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藍佩嘉:幸福家庭不會只有一種樣貌

https://m.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906-/
我們家算是正常還是不正常?」我向她解釋,沒有正常或不正常的家庭,只是不一樣而已。
同性婚姻法案引起社會沸騰辯論,有反對者主張一夫一妻為幸福家庭的要件、血緣關係為親子之愛的前提。聽到這樣的說法時,我想起在宜蘭海邊一所學校認識的孩子。由於青壯人口外流嚴重,該所國小的學生人數有限,二年級班上只有八個孩子。他們的家庭型態多被歸類為「非典型家庭」,三家有父母同住,但母親都是來自中國或東南亞的新移民,其餘的家庭,不是父母在臺北工作、孩子由祖父母照顧,就是離婚後的父親帶著孩子返鄉與祖母同住。
母親節前夕,學校老師很傷腦筋,該怎麼安排節日的學習活動,才不會讓母親不在身邊的孩子觸景傷情。這裡的孩子,尤其是女生,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就會主動牽著我的手、抱著我的腰。老師對我解釋說,因為這些孩子的母親不在身邊,她們容易「把老師投射成母親」,一年級時很多小孩都叫她媽咪。母親節寫卡片的時候,也有人直接寫給老師。
隔代家庭給予的愛不會少
雖然母親不在身邊,不代表這些孩子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與充分的愛。長得漂亮的小卿,腦筋聰明、個性爽快。由於父親入獄、母親改嫁,六十歲的祖父成為她的監護人,但平日照顧她的食衣住行,是她祖父續絃的中國大陸妻子。近五十歲的繼祖母雖無血緣關係,仍非常疼愛小卿。祖父叨念她在孫子女中有所偏心,祖母一面替小卿綁辮子,一面淡淡地說:「如果我再不疼她,她不是成了孤兒?」
由於父母不在身邊或是工作忙碌,單親家庭的孩子多學會獨立與自主,與中產階級養成媽寶的狀況形成對比。想像力豐富的阿龍,最喜歡恐龍,立志要當考古學家。他回家後會先寫功課,然後自己玩機器人、玩電動、看電視。在飯店當廚師的爸爸工時長,我問小龍功課不會怎麼辦,他用早熟的語氣說:「自己想辦法,爸爸要上班。」他從小學會照顧自己,學校沒有制服,睡前他會自己搭配衣服:「我晚上選好就穿著睡覺,否則明天早上要穿很久。」
不是不正常,只是不一樣
阿龍媽媽住在臺北,離婚後定期到宜蘭探望兩個孩子,放假時也接他們到臺北小住。我們第一次見面,她就急切地問我:「老師,你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真的比較容易有問題嗎?」後來還常追問我研究這麼多家庭,「我們家算是正常還是不正常?」我向她解釋沒有正常或不正常的家庭,只是不一樣而已。她不太相信地說:「這樣子啊?我還是很好奇。」她擔心自己家庭被貼上的「不正常」、「高風險」等標籤,會讓孩子未來的人生跟她一樣曲折。
隨著社會變遷,家庭形式與照顧安排無可避免地朝向多元,不論是單親教養、跨國婚姻或分偶家庭,都在台灣日益增加。事實上,由大家庭的多重照顧者來養育孩子,是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傳統,僅仰賴核心家庭的一父一母來照顧,反而是西方現代性影響下的產物。影響孩子福祉的關鍵,不是照顧者的多寡、血緣、性別或性向,而是照顧的品質、社群的支持(有穩固的親友網絡分擔育兒)與文化的認可(家庭型態獲得社會的理解與尊重)。
幸福家庭的樣貌,不可能仰賴單一的腳本;貌似「正常」的家庭形式,也未必保證親子和諧。當學校、教科書與大眾文化大幅歌頌單一的幸福家庭腳本,無法符應這些標準的家長與孩子,雖奮力經營家庭,卻被視為失敗、不合格,更加受苦。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價值與選擇,也衍生不同的家庭組合關係。期盼我們的國家與社會,能包容實踐幸福家庭的多元腳本,別讓守護家庭變成製造污名或排斥弱勢。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