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自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自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拒絕不合理的要求並獲得自信!


by 諮商中心, 2012-10-30 09:26, 人氣(1445)
游泳圖在過去認真準備大學聯考的苦悶高三時期,一位時常來鼓勵我們的台大醫科學長,認真地整理出許多讀書心得與我們分享。這些讀書心得不只是關於如何讀書的技巧,更多的是關於良好心態的準備;其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自信,不是『我很強』,而是『我做得到』。」
老實說,這句話伴隨了我很久,我甚至多次在會談的某些時刻,以一種意味深長的方式,將這句話傳達給個案。而今天,我更加清楚明白,這句簡單的話所包含的深刻意涵。
國際知名的復原力學者Al Siebert博士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三個重要的「守門員」:自信(self-confidence)、自尊(self-esteem)與自我概念(self-concept)。
「自信」是我們自小由各種遊戲與活動——無論是運動、學習、操作電腦、彈奏樂器、上台演講——獲得的那種「我可以勝任」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我們預期:「我未來有能力去做某些事」。
「自尊」是關於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與意見。當我們在學校學會如何不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便是在學習拒絕將他人的意見視為真理,以保護自己的情感。而這些感覺、想法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形成我們對自己的一系列觀念,也就是「自我概念」。
有趣的是,Al Siebert博士認為,這三大守門員,正好緣於身體的三大神經系統:
l   軀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管控我們的生理活動,也是「自信心」的來源。
l   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主宰我們的情感,也是「自尊」的來源。
l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包含我們的頭腦,是語文和概念思考能力的來源,也是對自己種種想法的「自我概念」來源。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要提升自己的「自信」,需要讓自己真的從椅子上站起來去「做」一些事!市面上許多教人獲得自信的書籍,無論是建議我們整理桌子、DIY、寫下文字、運動,如果這些方法對真的有效,關鍵可能不在於我們採取了「什麼」行動,而可能是因為我們真的「有採取行動」!
心理學裡面,當然也有歷久不衰且通過研究檢驗,幫助人們提升自信的作法:自我肯定訓練。在自我肯定訓練中,會教導我們如何開啟一段對話、如何傳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拒絕……等內容;沒錯,這些都是關於人際溝通的內容。因為自我肯定訓練的前提假設便是,溝通可以分成三種:被動、攻擊與自我肯定。被動的溝通者壓抑自己的需求,勉強自己配合其他人的需求;攻擊的溝通者不顧他人的需求,而將需求強加在他人身上;而自我肯定的溝通者最為理想,他願意提出自己的需求,也願意接受他人的修正
想一想,溝通正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如果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溝通,達成自己的目標,難道不會越來越相信自己「做得到」,並且累積起自信嗎?
因此,今天的文章要分享的影片,正是透過心理學家的逐步引導,讓觀看的人可以學會運用「自我肯定訓練」中,以「三明治法」來「拒絕」他人的技巧。什麼是「三明治法」?這個方法讓我們在瞭解彼此的目標後,1.先告訴對方目前的作法並無法達到我們的目標;2.建議一個具體的新作法;3.告訴對方新的作法如何更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看似簡單的作法,卻蘊含了很多心理學的重要觀念。首先,強調「我們」,便能夠在溝通中不停呼應自我肯定的假設:重視彼此的需求。此外,對「目標」的強調, 則能讓溝通聚焦在到達目標的路徑,而非不相干的內容。最後,強調新的作法能帶來的好處,更是一種能夠「增強」對方的做法!
當你已經準備好要學習這個新的技巧並獲得改變,就可以進入下面這個影片,開始跟著引導的步驟演練!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要提高自信做好的做法,就是不斷地設立一些「目標」,並且採取行動逐一完成!但是要記得,這樣的目標必須「濃淡適中」:太簡單,就不會產生勝任感;太困難一直達不到,就會有挫折。特別要提醒那些完美主義的人:別忘了,你現在需要思考的「完美」是「提升自信」的過程,而不是為了提升自信所設立的「目標」本身!
-----------------------------------
作者:黃天豪  臨床心理師
現職: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 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

面试最重要的是“盲目的自信”

北大未名

面试最重要的是“盲目的自信”



