有為生長提供營養水的能力。此時,種子生薑的表觀損耗率極低,外觀正常。這被認為是與Satoimo和Yamatoimo完全不同的特徵。

(3)品種,栽培和產量/品質

 生薑的質量和產量受品種/品系,種植面積和種植條件的影響很大。表7顯示了不同品種和品系的生薑的生長與產量之間的關係,這是田間栽培的結果,而在室內栽培中,生薑的生長進一步增加,產量也顯著增加。圖5顯示了新姜在管房中的生長和開闊田地的種植情況,儘管它隨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可以看出,在開闊地和管房中,莖稈的擴大存在很大差異。

 另外,關於莖的質量,外觀和內容成分是問題,但是當前,莖的光選擇是最重要的。接下來是辣味,香氣,纖維等

 在相同的條件下,確保薑的產量和質量。換句話說,在有利的生長環境條件下種植會導致高質量薑的高產量。

(4)種植方式的差異

 可以說,日本生薑的產地在關東以西,這里土壤和氣候條件相對較為發達。

 栽培類型包括根姜栽培,葉姜栽培和室內栽培,如圖6所示。根姜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初種植,沒有後期霜凍的風險,而根姜則在10月至11月收穫,沒有初期霜凍的風險。葉姜栽培包括使用溫床,房屋,木室等使儲存在儲藏室等中的種子薑發芽,並在發芽後50至60天收穫柔軟的可食用生葉薑和軟化的薑。它是一種集約型作物,可耕種5至8次。房屋栽培通常會種植大型生薑,其低溫可擴展性相對較小。既有加熱栽培也有非加熱栽培,但都在考慮在合適的條件下種植柔軟,少辛辣的生薑供原料食用,也可用於生產豐富的種子生薑。 ..

3. 3。產地條件和適宜條件

 日本的生薑產區在千葉,茨城縣,長崎,高知,Sa玉等。儘管作物的類型和品種因產地而異,但為了保持生薑的種植面積,基本考慮以下條件。

(1)肥沃的耕地

 生薑是一種原本不喜歡連作的蔬菜。主要原因是根莖腐爛和根瘤線蟲的頻繁發生。這是因為它們對生薑造成致命損害,並且難以控制。根莖腐爛和根瘤線蟲的生薑有很大的生長障礙,根本失去了作為生薑的能力。

 由於連續不斷地種植肯定會增加損害,因此,每年搬遷耕地是其穩定種植的基礎。因此,通常在高耕地的高地田間種植,可以進行3到5年的輪作,同時避免連續種植。

(2)溫暖的氣候

 由於它是一種熱帶蔬菜,因此喜歡高溫高濕,不喜歡乾燥。在日本等冬季氣溫較低的地區,生長的最佳溫度時期有限,因此不可能在關東北部生產大量的生薑。

(3)適宜的濕度和肥沃的土壤

 由於生薑的根系較差且根系很少,因此必須使土壤條件肥沃並且具有優異的物理性能。灌溉設施發達的高原火山灰土壤田和島嶼田地比較合適。

(4)風災少的地區

 第一個發芽的親本芽對穩定生產很重要。如果它因風而破裂,生長將極差。因此,可以在耕種地點安裝防風柵欄,但適合在風害較小的山區進行耕種。

四。品種及其特徵

 品種和品系很多,根據栽培地區的不同,有很多相同的品種也有不同的名稱。在這裡,我們將描述目前大量種植的典型品種的主要特徵。

 如表8和表9所示,生薑可以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小姜,中薑和大姜。分類的標準是草的形狀,莖的形狀和大小。這些根據栽培方法而有很大不同。

(1)本地物種

 它是典型的小姜,栽培面積最大。由於易於栽培,因此用途廣泛,產量高且穩定。莖的外觀為淺綠色,在野外栽培時重300至400 g,並具有很強的辣味和香氣。由於其旺盛的發芽力和生長能力,它被廣泛用作葉薑和軟薑的種子生薑。秋天收穫的大部分生薑都曾經被儲存起來,用於各種種子生薑。用過的老根用於醃製和加工乾薑。通常,進行野外栽培以獲得種子薑,並且對葉薑和軟化姜進行野外,隧道和室內栽培。

