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為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所寫。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世號靖節先生,東晉潯陽柴桑人,大概相當於今天的九江西南方。陶淵明出生官宦世家,但他出生時家道已中落,二十九歲那年為了謀求出路,只好走上仕途,但是他每每當官都因不堪吏職辭官而歸。後來他決定再也不要為五斗米折腰,於是徹底的拋棄了功名利祿歸隱田園。
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除了詩作之外他的作品數量其實不多,但是篇篇都是傳頌千古的佳作,《桃花源記》就是其中之一。
《桃花源記》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流划著船,划著划著越划越遠,突然眼前出現一片桃花林。桃林夾著溪流的兩岸生長,長達數百步,這片只長著桃林的溪岸,地上有鮮嫩芳美的香草,墜落的桃花瓣點綴其中,漁夫被這樣的美景所陶醉。
船繼續前行,他決定要走完這片桃林。到了溪水的源頭,不見了桃林,卻看見一座山,山上有個洞口,洞口透出亮光,漁人於是丟下小船走進洞口,走著走著,道路由窄變寬,突然眼前一片開闊明朗。這裡頭根本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土地平坦,房舍整齊,田地肥美,池塘桑竹錯落有致,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裡頭可以聽到雞鳴狗叫,裡里頭的人來來往往辛勤耕種,穿著和外面的人沒有兩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非常幸福的樣子。
大家看見來了個外人,就過來問他,您打哪兒來呀,漁人一五一十地回答他們,還受邀到他們家中作客,村裡的人聽說來了個外人,紛紛到這裡來打聽外面的消息。原來這些人,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暴亂,帶著兒女、率領同鄉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那個時候開始再也沒有離開過。漁夫於是把這麼多年來的朝代更迭和社會變遷說給他們聽,眾人聽了之後都相當的感慨,漁夫在逃花源裡作客了幾天準備告辭,臨走前大家對他說:“這裡面的情況就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啦。”話雖如此,漁夫在回程的時候還是一一作了記號。
一回到郡裡,漁夫馬上去拜見太守,跟太守稟報桃花源奇遇,太守立刻就派了人尋了記號,但是還是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原來的路。南陽有位名士叫劉子驥聽說了這件事情,也高興計劃前往,但是尚未成行就病死了,從那時候開始就再也沒有人去尋訪桃花源了。
陶淵明所描寫的桃花源,是一片人人都向往的人間樂土,和諧沒有紛爭,其實,桃花源之所以美,是因為裡面的人心美,所以環境才得以保持原有的自然質朴,人際關系才能流動著溫暖愉悅。
http://ms2.ctjh.ntpc.edu.tw/~klsc/GW-p51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