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

 


如果這是一個晚熟的時代
拒學與繭居,就是這個時代的象徵

  本書作者齋藤環醫師,為日本研究「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行為與治療繭居患者的第一人。在日本繭居現象尚不嚴重的二十世紀末,作者已預見這將成為日本嚴重的社會問題,絕非流行病,也非生理引起的精神疾病,更非單純個人病理,而是具有社會結構的成因,必須從家族治療下手。

  在書中,齋藤醫師首先定義何為「社會退縮」:「三十歲以下青年,在家裡足不出戶、與社會互動脫節的情況持續六個月以上,且主要成因並非其他精神疾病。」他提出了「社會退縮系統」理論,認為此現象乃肇因於個人、家庭與社會彼此缺乏接觸點,不僅個人孤立於家庭,家庭亦孤立於社會。

  作者認為要打破這個系統,必須由雙親一起參與治療。他依據臨床經驗,建立出治療流程,從解開親子共依存的鎖鍊到重建生活、返回社會,都有詳盡的說明。

  作者認為,日本人善於隱忍的民族性、刻板的性別分工、現代教育的缺失,是此問題的社會成因。他並呼籲必須以社會的力量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治療與預防。

  20年前的日本社會,對年輕人的晚熟、拒學、繭居等現象,充滿不解與焦慮,恰如今日臺灣。本書的分析與建議,對今日的臺灣社會,極具參考價值。

  若從免除一切社會束縛這點來看,「繭居」可以視為一種極度自由的狀態。然而,最為自由的人,卻忍受著最不自由的人生。「自由」成為人們掙扎痛苦的原因,這樣的時代若稱它為「青春期的時代」,那麼「社會退縮」應該正是象徵這個時代的一種病理。——齋藤環

本書特色

  ★「繭居族心理治療」經典
  ★實務與理論兼具的重量級著作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吳就君(家族治療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退休教授)
  吳熙琄(家族治療師、敘事治療師)
  林麗純(家族治療師)
  趙文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賴杞豐(台灣心理治療學會國際組副秘書長、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鄭重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目錄

推薦序    重新踏上生命的冒險之旅  趙文滔
前言

Part1  現正發生的事──理論篇
1. 何謂「社會退縮」
肇因於冷漠的悲劇/四個案例
並非一時的流行現象/「社會退縮」的定義
症狀與診斷的相關問題/青春期特有的內在衝突
2. 社會退縮的症狀及歷程
「社會退縮」的統計調查/動機消退與繭居狀態
與拒學的關連/對人畏懼/強迫症狀
失眠及日夜顛倒/閉門不出/退行
家庭暴力/被害與關係意念/憂鬱狀態/求死意念與自殺企圖
其他症狀/其他背景/「繭居」的心理成因
3. 合併多種精神疾病出現的繭居行為
初期診斷的重要性/思覺失調症
學習動機消退與退卻型精神官能症/畏避型人格疾患
邊緣性人格疾患/青春期妄想症
憂鬱症/分裂病性人格疾患/循環性情感疾患
4. 社會退縮是一種疾病嗎?
在現今精神醫學領域中的定位
針對精神科醫師進行問卷調查
認同治療必要性的見解/回歸社會的可能性
各國繭居情況的比較
5. 「繭居系統」的思考模式
「繭居」與「動機消退」並不同
僅以個人病理無法完整詮釋/人際關係的惡性循環
個人、家庭與社會的三個系統/不接受他人介入
缺乏溝通/家庭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分離