(2)散書

 它是一種小姜,也被稱為黃薑,因為它的肉質偏黃,並​​且是僅次於本地物種的最大種植區。根據股票紅色的差異將其分為三行紅和三行白兩行,但特性幾乎相同。生長稍遜於本地物種,但莖的擴增相當好,辣味也不強,適合於生食。

 莖淺黃色,重200-300克。所收穫的莖以與本地物種相同的方式臨時存儲,並用作葉薑和軟薑的種子生薑。將其製成葉姜或變軟的志賀葉時,莖的膨大性好且品質優良,但由於發芽的次數少於本地物種的發芽次數,因此產量略低。姜種子的生產在露天場地進行。易受根莖腐爛,Awanomeiga,Nekobu線蟲等侵害。

(3)金時

 它是一種小姜,易於種植且產量高,除了植物和樹葉為深紅色以外,與本地物種非常相似。莖是帶褐色的,枝條和菌株特別明亮,帶粉紅色和特徵。

 莖重300-400g,香氣濃郁。大量莖的芽萌發力很強,並且生長非常旺盛。最初,它容易在莖和塊上產生紅色,因此特別適合於高溫栽培的軟栽培,而其他品種沒有的獨特紅色則可以提高品質。當用作葉姜時,夏季在植物中進行高溫適度的深紅色栽培是合適的。野外栽培是獲得根薑的常見方法。收穫的生薑被暫時保存。

(4)博shu

 它是中等大小的生薑,也有中等粗大和駱駝的名稱。與本地物種和黃金相比,它稍易受低溫影響。它生長相當旺盛,株高高,葉子大。莖的數量和大薑一樣少,但莖又粗又結實。

 莖淺黃色,重在500g至800g之間,顯示出腫脹和膨大的趨勢,更像小姜。小莖幾乎是小薑的兩倍,但小於大姜。大部分收穫的生薑沒有儲存,而是用於醃製等加工。有許多露天耕地和房屋未加熱的耕種。特別是,Awanomeiga與大薑一樣容易被攝食。根莖腐爛和Nekobu線蟲也發生。

(5)近江

 在日本栽培的生薑中,葉子和塊都最大,並且是大生薑的代表品種。這是一種晚熟種,株高高,莖粗,葉子大,在關東,四國和九州廣泛種植。

 莖非常大,重500至1,000克。在室內栽培中,可以延長生長期,因此它可以是2至4公斤的大莖,並且飽滿並且味道很好。莖的外觀為淺黃色,有光澤和豪華感,辣度適中而柔軟。莖的形狀是矩形,可以與印度區分開來,稍後將對此進行描述。在四國和九州的溫暖地區,大部分種植是在室外進行的,但在關東地區,則進行室內種植以提高優質秸稈的產量。它的缺點是特別容易受到金線菊,風和乾旱的破壞,但對根莖腐爛更耐。

(6)印度

 它是一種大姜,主要在四國和九州種植。其特徵與近江種非常相似,除了莖呈扇形。

[實際栽培]

戶外栽培

1. 1。現場準備

 生薑是難以連續生長的蔬菜的代表。主要原因是根莖腐爛和毛毛蟲。它們從莖桿傳播,同時從土壤傳播。選擇一個在旋轉時受這些害蟲污染較少的田地。此外,如果可能,對土壤進行消毒。用甲基溴對根莖腐爛和線蟲殺蟲劑(如DD和EDB)對Nekobu線蟲進行土壤消毒。

 生薑不選擇土壤質量,但如果可能,請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地,例如肥沃的火山灰土壤或近海土壤。另外,由於它容易受到風的損害,因此適合在風少的地方使用,但如果不可避免,請安裝防風網。

2。實際栽培管理

(1)種薑的製備

 如圖8中的栽培日曆所示,進行根姜野外栽培。首先,種植無病且飽滿的種子薑。將種子生薑分成40至50克(小生薑)和80至100克(中生薑和大生薑),並在陰涼處乾燥約半天。為防止根莖腐爛,可將其浸泡在400倍的原邊可濕性粉劑中浸泡30至60分鐘以進行滅菌,或用原邊粉進行包衣。種子生薑的標準量為每10a小生薑300公斤,中大生薑600公斤。

