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北元2007年因衝動犯下情殺案,他悔悟當年自己因害怕失去、病態嫉妒、將自己的生命不當投射於對方,都是自私、扭曲的愛。 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天下雜誌653期
人生勝利組,卻過不了情關。「一秒」的衝動讓他鋃鐺入獄、身分歸零。這一秒很短、短到自己都難以理解為何發生;這一秒也很長,長到必須用一輩子償還。
「剛到監獄時,我常常哭。因為我想像她被我用刀子刺進去的時候一定很痛,每次想到這個,我就痛哭,」劉北元的聲音低到幾不可聞,嘴唇微微顫抖,「我沒辦法想像,我怎麼可以讓一個我愛的人,承受這麼沉重的痛苦。」
第一次見到劉北元,很難想像他曾是身價上億、志驕意滿的王牌大律師。眼前的他,身著白色Polo衫、刷白牛仔褲、背黑色後背包還自備保溫瓶,只有受邀演講時會套上較正式的淺色襯衫,到少年觀護所、校園或監獄,做著使他感到身心安穩的工作:基督教更生團契的福音志工。
劉北元,曾是國內最年輕的保險法律師。大學就立志賺大錢,30多歲就五子登科,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還在辦公室貼上電影《魔鬼代言人》海報。
但是,名利雙收的他卻過不了情關,2007年持刀砍死欲分手的女友,判刑12年,2014年才假釋出獄。
採訪過程中,他不斷回到過去,直視當時黑暗、扭曲、狂亂的自己:
台灣最近發生很多情殺案,我看到都會很難過,會去注意那些狀況。其實可以發現,情殺跟犯罪統計中的高風險群沒有太大關係,他們不是來自高風險家庭,甚至很多來自高學歷或中上階級的人,這跟「挫折耐受力」有關。通常人生順遂的人會發生狀況,因為他無法接受「被拒絕」。(延伸閱讀:
你有被拒絕的勇氣嗎?)
我父親是一名嚴格的校長,小時候跟他不親,我在家不太說話,但長大後父親重病住院、出院回老家休養時,我每次去看他,都會牽牽他的手,告訴他我愛他。
大學時,我看了部電影《麻雀變鳳凰》,男主角李察吉爾是一名商業律師,經常開跑車載女主角茱莉亞羅勃茲在街上飛馳,那股帥勁讓當時還在念法律系的我心嚮往之。
世俗的成功,不過就是銀行帳戶數字在變化
我年輕時的人生目標,是追求名利的王牌大律師。律師事務所開幕第一天,我就在辦公室貼了《魔鬼代言人》海報。我接的都是大案子,高峰期律師費收入上千萬,一部車開一年就換,雙B、奧迪、保時捷都有了。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我都只是為了滿足身體需求,對「心靈」卻一點努力都沒有,所以我總在尋求更大的感官刺激,買名車、半夜在高速公路飆到300公里,找尋活著的感覺。
小時候,我很常思考「生命的意義」,念法律系後,思惟能力被打開了,我就去尋找理論基礎,想辦法擺好自己生命的位置、慢慢去疊自己的人生金字塔。但我一直把「成功」當成我的金字塔底部,把它當生命目標追尋,卻發現都有了的時候,不曉得接下來要做什麼,人生沒有了目標。
我現在才知道,我把人生目標看錯了,我當初的目標是世俗的成功,但得到之後,只有銀行帳戶數字在變化而已,心裡非常空虛、變得不快樂。
當我的人生開始脫序,朋友看出我不對勁,介紹我看精神科醫生。其實精神科醫生只有第一次聽我說,之後就只是開藥而已。我後來才知道我應該去看心理醫生,但我當時連有心理醫生這種醫生都不知道。而且事發前一個小時,我其實一直在打電話給我的精神科醫生,但當時是中午,沒找到他。
第一次去看醫生,他認為我是憂鬱症,給了我一條橡皮筋套在手腕,告訴我說,如果覺得心痛,就彈一下橡皮筋,那輕微的疼痛感會讓我揪在一起的心稍微鬆開。
這個方法有效,但我的心還是痛,我開始會拿火燒自己、用刀割自己。
邱劍英攝
錯將生命投射在他人身上
我從來不知道愛情也需要學習。每個人對感情有不同的感受度,我對感情比別人敏感,最大的問題是:不該有而有、該斷而不斷。
「該斷而不斷」,是當我感情受挫時,只有兩種思考邏輯:一,她不喜歡你了;二,她有別人了。但我當年覺得自己不可能是人家不喜歡的那種人,我年輕、有錢、是有名的律師,怎麼可能有女生不喜歡我?