1楼

    其实我想说的再绝对一点,不仅仅是面试,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信也都是最重要的。
至于为啥要用“盲目的自信”这样的字眼,其实有段小故事。
   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有段时间面了好多公司,但是都不太顺利,变得很灰心。于是开始盲目撒网,各种招聘都投,然后一个很小的私募基金公司让我去面试。面试交流的还不错,最后老板问我:“你自信么?”我当时愣了一下,回答自信工作可以做的不错,但不是那种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的人。那个老板说,他最喜欢盲目自信的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谁会相信你呢?他做基金,一开始谁也不相信他,但他一直都很自信,靠自有资金,一点点作出成绩,才慢慢有了客户,如果不是“盲目的自信”,如何能坚持下来?我最终没有去这家公司,不过,他的“盲目的自信”感染了我,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我多了一分淡定,少了一些焦虑。

一、在做了HR之后,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会特别看重一个人是否自信呢?
   首先,自信才能自然的与面试官交流。甚至,极端情况下,太不自信了,面对气场强大的面试官会非常怯场,如何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呢?
其次,在面试的巨大压力下仍能保持自信的人,大概率平时也是一个自信的人。自信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的反应多半是自己可以解决问题,进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自信的人,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往往就会知难而退,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继续做下去,常常会放弃。这也是为什么本文一开始就强调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保持自信的原因。我的写作水平相当之差,这篇文章花掉了周末大部分的休息时间,中间我数度想放弃---看娱乐节目或者打打游戏是多么惬意啊。。。。。。惭愧,所以如果觉得本文文笔差的网友,其实俺可以写的更差的,俺已经尽力了,恩,好像有点像爱迪生的小板凳的故事。。。。。。
看,人家伟人就是多了一点坚持。。。。。

二、如何变得更加有自信?
   百度搜索如何变得更加有自信,一个答案是:对着镜子说我要自信(看起来真是so easy)。以前,我也常常在面试之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别紧张,要自信。然并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网络搜索多么不可靠,现在用小脚趾想想就能明白,如果解决自信问题的办法这么简单,那岂不是人人都自信了么。哎,我就是这么傻,所以学金融的我做了HR。。。。。。想要变得有自信,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爱偷懒的我最终发现除了当富二代以外世上从来没有简单而又光明的路。
     如果看本文的时候还有很长的时间做求职准备,请从第一条做起,否则,可直接进入第二条。
第一条,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自信。对求职者的能力考察可以归为三类: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这三类能力其实对应了工作的三个层次:做事,沟通,概念思维。可自行对照上述三个方面的能力,找出不足,然后加以强化训练,提升自己。这么说两句比较宽泛,操作性不强,所以我的第二篇文章会详细的讲讲面试能力考查的三个方面、工作能力的三个层次,以及如何提升自己。
第二条,多发掘自己的优点,不要妄自菲薄。有的人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其实你是对自己太苛刻,对自己严格要求也是优点。换个角度思考,你其实很优秀。插嘴一句,以后当了领导带队伍,也是要多发掘下属的优点,恩,所以发掘自己的优点也是为未来打好基础啊哈哈。
不要因为某些面试不顺利就想太多,我知道有些单位筛选简历的时候特别漂亮的女生都不会要的,担心影响男员工工。。。。。orz,以此类推,你被刷掉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原
因,还是专注于下一次的面试吧。
第三条,在面试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掘了你自己的优点ABCD之后,还需要思考你面试的这家公司想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若公司需要的人才是有BDE特性的,你重点展示自己BD方面的优势就可以了,说再多AC也是枉然,如果没有E方面的优点怎么办?坦然应对就可以了。
    比如,某些高大上机构老问---工作需经常出差,你能接受么?我经常坦白告诉面试官,如果可以有选择,我当然希望不要长期在外出差,但如果是工作职责所在,那我也义
不容辞,而且会尽心尽力的做好工作。如果不能接受长期出差,那么即使撒谎拿到了这样的offer,工作起来也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不用刻意去迎合面试官,要知道,有些工作就
是不合适。

关于HRSASA:HR从业者,现总结一下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与思考,但愿对你有些帮助。
有面试、提升自己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想探讨,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HRSASA),给我留言。PLUS,关注HRSASA微信公众账号,并转发我的文章到微信朋友圈,然后截图给我+告知你的邮箱,我会每周抽取一名同学,免费帮你改简历。


© 2000–2017 北大未名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