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曖昧」的人,到底希望在關係中得到些什麼?
萱萍和建宇(化名)第一次見面,覺得他是個很容易相處的大男孩。建宇說話幽默、總是充滿活力,跟他相處總是沒什麼負擔。建宇似乎也對萱萍有好感,兩人好像非常情投意合,一起出去看電影、出遊、看展覽,宛如一對熱戀期中的情侶。
可是萱萍很困惑,為什麼建宇對自己很好,卻始終沒有跟自己告白?有時候問建宇去哪、在做什麼的時候,建宇的言詞也會有些飄忽閃爍,但此時萱萍又會懷疑,是不是自己想太多?
有一次兩人在出遊之後,即將告別的那一刻,萱萍終於忍不住問了建宇:「我們…現在是什麼關係?」建宇沈默了一會,臉上閃過一個有點陰鬱的表情,沈默不語。在那一天之後,建宇跟萱萍的關係似乎起了微妙的變化,相處起來有些疙瘩,不再像以前那麼自在。
幾個禮拜之後,萱萍的朋友告訴萱萍,他好像看見建宇在路上,跟另外一個女生嬉笑打鬧、相處甚密,就像當初兩人剛剛認識的時候。這讓萱萍很心痛,也不禁開始思考,到底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兩個,到底是什麼關係…?
一、 親密感是人的基本需求
其實「親密」,是人的重要基本需求:當我們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我們會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自然發展出一種連結與吸引力,會讓我們想要主動靠近那些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人。這也會讓我們在這些重要的人身邊,感覺到安全、安心、放鬆。在心理學裡頭,我們稱之為「依附關係」。
「戀愛」,讓我們在成年之後,可以從父母親等主要照顧者身上之外,第二次重溫那種「被深深愛著」的感覺。
但若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大家都投入戀愛裡頭不就好了?那麼為什麼會有人「逃避親密」呢?甚至像是建宇一樣,總是在不同關係中「搞曖昧」
二、逃避依附 – 不是逃避親密,而是逃避在親密關係中受傷的可能性
在依附關係裡頭,分為「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其中「不安全依附」主要又分為「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
其中逃避型依附有個特色是,當遇到衝突、壓力、負面情緒時,他所產生的反射性動作是:「我先顧好自己、所以我一遠離那個情緒與壓力的暴風圈」。因此「太過親密」對於某些逃避型依附的人而言,也會是另外一種「壓力」。因為許多逃避型依附的人,對其他人的情緒是很敏感的,所以也很容易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緒,甚至當成是自己的責任。
當兩個人「太過親密」,有時候對方會容易把期待加諸在自己身上,那會引發逃避依附的焦慮:「我會不會無法滿足你的期待。」甚至,更深一層的聲音是:「『沒辦法滿足你』的那個『我』,是無能的、是不好的。」這都讓逃避型依附的人,害怕與一個人太靠近。然而,即便不是「太過」親密,對方也沒有把期待與壓力都加諸在逃避型依附的人身上,但他們依然選擇逃避親密,為什麼呢?
或許更深一層的焦慮是:「親密」本身就足以令人感覺害怕了。
對某些逃避型依附者的成長歷程,他們的爸媽可能在一個比較「不穩定」的狀態,可能工作忙、可能常常離家,或者忙著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婚姻,而無暇照顧這個孩子,所以孩子自然會發展出一種心態是:「不期不待、不受傷害」。但其實他們真正想保護的,是那個總是在期待中失望的那個自己。
也有另外一種情形是:逃避型依附者的爸媽經常會亂丟情緒在孩子身上,或者時常跟孩子訴苦討拍,或者不小心成為「控制狂」父母,要孩子總是照著自己的話去做。這時孩子心中面臨著一種兩難:一方面我好在意我的爸媽,想跟他們親近;另一方面,當我靠近我的爸媽的時候,我又會很容易受傷或感覺到壓力。所以,我還是選擇「遠遠的」就好了。
這種「親密」=「壓力」的潛意識連結,容易讓一個人變得害怕「親密」。所以精確地來說,他們害怕的,其實是「在『親密』之下,隨之而來的那些壓力與後果」而且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頭,會傾向認為自己無法處理這些後果,最後只好逃離。
三、那為什麼還要「搞曖昧」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為什麼還要出來跟人家「搞曖昧」,到處釋放可能的訊息,結果害人家傷心難過,簡直「危害人間」?
(一)逃避親密,但其實還是需要需要愛
就像前面談到的,其實逃避型依附的人,真正害怕的是那些他們認為自己無法面對與處理的後果,以及伴隨來的情緒與壓力。但別忘了,「親密」仍舊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總是在逃的人,還是會寂寞,還是會想找人陪。因此他們仍會在覺得「安全」的情況下,像一般人一樣,去追求心儀的對象,在過程中,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異樣。
更棒的是,「曖昧」裡頭可能有一些親密互動,例如牽手、親吻、擁抱、陪伴等,都會增加腦內的化學激素,例如催產素、多巴胺等的分泌,讓一個人產生「飄飄然的幸福感」。對逃避依附者來說,這樣的「曖昧」之所以珍貴,是因為他們既可以同時享受「戀愛」美好,又能一掃前面的孤單寂寞。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負起關係中的責任」,簡直一石三鳥!可惜的是,這樣的曖昧,當他們感覺到「太過親密」,並且引發那些「我可能會被吞噬」的危機感時,就會開始萌生想逃跑的念頭,開始另一個逃避的輪迴。
(二)我愛上的,不是你,而是那個戀愛中的我自己
有時後,我們在戀愛初期,或許是為了追求對方、給對方留下好印象,我們也會展現出另外一個樣子的自己。這樣的樣貌,可能是比較細膩、體貼、友善、風趣、充滿活力又非常有魅力的。心理治療老祖宗佛洛依德提到一個詞叫做Libido(原慾),那是一個人最初、最原始的一種「動力」,而曖昧這種「類戀愛」容易會引發我們的Libido,讓一個人充滿生命力。
因此,在某些擅長曖昧的人身上,他們喜歡的,不見得是眼前的「這一個對象」。他們真正愛上的,其實是那個「因為戀愛,而表現出來的那個『不一樣、充滿生命力』的自己。」然而,這種「自己很棒」的感覺,也會在「追到手」的瞬間失去樂趣。因為自己不再需要繼續扮演那個「充滿生命力的自己」了。為了再找回這種感覺,某些擅長曖昧的人,就會繼續找下一個情感投射的對象與目標。
四、 小結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在「曖昧」中受傷的朋友,會氣得牙癢癢的。然而平心而論,其實這些總是習慣「曖昧」,但無法穩定交往中的人,心裡也是很苦的。
雖然這些「搞曖昧者」,看似自在地悠遊在不同的關係裡,但因為他們總是避開那些真正親密且深入的關係,所以他們的內在還是覺得空虛、覺得沒有安全感。就像是汪洋中的一艘船,即使在心裡,希望有個港口能讓自己安心停靠,但卻因為內在的恐懼,持續在載浮載沉的眾多關係裡飄飄盪盪。
或許,「搞曖昧者」,在這一段又一段的曖昧關係裡頭,真正期待的,還是一個「不只是曖昧」的對象出現。但最終,最困難的地方,並不是花力氣去找到那個「Mr./Mrs. Right」,而是該如何去面對,那些在自己心裡頭「渴望卻又害怕親密」的矛盾感受,才有機會擺脫持續曖昧的輪迴。
http://beasincere.com/article/crus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