(2)原肥

 人們認為,生薑可以儲存足夠的養分,以使發芽的嫩芽長到5至6片葉子。另外,生薑的根極差並且具有生根淺的缺點。因此,在施肥時,建議撒大量的堆肥等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並使無機成分保持在較低水平。

 如表10所示,原始肥料為10至15千克氮,適合以追肥為中心的肥料管理。在施藥時,先挖一個寬度為60厘米,寬度為30厘米,深度為20厘米的種植槽,撒上原始肥料,然後掩埋該槽,同時與土壤充分混合以形成種植床。

(3)種植和除草劑處理

 播種的最佳時間是最低土壤溫度達到15°C或更高時,而在關東地區,則是從4月初到5月初。

 行與行之間的種植間隔為60 cm,植物之間為30 cm,並挖出深度為10 cm的種植溝。種子薑應以新芽面朝上的方式種植,使其垂直於種植溝,並用3至5厘米的土壤覆蓋。

 種植後,姜至少需要30天才能在表面發芽。因此,在此期間,我們經常遭受雜草生長的困擾。在種植種子生薑的同時,非常方便地處理諸如trefanoside之類的除草劑,並且不會被雜草困擾。

(4)追土

 在生薑栽培中,追肥是重要的,因為追肥的施用量很小,並且土壤收集工作還用於增強追肥的效果。播種生薑後的第一次追肥在主莖的第5至第6葉期進行,然後每30至40天定期進行一次,直到收穫前的1個月。標準劑量是每10 a氮和鉀各3千克。添加肥料時,肥料始終會被覆蓋,並且會收集土壤,但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將肥料撒在過道上並與土壤充分混合,以使土壤聚集在生薑的根部,因為它不會損壞新生薑的根。

(5)灌溉

 由於生薑根部較淺且較差,並且由於其最初偏愛潮濕環境,因此對灌溉有很大影響。尤其是灌溉效果好,因為它容易受到干旱的破壞,直到形成3-5瓶的基本物理強度為止。灌溉量取決於生長情況,但對於火山灰土壤,張力計讀數適合在pF2.0左右。為了保持土壤水分,每四天大約需要灌溉20毫米。小心灌溉很重要,尤其是在夏季的干旱季節,但是隨著灌溉量的增加,植物基部的土壤變硬,土壤的物理特性變差,因此覆蓋良好的秸稈和透氣性應該一起使用。

(6)收割時間及收割方法的判斷

 當生薑在13°C或更低的低溫下放置一定時間或遭受霜凍時,芽和莖被霜凍損壞,導致它們在儲存過程中腐爛並死亡。因此,當固定種子薑時,至少在霜凍或低溫之前收穫。在關東地區,最佳時間是10月中旬左右。對於一般處理,大約11月初時,地面的樹葉開始變黃並由於輕霜和低溫而死亡。

 為了進行收割工作,用手將砧木拔出,將莖桿附接到莖上2到3 cm,然後將切下的根原樣保留。收集後立即運輸時,將莖部分切短並去除根部部分,但是一旦作為根姜存放,請小心處理,以免損壞莖幹。每10 a薑的產量為3,000公斤,小姜為4,000至5,000公斤。

(7)害蟲防治

 如上所述,根莖腐爛和對Nekobu線蟲的危害是生薑的主要問題。首先,應注意不要選擇未附著這些害蟲的種子生薑,而應使用經鄰位殺蟲劑消毒的根生薑。由於耕地感染很多,因此,請使用已耕種3至5年並已被DD等用Nekobu線蟲滅絕的田地。

 萌發時,以nekirimushi和namekuji為食會損壞新芽。在發芽期間,前者噴有諸如Nekiriton之類的引誘劑,而後者則噴有諸如Namekir之類的引誘劑。根莖腐爛和Awanomeiga發生在7月至8月的高溫時期。對於根莖腐爛,應儘早去除患病菌株,並在發生部位噴灑鄰苯二甲酸酯粉末以防止其擴散。Awanomeiga發生至10月初,除非在幼蟲之間消滅,否則很難控制,因此有必要每7至10天噴灑一次農藥。特別是中,大型生薑被Awanomeiga食用,因此在控制它們時必須小心。在9月至10月的冷雨期間,樹葉上會發生白斑病,因此,請使用Daisen可濕性粉劑或Daconil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8)生薑的貯藏

