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社群媒體導致自殺,而是脆弱的家庭關係導致依賴社群媒體,最後才產生自殺的後果
————————
不久以前,台大在 5 天之內傳出三起學生自殺案件,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輿論的熱烈討論。有人怪罪教育?體系對學生心情的不關心、有人探討唯有讀書高的教育文化、有人討論輔導人員是否足夠等等。這無疑對台灣的教育制度拋出了一個震撼彈,甚至會讓人懷疑,成績至上的追求和名校光環的壓力,是否真的成為逼學生走上絕路的主因?而如果類似的狀況發生在其他非名校的孩子身上,是否還會引發社會的關注?
其實,美國也有一樣的問題
這些不只是台灣社會正在思索的問題,美國大學生的自殺比例也在近年來不停的攀升。根據美國大學健康學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的數字指出,自殺率從 1950 年起,在 15-24 歲的年輕族群中攀升了三倍之多,而且自殺是大學生第二高的死亡原因,排在和酒精相關的死亡後面。
除此之外,根據《Depression and Anxiety》雜誌的報導,在一個針對 67,000 名學生和 100 所美國大學的調查中,發現 20% 的學生都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其中 9%會真的付諸行動,而有將近 20% 的學生則會選擇用自殘的方式來表達。其中又有高達 25% 的學生擁有心理上的相關疾病。
根據《ABC》的新聞報導,研究指出,其實在 25 歲之前,理性思考和掌控情緒與衝動的感受還尚未完全形成,這也使得這個族群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失控的情緒。報導指出,許多大學學生第一次離開舒適圈就學、不太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睡不好吃不好、同時還背負著畢業後是否能順利找到工作的生存壓力,都是大學生必須面對的課題。社群媒體的興起,也導致大學生更容易感到孤單。
「不知感恩、自我中心,才會不快樂」?
H 是我的一位朋友,在高中時期就擁有許多情緒上的問題。乍看之下,H 在優渥的環境下長大,擁有疼愛她的手足和父母,但 H 卻極度的不快樂,高中時就曾經因為憂鬱症企圖吞藥自殺,同時也總是埋怨父母不夠了解也不願了解她。H 看過好幾次的心理諮商,也吃過好幾回合的藥都不得好轉。
我曾經和 H 的父親談論過,卻沒料到 H 爸對 H 相當不以為然,直白地對我說,「她根本就是個不知好歹也不懂得感恩的小孩。她沒看到我和她媽讓她生活富足有餘,只會埋怨我們哪裡做得不夠。心理諮商也沒有比較好,只讓她更加的自我中心,覺得所有問題都是別人的。我們那個新移民的年代比她難受千萬倍,都已經給她這麼多,為什麼她還是這麼不懂得感恩?」最後的結局是,H 情緒在上大學後再次爆發,正式輟學並且和父母決裂,離家出走,搬到異地獨自生活。
H 爸的一席話讓我思索許久,我懂他的氣憤和無助,對女兒的疼愛和痛心的糾結心態。但 H 爸這樣的出發點,卻也讓我覺得,對 H 爸來說,H 的想法和感受似乎不太重要,甚至有點責怪女兒懦弱。只因為 H 現在所承受的,在 H 爸眼中,和他年代所受到的打擊和生活的淬鍊相比不足掛齒,因此他便認為,女兒所感受的情緒和痛苦,全都是因為牙根咬得不夠緊,才走不出來。
而這樣的認知其實在社會上十分普遍:似乎一個人只要豐衣足食,其他的痛苦就沒甚麼了不起。好像只要悲慘指數沒有家破人亡或是窮困潦倒的程度,就沒有資格不快樂。若有任何情緒上的不滿,也往往被冠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或自我為中心的標籤。於是,努力迎合父母的孩子學會壓抑,不想迎合父母的孩子學會叛逆。但這些負面情緒並不會憑空消失,而是日積月累,在孩子的心裡築起一到高牆,把自己真實的情緒埋葬下來。
我們被要求完美,卻不被允許失敗
不同於 H 爸的指責,我倒認為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議題需要面對。我們父母那一輩或許壓力來源是為了讓一大家子溫飽的經濟問題,但這個世代所面臨的困境卻是難以用自己的努力就能在這個社會上存活。無論是面對台灣飆高的房價還是美國超高的學貸(延伸閱讀換日線文章:美國大學文憑值多少?),這個世代因著在看似比較優渥的環境以及更少的手足人數底下,承載著的是上一輩甚至是上上一輩的許多期待──
父母花上大把的資源努力栽培,無論是補習才藝,彷彿努力地將孩子的生活塞滿各種學習才是王道。成績勝於一切的教導遍布了台灣社會每個角落,讓孩子從小到大就必須以擁有卓越的成績,來獲得尊敬與價值。孩子們花上大把的時間學習如何把試考好。卻鮮少有師長願意談及如何面對成績或是人生的失敗,或是留空間和時間來陪孩子面對無助與挫折感。
我們被要求完美,卻不被允許失敗。甚至若是孩子在顯出一點點疲憊或是傷感的情緒,也容易被冠上弱者的標籤,被要求壓抑任何負面的情緒,將悲憤化為力量重新出發,直到成功為止。問題是誰也不能保證能不能真的達到成功,如果說成功的定義是任何事情都第一名,那麼其他沒有第一名的人,豈不是要被無力感和痛苦感給湮滅?然後,等到孩子被自己的情緒壓垮,再來怪社會怪教育怪師長,又或者是,怪罪孩子豐衣足食,且不懂得感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情緒的重視與否,孩子一定感受得出來。
這次的自殺事件,若是發生在其他所名氣不如台大的大學中,又或者是發生在沒有上大學的孩子身上,我很懷疑是否會得到同樣的篇幅與關注。無論孩子成績好壞,有沒有上名校,他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都值得被重視。身為曾經也和心理健康搏鬥的我,可以很坦誠地說,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聽到,不是多努力就會成功,而是無論在當下覺得我的情緒有多糟、我的失誤有多大、我的成績有多不及格,我能夠在愛我的人身上看到這兩點,第一:無論這世界對我的標準為何,我永遠都會被接納、被關心、被愛護。第二,我不孤單。
如何替年輕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Very Well Mind 心理健康網站在針對預防青少年孩子走上絕路有著許多建議,但我倒認為與其說預防自殺,倒不如說如何讓青少年或上大學的孩子能夠感受到適當的心理支持,擁有強韌的愛與支柱,就是對抗自殺最好的武器之一(粗體是網站的建議,其他則是我個人的看法與經歷):
最後,請讓我用美國自殺專線醫療團隊負責人 Dr. Iyer 的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語,「自殺是可以被避免的,心理疾病是可以被治療的。心理健康和預防自殺是每個人的問題,而我們所有人都該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力。」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林欣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