但她不喜歡了、她不要了。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她喜歡別人了,那種嫉妒心沒有被很好地控制,像火燒一樣。
我還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在她身上,覺得如果她在我的生命中消失,自己也活不下去,這樣的不當生命投射,產生的恐懼讓我失去理智。
我傷害自己是為了轉移心痛,但發現這樣做可以讓別人聽我的。身邊的人會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會問你的需求是什麼?這種行為變成一種操控,讓局勢改觀。譬如她本來要分手,我往肚子捅一刀,她就到醫院陪我一個星期。
自殘轉移情緒,衝動釀成悲劇
後來我在監獄看了精神醫學的書,想知道「我到底怎麼了」。書裡談到「衝動」問題,這個衝動其實就是向內、向外。向內是自殘,但一旦有某種誘因一點燃,本來內向的衝動就轉向外,變成傷害人的衝動。
所以情殺案例一定都曾有自殘、操控的動作,就像拿著硫酸到台大那個案子,當事人是去談判、要操控,並不是要去殺對方,但因為言語衝突釀成悲劇。有情殺問題的人都有脈絡可以被發現。
所以,你如果面臨分手談判,第一、要找朋友,第二、要在公共場合,第三、講話不要去刺激對方,對方本來就已經有內在衝動,你不要把他誘發成對外的衝動。(延伸閱讀:
好聚卻好難散 要怎麼和危險情人提分手?)
如果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去妒忌一個已不愛我的人
後來我也寫書告訴孩子,不能用超過愛自己的標準去愛別人,如果你愛別人超過愛自己,當所有一切得不到回報,就會變得扭曲、痛苦會加倍。
生命是一門愛的功課。小孩子學會愛自己,便會律己及矯正自己的行為;大人學會愛自己,就知道應該嚴肅對待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不會輕易選擇傷害或結束它。
教育應該教孩子面對感情挫敗
我的兒子如今也就讀法律系,會跟我談生涯發展。我曾跟他說,孩子,我只要你思考一件事。老爸年輕時,一路規劃自己成為成功的律師,我曾幾何時把自己規劃往監獄的方向走?但是我進去了。
我希望孩子的人生有正確價值觀,靠良好的信仰去建立,否則很可能走上「物質成功論」。當父母的,要讓他找到真正的生命價值觀,讓他站得穩,而不是追求金錢價值的成功。
劉北元如今常以基督教福音志工身分,前往少年觀護所、校園或監獄,輔導需要幫助的人。(邱劍英攝)
曾經我去演講,有位孩子跟我說:老師,我覺得我的物質欲望好強,我念書的目的都是為了將來要賺錢,心理壓力好大。我跟他說:你有沒有想過,一隻老鷹如果背著黃金,牠飛得遠、飛得高嗎?
所以學校教育該加強,如果教育體制只教學生追逐成功卓越,而忘記告訴他們,當挫折來襲時,如何站穩腳跟,迎接人生巨浪的衝擊,社會悲劇就會不斷上演。
孩子感情的挫折一開始都發生在學校,曾經我去某學校演講,有幾名孩子才15歲,就因為被拒絕而自殘,如果這樣的問題持續在青少年時代被學習,總有一天會從傷害自己變成傷害別人,很容易出問題,學校應該教學生怎麼面對感情挫敗。
更生人復歸社會,家庭支持最重要
家庭也很重要。很多更生人回到社會,能重新開始的,一定都是家庭功能正常;家庭功能不正常的幾乎沒機會,因為最大的支持不存在,他回社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住哪裡?
家庭的支援程度,可以看到一個人從監獄出來後可能的發展。如果都是零,他最好趕快到一個能支持他的宗教機構或中途之家,如果他拒絕走進機構,其實再犯率高達7至8成。我從自己輔導更生人回歸社會的經驗觀察到,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
人生每一秒,取決於當下如何面對
我出獄到現在遭遇很多挫折,更生人該面對的問題一樣沒少。很多時候,我還是會很低落,還是會陷落到黑暗中。但我會想,這是上天的安排,把人生搞得比我糟的沒幾個,我走這一遭,可以給一些人希望。
有一次我到高雄某協助低收入家庭的基金會演講,聽演講的都是受刑人子女居多,我把自己的故事告訴他們,說:當你們覺得人生過不去時,只要想想三個字:劉北元。這樣,你會覺得沒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
我們無法決定什麼事情會在人生下一秒發生,但可以決定在發生事情當下,要用什麼態度面對,要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來處理,這個決定影響了我們下一秒鐘的生命品質,更改變我們下一秒鐘的人生。(責任編輯:黃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