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在一起久了,真的會沒欲望嗎?

 


2016-10-28 文 / 海苔熊

https://imgs.gvm.com.tw/upload/gallery/30blog/54329_01.jpg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到底是會愈想要,還是愈不想要?過往大量研究指出,伴侶間的親密感,可以預測關係與性愛滿意度。這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結果,其實有點怪怪的——如果這個說法是對的,那麼為什麼和一個人住久了之後(如同居、結婚),對他的欲望會大大減退呢?

「那當然是因為沒有新鮮感了啊!老是用一樣的招式,不如去外面找其他的對象還來得新鮮一點。」朋友Sunny 說。我其實很不想要打他臉,但偷吃不一定比較爽,大部分滿意的關係都是和固定伴侶發生的,並非大家想像的一夜情。

事實上,Armstrong、England與Fogarty統計指出,在最近一次性行為中,如果對方是穩定伴侶(交往6個月以上),有67%女性達到高潮,如果對方是一同歡愉4次以上的床伴(hook-up),則只剩下34%,而如果只和對方做過2~3次,高潮率僅剩16%,倘若是第一次,高潮率大約只有十分之一。

話雖這麼說,不過「新鮮感降低」這個說法實在很誘人,共同生活久了,真的很難有火花。所以,到底是愈親密愈想做,還是愈親密愈不想做?

重點根本就不在親密感

Birnbaum和他的研究夥伴會告訴你,一開始我們想這問題的方向就錯了。或許真正重要的不是親密感,而是對方能不能「接住你」、支持你,感同身受、回應你的需求、和你的情緒同在,我們稱為「回應性」。過去Harry Reis的許多研究都指出,回應性和關係滿意度有很強烈的關聯,它甚至是感情研究中的核心指標。不過最新研究倒是非常有趣,他們做了3個實驗,說明性慾的確和「他有沒有接住你」有關。

1.找153個人和他的伴侶做線上即時聊天。是假的!實際上在網路連線的另一邊坐的根本就是實驗同謀(以後要我怎麼相信心理學家),其中「高回應組」的同謀用支持、同理的態度回應「伴侶」,例如「聽起來真的很難過!」、「我知道那種感受一定很不好受!」;而「低回應組」則用冷淡、逃避方式回覆「別這樣,往好的地方想。」、「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啊。」結果發現,高回應組女性在實驗結束後比起低回應組更想要(sexual desire),不過這個操作對男生受試者沒效。心理學家Harry Reis認為,其實重要的不是你講什麼,而是你表現出來的態度,以及語氣當中給伴侶的感覺是什麼,這就是「知覺到伴侶的回應性」。

2.重複測試。近年來心理學的「不可被複製」議題,使它有處於科學邊緣的疑慮,因為這樣,我們總是盡量用更多的研究,嘗試重複透過不同實驗或測量來獲得同一個結果。於是他們做了第二個研究,這次邀請178對情侶來到實驗室面對面聊天,並用錄影機記錄下來他們聊天的內容和動作,請專家編碼(coding)一邊看錄影帶一邊評估行為出現的頻率,包括:

※身體親密感:擁抱、接吻等等。

※對對方的欲望:利用一些調情的指標,例如四目相接、說一些挑逗的話等。

※回應性:傾聽、情感連結等等,就是刻板印象中諮商師會對待你的方式。

※量表:當然也請他們填問卷,測他們覺得自己的伴侶有多能夠回應他。結果再次發現,知覺到伴侶的回應性愈高的人愈想要,而且這個狀況在女性晚上更為明顯。

3.寫日記。到這裡應該沒招了吧?錯啦!還有一個戀愛心理學家們最喜歡嘗試的方法就是「寫日記」,舉凡交往前、交往後、分手後、甚至結婚後都可以寫日記。當然,這並不是一般的日記,往往還會加入一些小問卷在每天日記最後面讓你勾選。通常,這個做法用來確認某種效果是不是可以延續一段時間,或者是「前一天的A會不會影響後一天的B」,例如昨天他說我愛你的次數,會不會和你今天想跟他做愛的渴望程度有關。

他們找來了100對情侶寫6個月的日記,(不要問我為什麼是6個月,我絕對不會告訴你有40%的情侶在6個月內就會分開),再次發現,不論男女,當他們覺得伴侶能夠接住他們的時候(回應性高):

※會覺得自己是特別的。

※會覺得伴侶是有吸引力的,如果伴侶現在是單身,一定很多人會想要、想追。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Birnbaum 等人這一串研究告訴我們什麼呢?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親密和性慾並不是兩難,而是有更重要的意義。當你跟能接住你的人做愛,你會覺得這段關係是值得的,而這種值得的感覺,會讓你更滿意這段關係。如果你們只是形式上住在一起,但心沒有在一起,那麼性慾可能也會離你而去。

愛和欲望,可能並存嗎?