Part2  如何面對「社會退縮」──實踐篇
1. 克服曉以大義、說教與爭論的衝動
接受他們的存在/努力和鼓勵的界線
單方面接受包容的害處/經歷心理創傷與康復
繭居族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治療之所以必要
2. 家屬的基本心態
「特效藥」並不存在 /「愛」在治療過程中的困難性
母親與孩子間封閉性的依附關係/「共依存」的問題
「別人」這面鏡子的重要性/「關懷」好過「愛」
3. 治療的整體流程
最終目標狀態為何/重新振作的兩個階段
雙親的參與最為重要/不要認為他是在「偷懶」
心裡最不安的是繭居者/恢復與家人間的信賴關係
如何處理怨恨與責難/真正的包容接受
勿在家人中「尋找元凶」/為了在長期戰役中堅持到底
4. 日常生活中
首先從搭話開始/如何持續對話
關於金錢的三個原則/如何理解「退化成幼兒」這個現象
與「強迫行為」的相處方式/當事人獨居的情形
接受他邋遢的生活方式/維持現狀是基本原則
5. 家庭暴力的悲哀
「忍受」是錯誤的/「拒絕暴力」的立場
無法獨自背負痛苦的「悲哀」
初期基本原則是避免刺激他/外人的介入
「避難」的例子/解決暴力問題的基本方針
6. 治療與回歸社會
切勿延宕治療時機/如何選擇精神科
引導當事人接受治療/與治療師的信賴關係相當重要
回歸社會的管道/嘗試有意義的「容身場所」
電腦通信與網路的可能性/住院治療與住宿治療等
三十歲這個分水嶺/建立共同的「未來規劃」
說明家庭經濟狀況/重設起點
7.繭居狀態與社會病理
青少年真的動機消退了嗎?
「促使否認心理去勢」的教育系統
性別差異所代表的意義/無論接受或拒絕結果都相同

結語
繭居問題應對流程圖

後記
【附錄一】繭居與拒學相關之公/民營單位資源
【附錄二】延伸閱讀
【附錄三】日文參考文獻

前言
  

  你是否聽過身邊親友談論這類人呢?
  
  「都快三十歲了,也不去工作,整天在家裡遊手好閒。」
  
  「聽說他幾乎不出門,每天就是躲在自己房間裡面。」
  
  「即使大白天也會關緊木百葉窗,好幾年來都過著晝夜不分的生活。」
  
  「偶爾爸媽勸他去找工作,他就會突然暴跳如雷,破口大罵或整個抓狂。」
  
  你對這類人有什麼看法呢?譬如像下列的想法或觀點嗎?
  
  「年紀也老大不小了,不好好工作,成天無所事事,真叫人看不下去。為什麼他家人都不管他啊?」
  
  「像這種阿宅,看起來安靜,其實最危險不過了,應該趕緊把他送到精神病院。」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想工作的話,就應該送到帆船學校去重新磨練一下。」
  
  「一定是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既然是雙親自己的責任,就算得一輩子養他這個拖油瓶,也是他們自作自受。」
  
  「最後養這些米蟲的,還不是我們辛辛苦苦的納稅人。這實在應該當作一個社會問題,好好擬定對策來改善。」
  
  的確,每一句話聽起來都相當「義正詞嚴」。
  
  但是,倘若全國有幾十萬這樣的青少年時,你又會怎麼想呢?假設這許多人被這種「義正詞嚴」的大道理壓得喘不過氣來,卻仍無法脫離繭居狀態的話呢?而且,這還不僅僅是一個假設。
  
  你聽過「社會退縮」這個詞嗎?英文為SocialWithdrawal,原本指一種出現於多種精神疾病的症狀,是精神醫學專門用語。
  
  近年來社會大眾逐漸知悉,日本處於「社會退縮」或「繭居狀態」的青少年數量相當驚人,有種說法是人數多達數十萬,也有人說這個數字每年都在增加。實際情形則因為調查極為困難,至今仍未能掌握切確數目。
  
  不過,在精神科醫師的臨床現場,我感覺遇見此類青年的機率正緩慢上升,除了我之外,相信一定也有不少醫師深有同感。
  
  在最近大約十年間,我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與這些繭居族青少年有一定程度的互動,至今經手的案例恐怕超過兩百件,而這還只計入具有一定程度以上治療關係的個案。如果再加上初診,或是只做過諮詢的人,總和應該是這個人數的好幾倍。
  
  從筑波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我進入了已故的稻村博副教授的研究室。在研究室裡最先遇到的那些年輕人,正是社會退縮的個案。稻村老師在這個領域可說是先驅。
  
  我們當然不能忘記,在稻村老師之前,笠原嘉教授就已經指出「學習動機消退」(studentapathy)與「退卻型精神官能症」等問題,這兩點在日本特別嚴重的青少年動機消退之病理上,皆具有先導意義,是非常重要的研究。
  