 大部分收穫的生薑都被臨時儲存起來。對於存儲位置,將使用井眼和在排水良好的火山灰土地區中的存儲。簡而言之,適合於土壤溫度為13〜15℃,濕度為70〜80%的地方連續地進行。

 將地下洞挖成一個深度為1.2至2.0 m,寬度為50至60 cm的矩形,如圖9所示,埋入土壤和生薑,同時交替堆積約30 cm的厚度。地下洞內的溫度變化如圖10所示,並且可以保持到第二年5月。如果不合適的話,這種方法會受到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並且根姜會因低溫而死亡,或者相反,地下孔會變得太深,變熱發芽,無法用作生薑。也有不穩定因素。但是,如果您熟練並學習了訣竅,那麼問題就很少了,並且可以將其存儲在收割場的一角,這是一個優點。

 如果使用存儲,很容易人為地保持適合根薑的環境條件,因此全年穩定存儲很容易。收穫生薑後,為了提高貯藏的利用率,建議在貯藏前暫時在土壤中躺20至30天,以除去殘留的莖和根。可以將其原樣放入容器中或堆放在冰箱中,但在長期存放時,適合在莖之間裝滿紅色土壤,以防止質量和磨損變差。

 從收穫季節到次年5月,儲存溫度應控制在15°C,從5月至12月,儲存溫度應控制在13至15°C。Namekuji和Tobimushi很容易在冰箱中繁殖,並且會吃根姜,因此需要噴灑農藥。

https://gfcl.com.tw/2gfcl/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750