沒有說服你嗎?是啊,也沒有說服我。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都對自己身邊的伴侶表現出諮商師那種全然的關懷,而且當你長久都是同一個性伴侶時,沒新花招也會覺得乏味,這都是切身經驗不是嗎?

Stevens指出,心理學研究既然是研究人,就很難不帶有研究者的主觀意識。如果只提供一種答案,可能有失偏頗,幸好我找到另一種答案。

為什麼好的性愛那麼難?愛情心理學家Esther Perel在一個TED演講當中指出,愛(Love)與欲望(Lust)常常是衝突的。因為我們一邊渴望安定、可靠、可信、永恆等安全和可預知性,一邊又渴望歷險、新奇、神祕、莫測、危險與未知。Esther Perel造訪許多國家,在著作《家中的性》(Mating in Captivity)中歸納了3個我們對伴侶感受到渴望的時刻:

1.小別後重逢:「空間」是欲望的要素之一,當空間隔開了,欲望也會出現。人總是會渴望自己所尚未擁有的東西,所以當你和他暫時分開,渴望也會油然而生。

2.認真投入時: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的男人最帥氣,當一個人投入做某件事情時(工作、煮飯等),你如果能仔細觀察他的樣子,會發現其中散發出來的自信與魅力,是熟悉又吸引你的。

3.有新發現時:就像意識流作家Marcel Proust所說,「神祕並不是看見新的風光,而在於擁有新的眼光。」當我們和伴侶一起大笑、一起體驗新的事物、看到他有新的打扮固然興奮,但更重要的是你能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看待彼此的關係。

做永遠的戀人

整合Esther Perel和Birnbaum等人的研究,我自己體會的結論如下:

1.我們渴望冒險,但又耽溺於安全。長遠穩定的關係意味著可預測、可控制,但也因此失去了冒險、改變、探索、和新奇的成分。所以一種可能是,在同一個人身上,用不同的眼光,發現那個你未曾看到過的他和自己。

2.當你覺得被愛,才會有一個好的愛愛。對自己有自信(愛自己),或者是感覺到對方愛你(被愛)的人通常也會比較滿意自己的性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性愛心理學家Wentland與Muise的研究發現「情慾攝影」,可能是全裸、半裸、擺出一些撩人的姿勢,旅拍的「模特兒」們在被拍照之後,更喜歡自己的身體、對自己更有自信;而且當伴侶看自己的身體的時候,會覺得更為自在。台灣學者林秀洲調查南部6所大專院校中637位大學生,發現身體意象與自尊、性愛滿意度有重要的關聯。當你喜歡自己、你的伴侶可以透過鏡頭很仔細地觀看你時,你會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值得被細細觀看的,原來我很美,值得被放進照片裡收藏。

3.平衡獨立與依賴。因為獨立和依賴都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在感情中的任務就是試著平衡兩者——「而這麼困難的事,我們卻認為只要靠情趣用品和情趣內衣就可以搞定。」Esther Perel說。

一段好的戀愛關係,其實就是當彼此的安全堡壘,你可以讓對方有挑戰冒險的機會,也可以在他受傷需要安撫時,給他最溫柔的依靠。所以如果你最近覺得興趣缺缺,可以問問看自己這些問題:

※你喜歡自己嗎?

※你覺得兩個人的關係穩定而安全嗎?

※你希望對方的技巧或方法,能有些不同嗎?