  但是,我長年面對的社會退縮問題,不僅極度複雜,牽涉範圍又廣,總是難以窺見其全貌。社會退縮和各種青春期的問題行為相關。拒學、家庭暴力、自殺意圖、對人畏懼及強迫行為等情況,可能單獨或同時以某種形態和社會退縮一起出現。
  
  當然,社會退縮指的是一種症狀,並非疾病名稱。如同後文將說明的,它伴隨各種疾病出現的情況屢見不鮮。有不少精神科醫師認為「社會退縮」不應該做為診斷名稱,頂多是隨同出現的症狀。
  
  我為什麼特別關注社會退縮這個症狀,在本書中會加以說明,其中一個原因是,我認為這個切入點最為單純,也可以接軌到個別案例的關照。在臨床上,簡單且具有高應用發展可能性的觀點是最為有效的,特別像社會退縮這種無法單以個人病理概括說明的問題,從哪種角度切入就顯得分外重要。依視角的不同,問題也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
  
  在我研究「繭居族」的期間,這種案例可說是正在不斷增加。研究所時期我曾深入接觸關於社會退縮的議題,畢業後,我進入一般的精神病院及診所,持續提供診療服務。以一位精神科醫師而言,臨床第十年只不過是終於脫離新手身分,進入中堅地位的起點而已。但即便如此,我在這十年間經手了兩百個繭居族案例,與同世代精神科醫師的平均案例數相比,算是相當多。同時,這個數字也代表著,在一般的診療現場,社會退縮案例的諮詢件數是大幅增加的。
  
  當然,要斷言社會退縮是否為一種「病態」前,必須經過非常謹慎的思量。不過,從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來看,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個案若是長期持續社會退縮的情形,的確容易衍生許多其他病狀。這個問題基於諸般因素,仍未被大眾了解。甚至連「這是精神疾病嗎?」「是否反映社會扭曲的現狀?」「可以視為家庭病理嗎?」這種程度的討論也相當罕見,再加上參考文獻非常稀少,使得適切的處置變得相當困難。
  
  我著手寫這本書的動機,就是源自對此種現狀的危機意識。現在的情況是,因為對病狀理解不足,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採取暫時的應對措施,延誤徹底解決問題的時機。此外,醫師多半也僅從社會病理與世代病理的角度來切入個案,總是拖到太晚才針對案例的個別情況考量具體方針。這樣的拖延不應該再發生了。我希望可以提供自己的臨床經驗給各位作參考,
  
  秉持這樣的心情,再加上心中對現況的強烈憂慮,促使我完成這本書。我從新人時期至今,一路走來歷經各種臨床經驗的挫折,也希望藉著撰寫此書,將自己的經歷整理出來,做個記錄。
  
  本書分為理論篇與實踐篇。在理論篇,我以自身診療經驗為主,針對個案進行討論,同時也會嘗試以各種理論來驗證。不過理論內容只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盡量寫得淺白,不會太過艱澀。在實踐篇中,我則列舉具體的應對方針,盡量寫得詳盡易懂。我對這一篇的實用價值,還算有些自信,只是無可避免地,個人的臨床經驗一定會有些許偏頗。希望本書除了能提供一些實質幫助,也能成為開啟日後討論的契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齋藤環(Saito Tamaki)


  1961年出生於岩手縣,筑波大學醫學博士,為日本著名的精神科醫師、文化評論家、漫畫評論家。專精於青春期、青年期的精神病理與精神病誌學,並對青少年次文化有讀到的觀察與評論。目前為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社會精神保健學教授,曾獲日本病跡學會賞、角川財團學藝賞。

  著書超過三十本,有《文脈病—Lacan / Bateson / Maturana》、《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為什麼繭居族是可以治療的?》、《母親主宰了女兒的人生:為什麼「弒母」如此困難?》、《心理學化的社會:為什麼我們追求創傷與療癒?》、《Yankee 化的日本》等書。

譯者簡介

徐欣怡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後,赴日本學習音樂。熱愛各種表演藝術,喜歡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在日求學、上班多年後轉作專職譯者。除書籍翻譯外,工作內容涵蓋展場、商談隨行口譯與信件文書、遊戲翻譯等各種領域業務。聯絡方式:shin12317@gmail.co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6975?loc=M_br_60nq68yhb_D_2aabdc_C_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