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自殺行為的特性

為了幫助老師更認識自殺行為的內涵,更能理解意圖自殺者的心理狀態,以下簡單介紹自殺學大師Shneidman所提出的自殺行為的十個特性(Ruddell & Curwen, 2002):
1. 是「難以忍受的心理痛苦」引發了自殺的念頭:Shneidman認為,幾乎所有的自殺都是導因於痛苦。
2. 引發自殺的壓力事件常與受挫的心理需求有關:例如:失去愛、自尊、對生活的控制能力等,亦即當你很想要一件東西卻得不到時,可能會引發自殺的念頭。
3. 自殺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自殺者常因為遇到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而想要藉死亡來永久逃避這個問題。因此,如果可以和他一起找到解決的辦法,他就不需要用自殺來逃避問題。
4. 自殺的目的是為終止意識:當一個人處在強烈的痛苦中時,他可能希望停止這種感受,不要再感受到痛苦。
5. 自殺前的情緒是無望與無助的:自殺者對於他所遇到的問題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轉機,而且他認為自己無能為力,這是自殺企圖者在採取自殺行動前常有的感受。所以,當學生出現這些無望與無助的言詞時,老師應該多加留意。
6. 自殺者的內在狀態是矛盾的:許多人常以為自殺者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因此救他也沒有用。其實,並沒有自殺者是百分之百想死,他對於自殺這樣的行為會感到矛盾與掙扎,他可能想要藉由自殺來解決問題,卻也還有許多的牽掛與擔心(例如:擔心父母親、擔心死後的世界),常會因而感到矛盾。老師可以設法了解他想活下去的理由與牽掛為何,可以藉這些因素來鼓勵學生活下去。
7. 自殺者的認知狀態是僵化的:自殺者常會陷入狹隘的認知狀態,他可能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一直鑽牛角尖。此時,更顯得求助的重要性,因為他的問題可能沒有他所想的嚴重或悲觀,但是因為他鑽入了牛角尖,會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與解決辦法。如果有人可以開導他或是給他另一種觀點,也許他會放棄自殺的念頭。
8. 自殺是一種人際間的意圖溝通:指的是自殺是一種求助的訊號,此人藉由自殺的行為表達無助與無望的痛苦感受。因此,任何的自我傷害行為都要予以正視,設法了解學生的狀況,並能表達你對他痛苦的理解。
9. 自殺是一種逃避的行為:自殺是一種永遠的逃離,逃離令他難以忍受的情境、問題或是關係。通常自殺者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平常就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習慣,不要形成逃避的因應模式。
10.自殺是一種生命中長期且一致的因應模式:如前所述,自殺並非單一的獨立事件,它是個人長期以來面對壓力與生命的因應模式。因此,最根本的自殺防治之道是透過教育改變學生面對壓力與面對生命的態度,學習面對壓力與熱愛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