利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

http://cte.hk.edu.tw/~cte/teacher/7/7-2.htm


第一節 前言
微生物大多無法直接用肉眼看見,顯微鏡可以將其放大,以利於觀察,因此顯微鏡鏡檢是研究微生物主要方法之一。顯微鏡有兩種,分別是光學顯微鏡(light microscopes)和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s),光學顯微鏡可利用光線及透鏡將欲觀察的物體放大,而電子顯微鏡則利用電子放大物體。光學顯微鏡大多只能放大1000倍,而電子顯微鏡可放大至10萬倍或更高。
第二節 光學原理
解像力(resolving power)為可見物體的最小直徑(見2-1),也相當於波長光口角(numerical apertureNA);光口角等於nsinθ,其中θ為光透至物鏡形成的開口角度的一半;n為蓋玻片與物鏡前透鏡間介質的折射係數(refractive index),一般乾式透鏡的n=1,因為空氣的折射係數為1,所以NA一定小於1;若使用油鏡,n=1.56NA值則在1.2~1.4間(見2-2)。一般光學顯微鏡之解像力需達0.17μm,否則大部份的細菌無法檢出,假如顯微鏡的解像力為0.2μm,直徑小於0.2μm的細菌就無法觀察得到。
第三節 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可由一片或多片凸透鏡,當光線透過鏡片時,產生放大的效果。簡單顯微鏡(simple microscopes)是由一片凸透鏡所組成,一般我們所使用的放大鏡便是,一般簡單顯微鏡只能放大到10倍左右,倍數過高會因解像力不足,而使影像模糊失真。複式顯微鏡(compound microscopes)(見2-3)則是由2~3片放大透鏡組成,通常只有兩片放大透鏡,分別稱為接物鏡(objective lens)和接目鏡(eyepiece lens),接目鏡乘以接物鏡的倍數,即得顯微鏡之總放大倍數。例如,物鏡是40×,目鏡是10×,則總放大倍數是400×。
若要仔細觀察細菌,需採用100×物鏡,加上10×目鏡,總放大倍數為1000×,為了達到良好的聚光效果,物鏡必需浸於一滴無色的油中,因此100×又稱為油鏡(oil immersion lens)。使用時,先將一滴純度高透明的礦物油,滴在欲觀察檢體的蓋玻片上,再將物鏡慢慢地浸入油中,微調焦距。
顯微鏡依特性分為﹕
1、              明視野顯微鏡(light field microscopes)﹕利用自然光或電燈光源,依光學原理,使檢體本身呈暗的狀態,背景為明亮的狀態。
2、              暗視野顯微鏡(dark field microscopes)﹕加裝集光器(condenser),引導光源進行的路徑,使檢體呈明亮,背景則呈暗影(見2-4)。
3、              紫外線顯微鏡(ultraviolet microscopes)﹕使用紫外線為光源,波長較短,所以有助於解像力,但是紫外線無法目視,需要將影像顯示在螢幕上。
4、              螢光顯微鏡(fluorescence microscopes)﹕有些處理過的檢體可以吸收紫外線,放出較長波長的可見光,此現象稱為螢光反應(fluorescence),這種使檢體產生螢光的螢光染色劑,可以用在抗體免疫技術之應用(見2-5)。
5、              位相差顯微鏡(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s)﹕主要設置為一位相差物鏡(phase contrast objective lens)及聚光鏡(見2-6),利用菌體各部位密度的差異,產生光線折射的不同,使細胞不同部位的對比更強烈,藉而分辨細胞內不同的構造。
第四節 光學顯微鏡檢體製備和染色
微生物不論染色與否,均可在顯微鏡下觀察,未染色的觀察方法有二﹕
1、                濕抹片檢查(wet mount)﹕先加一滴水或生理食鹽水(saline)於載玻片上,再將檢體塗抹在水中,覆蓋一片蓋玻片,然後置於顯微鏡下觀察。濕抹片檢查法可以觀察到細菌的大小和形狀、部份的微細結構和微生物的運動性。濕抹片檢查可以使用明視野鏡檢,也可以使用暗視野鏡檢。
2、                懸滴法(hanging drop method)(見2-7)﹕先將一滴檢體滴於蓋玻片上,然後翻過來蓋在中央有凹槽的載玻片上,使水滴自由懸浮於蓋玻片下,允許其中微生物自由運動,此懸滴法主要用途是觀察微生物的鞭毛運動情形。
此外,細菌表面或內部有某些構造可與染劑發生離子交換,當染劑中帶顏色的染劑離子與細菌結構的離子產生交換,便可以將細菌的特殊結構染色。染色的目的有(1)鑑定不同菌體之形態;(2)鑑別不同菌體之結構;(3)提高顯微鏡的解像能力。
染劑的種類依帶電荷分為﹕(1)酸性染劑 – 用於鹼性結構的染色,例如細胞質之染色;(2)鹼性染劑 – 用於酸性結構的染色,例如細胞核和細胞粒;(3)中性染劑– 缺乏可解離的化學基,所以多數可與脂肪結合。
另外所謂媒染劑(mordant),意指可與染劑形成不溶性物質者,常先染劑用於檢體,以增加染劑對檢體之親和力,常使用的例子是鞭毛的染色。
染色的方法有三﹕
1、                簡單染色法(simple staining)﹕指溶液只使用一種染劑的染色法,常用的是鹼性染劑。
2、                鑑別染色法(differential staining)﹕鑑識菌體或菌體中特殊部位,而使用一種以上染劑的染色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六﹕
1.          革蘭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於1884年由丹麥微生物學家Hans Christian Gram所發明。此鑑別染色法可以將細菌分成革蘭氏陽性菌(G+)及革蘭氏陰性菌(G-),但是高等動物細胞則無法被革蘭氏染色劑染色。革蘭氏染色有四個步驟﹕首先在已固定的抹片上,滴加結晶紫(crystal violet),經過一分鐘讓細菌吸收染劑,然後用水沖掉,加入碘化鉀溶液,碘與結晶紫和細菌的細胞壁反應一分鐘後,用水洗掉,再加入脫色劑,通常是95﹪酒精或丙酮。無法被脫色的細菌,稱為革蘭氏陽性菌,保留染劑的原因與細菌的細胞壁構造有關;而能被脫色的細菌,稱為革蘭氏陰性菌,需要使用對比染色劑番紅(safranin)將被脫色的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粉紅色。