俗話說,先求穩再求變。倘若你的答案是圈圈叉,培養情趣、小別勝新歡、或者是從對方身上發現不一樣的彼此就是有效的;而如果你前兩個答案都是叉,那麼你該問的或許不是「老夫老妻會降低性慾嗎?」,而是「我們的愛怎麼了?」

期許有一天,我們都可以找到一種方法,給彼此空間去探險,又能夠在對方身上感受到安全。



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複雜性心理創傷處遇

 


文:黃群峰諮商心理師/回甘心理諮商所


面對複雜的現代資訊人際社會,心理議題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有一些讀者看了我之前寫的<霸凌的發展階段與因應>一文,請教我反擊型霸凌階段的被霸凌者求助心理師會有什麼幫助。被霸凌者面臨言語霸凌、關係霸凌、行為霸凌的三階段後心理產生創傷,又由於這是長期的、廣泛的生活壓力,因此霸凌受創者會出現「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這就是需要心理師去協助處遇的議題。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英語: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縮寫為CPTSD)是指一種在個人很少或沒有機會逃脫的情況下,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的第11版(ICD-11)中收錄了該疾病。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的地方,在於創傷壓力事件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不良環境的惡意互動,而非對單純環境產生的無力感與恐懼感。


一般人常聽過的心理創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主要是發生在「單純有脈絡的事件」,人一生中多半會有心理創傷,失戀就是蠻普遍的一種。然後在生活中就會開始出現創傷壓力經驗,如強迫性地一再回憶、過度擔心會再發生相同情況、以及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等情況。在心理諮商治療上採用的處遇模式通常是以認知與情緒並行的方式處理,例如本人常使用的放鬆訓練、系統減敏感法與重寫生命故事技術。


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則是因為「多面向連續的傷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創傷,像是受到長期的職場或校園霸凌的受創者所面臨心理狀況,霸凌者不一定是同一群人,旁觀者有時也會造成傷害事件,漸漸地造成霸凌受創者的恐懼感、無價值感、無助感以及個人的自我認同和自我感受的扭曲。霸凌受創者通常是在承受心理創傷壓力的狀況下,也就是有創傷經驗再體驗、過度警覺與逃避麻木等情況下,還必須持續性地面對環境給予的心理傷害,後果就是造成個人核心自我認同的扭曲和嚴重的情緒失調,這是影響霸凌受創者生活與未來的最大因素。


自我認同的扭曲和嚴重的情緒失調對霸凌受創者所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漸漸地會形成一些心理或行為問題影響生活。首先是比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還要常突發感受到當初被霸凌時的感覺,包括壓倒性的恐懼、羞恥、孤立、暴怒、哀慟或憂鬱等;而長期強烈的情緒不穩定,會造成生活功能與工作知能退化現象。退化現象造成生活或工作的不良適應,引發極端扭曲的認知,霸凌受創者會覺得自己醜陋、愚蠢、令人厭惡或非常糟糕,於是毀滅或降低受創者原本的自尊,在低自尊的狀況下會嚴重拋棄自我迎合他人。在人際互動上也會兩極化,用取悅或提供幫助的方式企圖建立人際價值,或是用有攻擊性的反應去對待可能的人際威脅。


霸凌受創者拋棄自我迎合他人,通常得不到想要的回饋又會覺得被利用,然後就是不斷地自我羞辱和責備,更加覺得自己不夠好,比不上別人,產生惡性的內在批判,無法創造合適當下社會環境的人格特質與行為模式。這種人格特質造成霸凌受創者對社交人際非常不自在,變得不願向他人尋求支持,並且不得不把保護自己當作求生的策略,最後產生社會孤立家庭孤立,甚至是反社會的心態。這個時期霸凌受創者的習得無助感相當嚴重,對於生活的互動也是相當兩極化,強烈地逃避可能會帶來痛苦的事情,或是常常進入注定會受傷的崩潰反應,認為痛苦與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形成強烈的無望感。


要處理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用線條性的發展脈絡逆推方式處理是行不通的,因為個案的創傷壓力是網狀的,是多重事件交叉影響的,因此處理方式首要是協助個案找出壓力點發洩情緒。由於事件是網狀結構,觸發情緒的點很多,所以除了協助個案宣洩情緒外,也要讓個案學會辨識會引起情緒重現的誘發因子,理解情緒重現的經歷是什麼,讓個案情緒來時知道是正在經歷情緒重現,如此可以避免強迫的創傷再經驗造成的影響。在這個階段同時也要讓個案理解到心理諮商處遇的過程是緩慢的,對於復原要有耐心。


情緒穩定後接下來是協助霸凌受創者創造穩固良好的情感支持與人際互動。心理師協助霸凌受創者發現並穩固當下安全的關係,以及學習如何尋求人際支持。家族治療、人際訓練技巧不勝枚舉不多贅述,重點是要優先穩固目前支持的關係,再去尋求其他的支持人際,才能降低霸凌受創者的人際不安與恐懼。這點也是我之前論述的,良好的家庭關係是造成良好改變的開端。在克服情緒的影響與得到良性的支持後,霸凌受創者的內心與生活穩定,就可以開始處理潛沉在內心的議題。