2.          抗酸染色法(acid-fasting staining)﹕又稱Ziehl-Neelsen staining,有些菌體外包脂肪質或蠟質物質,當用強脫色劑處理後,仍會保留染色的顏色,這些細菌就叫抗酸菌。染色後的抗酸菌呈粉紅色或紅色,非抗酸菌則為藍色。
3.          鞭毛染色法(flagella staining)﹕鞭毛形體大小接近光學顯微鏡解像力的限制,所以染色前需先使用染媒,使鞭毛有化學沉澱生成,增大鞭毛,然後用鹼性洋紅染色,染色後鞭毛呈紅色,而細胞為藍色。
4.          莢膜染色法(capsule staining)﹕莢膜為黏質外層,成份為多醣體,較難染色,可以使用印度墨水(India ink)行陰性染色(見2-8)。
5.          孢子染色法(spore staining)﹕使用孔雀綠(malachite green)和番紅(safranine O)染色,孢子染成綠色,而菌體為紅色。
6.          細胞壁染色法(cell wall staining)﹕細胞壁厚,染色不易,但可以先用染媒劑處理,使細胞壁呈正電荷,再用酸性染劑處理。
3、                陰性染色法(negative staining)﹕菌體本身不染色,而是將背景部份染色。例如使用印度墨水或黑色素(nigrosin)染色,以油鏡或暗視野鏡檢。
第五節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電磁波,提高放大的倍率及加強解像力。1932BrucheJohannson合作製造第一架電子顯微鏡,現代電子顯微鏡的構造見2-9。電子顯微鏡的顯微鏡的解像力可達3Å,電子光束擴大檢體的影像,結聚至鏡筒末端之螢幕上,可以在投影的終端機上檢視,其投射的路徑和光學顯微鏡的差異可參考2-10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如下﹕陰電極釋放出5萬伏特的加速電子光束,由磁性收集器(magnetic condenser)整理,使電子光束形成一直線,均勻通過檢體,由於檢體密度不同,電子光束被檢體吸收的程度也會有異,通過檢體的電子光束強度於是產生相對的差異,這些通過的電子光束再經過磁性物鏡的牽引,產生偏離,使得電子束的角度放大,因而得到放大效果。但是電子光束無法目視,需要以螢幕顯像,螢幕影像的亮度取決於撞擊電子光束的強度。
第六節 電子顯微鏡檢體製備
電子顯微鏡的檢體需在真空下鏡檢,通常有3種製備的方法﹕(1)直接鏡檢法;(2)複式印製法(replica method);(3)投影法(shadow-casting method)。電子顯微鏡雖然可以將檢體的影像放大,但是必需在真空中進行,因此無法檢視活菌體,此外,強烈電子光束照射,產生高熱,容易使檢體變形,最後,電子光束的穿透力低,因此觀察細胞內部構造時,需使用薄切片才可。
第七節 結語
主要幾種顯微鏡的比較如下﹕
種類
最大放大倍數
檢體處理
應用對象
1、明視野顯微鏡
1,000~2,000
染或未染色
觀察未染色的細菌、黴菌、酵母菌、藻類及原生動物
2、暗視野顯微鏡
1,000~2,000
通常未加染色
觀察活菌體特殊部位,如Spirochetes
3、螢光顯微鏡
1,000~2,000
明亮具螢光反應
由螢光反應而有助於臨床診斷技術
4、位相差顯微鏡
1,000~2,000
不同的暗度
檢視較大活菌體之細胞構造,如酵母菌、藻類、原生動物及一些細菌
5、電子顯微鏡
200,000~40,000
於螢幕上顯示檢體
檢視很小的菌體,如病毒及菌體之超微小構造。
第八節 微生物相關資訊
參考書目﹕
1.Tortora G.J., Funke B.R. & Case C.L. 1998, Microbiology – An Introduction, 6thedition. Publishing Co.,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Menlo Park, CA
2.王進琦編著,2000,基礎微生物學,藝軒圖書出版社。
3.蔡文城編著,2000,微生物學,藝軒圖書出版社。
 
微生物相關網站﹕

Microscopy Online

URL:http://www.microscopy-online.com/

provides the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microscopy communities with a forum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History of the Light Microscope

URL: http://www.utmem.edu/~thjones/hist/hist_mic.htm

covers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microscope, starting with use of a simple lens in ancient times, to the first compound microscope, up to the microscopes of the 19th century.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URL: http://www.amc.anl.gov/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Advanced 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ele-Presence Microscopy Pro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