協助霸凌受創者釐清過去霸凌事件與當下失落事件的網狀脈絡成為個別單一事件,減少事件間相互的情緒影響,是處理複雜性創傷的重要步驟。可以先從目前的生活挫敗經驗著手,再去處理過去的霸凌傷害事件,由於創傷經驗是網狀的,常有處遇了一個挫敗經驗後,另一個創傷議題也跟著緩解。在過程中首先是要協助破除嚴重習得無助感,讓霸凌受創者建立問題不是永恆的想法,然後協助他覺察與抗拒內在對問題的誇大和災難化,漸漸地問題事件的範圍及脈絡就會清楚。然後再一個個創傷事件去回朔探索,讓霸凌受創者跟當時的自己對話,發現自己應有的權利、想要的心理需求與適合的人際界線。期間要適時提醒個案當下生活是安全沒有危險的,自己是憑著毅力與能力脫離了那時的環境。一個個事件釐清後,就可以使用一般處理心理創傷的技巧來協助。


霸凌事件與當下失落事件處理後,接下來是個案的自尊自信的再建立。通常問題外化後霸凌受創者可以從以往的事件看出自己曾有的能力與努力,再搭配引導他看見目前環境的安全感甚至是幸福感,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可以一步步地建立正向良好的人格特質。當霸凌受創者當下的立場與未來的方向穩定後,生活與人際互動也會正向發展,自尊自信也就會慢慢提升穩固。在這個階段霸凌受創者偶爾會回想過去創傷經驗,要去提醒他當下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可以允許自己哀悼過去的自己,但面對生活、發展未來才是更為重要的。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很複雜的,通常處理了一個事件脈絡又有其他受創事件或人際議題跑出來影響,這時除了靠心理師的經驗與功力,也要幫個案與家屬做好心理準備,處理這個議題需要耐心與毅力。上述我提到的處遇模式是涵跨了許多技巧,如悲傷輔導、敘事治療、正念減壓(HERE and NOW)、禪繞畫、放鬆訓練、情緒基模處遇、系統減敏法、認知治療、家族治療、空椅法人際訓練等等,正是因為CPTSD是這麼複雜,所以我們需要利用各種心理諮商治療方法的效果來處理它。因此,對於反擊型霸凌階段的霸凌受創者,求助一位適合且經驗豐富心理師是非常重要的。 

顯示較少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沒錯,就是你講話方式,讓我們感情不好!開口老說4句話的人是「關係破壞者」啊!


2018-06-26 06:20 

3188192 人氣

 

也許你不知道,日常生活中時常使用的說話方式,有時候是破壞關係品質的殺手,特別是在越親近的家人伴侶之間。

有位母親剛在廚房裡忙完,走到客廳的沙發上休息片刻,才坐下來,見一旁唸國中的兒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她向兒子開口說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孩子,你怎麼不去幫我倒杯水呢?」

孩子應了聲:「噢!」,離開座位去弄了杯水遞給媽媽,臉上的表情不是很愉悅。

母親心想,我整個早上忙進忙出,你在那邊翹二郎腿看電視,請你倒個水給我,還給我擺臭臉。她忍不住唸了孩子說:

「你怎麼都不能體諒一下你媽媽的辛苦呢?」

「好啦!我知道了啦!」孩子不耐煩地回應。母親聽了更不開心:「你難道就不能口氣好一點嗎?我是你媽,不是妳家傭人,好嗎?」

「好啦!我說我知道了嘛!我沒有那個意思啦!」

這是一段令母子雙方都感到洩氣的親子互動片刻,卻是經常在家中上演的戲碼。不過,就是媽媽請兒子倒杯水,問題出在哪裡呢?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這是一段令母子雙方都感到洩氣的親子互動片刻,卻是經常在家中上演的戲碼。(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們不難發現,這位母親對孩子說出的話語中,有一些共同的模式,裡頭常是「怎麼沒有……?」、「為什麼不……?」、「怎麼不會……?」、「難道不能……?」的句型結構。

這是一種典型的「質問式」句型,語句中帶有否定的字眼,並以問號做為結束。常見的包括:

「離開時怎麼都不關門?」

「你為什麼沒有順道幫我帶點東西?」

「你怎麼沒有找我一起去?」

「你難道不能體諒我一下嗎?」

「怎麼沒有先跟我說一聲?」

大多數的人聽到這樣的話語,心裡都是不舒服的。因為其中帶有濃厚的指責否定意味,不是指出了我們沒有做到的事情,就是貶抑了我們的人格與形象。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說話的人不一定有意要指責或否定對方,通常只是在傳遞出一份「請求」。像是前述例子中的母親對孩子說:「你怎麼不去幫我倒杯水呢?」,真正的想傳達的,是請孩子幫忙倒杯水,希望孩子展現體貼,而不是真的想知道孩子不去倒水的原因。

只是,聽在孩子的耳裡,他感受到的是被母親責難:「我不夠體貼,我不是個乖孩子!」,自然會產生防衛心態。

如果孩子直覺地回應:「妳又沒說妳渴了,我怎麼會知道?」接下來,免不了的是更加針鋒相對的場景。

如果,換個說法,直接表達自己的期待,或許就可以避免接下來關係的緊張甚至衝突。

例如:「孩子,我好累,有點渴了。請你幫我倒杯水來,好嗎?」這便是直接請求,兒子應該會很樂意為母親效勞的。

當我們說出質問式的語言時,表面上似乎是要對方解釋沒做到某事的原因,事實上,我們一點都不想知道為什麼。

我們真正在意的是對方沒有做到我們期待中的事情,我們希望他能夠做到。而當對方想方設法努力地解釋時,卻發現我們根本不在意,不想聽,這往往令對方感到十分惱怒!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關係會在「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中破壞掉。(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有個孩子某天晚了點回到家,父親劈頭就問:「你怎麼不早點回家呢?」

「我也想呀!但是今天放學比較晚,公車錯過了一班,等下一班花了很多時間,路上又堵車,所以比平常還晚了一點。」孩子認真解釋道。

「那你怎麼不先打個電話回家呢?你難道不知道我們很擔心嗎?」父親接著問。

「我也想呀!不過我的手機剛好沒有電了。」

「你怎麼不保留點手機電力用在緊急時刻,你難道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嗎?」

孩子發現父親表面上是在問自己晚回家、沒先打電話的原因,事實上根本不在意自己說了什麼,從頭到尾只感覺到被指責而已,似乎自己的所作所為都很愚蠢。

如果不在乎原因,又何必問呢?

質問式的語言關係中最大的破壞力,其實是傳達出對對方能力的不信任。

我們很容易將對方的質問式語言解釋成:「你根本就不相信我能做得到!」、「你就是質疑我的能力呀!」、「你一定覺得我欠缺這方面的能力吧!」於是我們回應對方的語氣也不會太好。

如果,我們本來就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如果,這是一直以來我們極力隱藏,不想被知道,不想被看透的部分,一旦被揭露,情何以堪?

於是,使用質問式語言,一個不小心,就會掀開了對方的自卑之處。在防衛心理驅使下,對方要不是不想接續這個話題,不然就是使用更強烈的攻擊性字眼回應,這場對話鐵定不歡而散。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使用質問式語言,一個不小心,就會掀開了對方的自卑之處。(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被他人喜愛;沒有人天生喜歡在別人眼中有著惡劣的形象。然而,質問式的語言卻容易傳遞出一種貶抑負面評價,而戳中了人們往往最在意的自我價值感。

我們活在關係中,也活在他人眼中。雖然不需要過份在意他人的觀感,但也不能對別人的評價絲毫不予理會,做自己與我行我素之間經常只有一線之隔。

相對地,我們也要能夠體會他人時時在意如何受到評價的心情。當口中的話語在脫口而出之前,請先想想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

如果,你只是希望對方做出某些行為,請直接提出請求吧!

「請你下次早點回來!」

「請你記得來找我前先跟我聯絡。」

「請你順道幫我買樣東西。」

如果,你確實想知道對方沒做到的原因,也直接開口詢問吧!

「我看到你今天的心情不太好,可以告訴我發生什麼事嗎?」

「你的成績最近有點退步了,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兩個會議的時間撞期了,我想知道當時是如何協調的。」

當然,知道原因之後,你也得與對方討論解決方案。

明確傳遞內在意圖,少用「質問式語言」,讓關係更親近。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及《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等書。(相關報導:當同學都在罵髒話、打人,該如何教育孩子?她這個超讚方法,爸爸媽媽們必看更多文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原標題:脫口而出的質問式語言,常是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責任編輯/蔡昀暻

請問,您比較看好哪一位會當選新竹市長?

143 人參與 

離投票結束還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