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一跌倒就哇哇大哭,怕痛怕得要命,現在鋼琴彈不好,竟然用手去搥牆!青少年「自我傷害」的現象比例逐漸升高,看在父母眼裡既心疼又憤怒,究竟孩子為什麼會自我傷害?父母又該如何協助?由心理師陳品皓為你說分明。
近三、四年,許多在學校服務的輔導教師,都發現青少年自我傷害事件的比例逐漸升高,不少家長除了對此感到憂心,更害怕孩子會從自我傷害,演變成更嚴重的自殺行為。其實,從學理概念與臨床認定上來看,「自我傷害」和「自殺」是兩件不完全相同的事,意義上有一些值得區別的地方。
自我傷害,學理定義為「非自殺性的自我傷害」,英文簡稱是NSSI(Non-suicidal self-injury),青少年會出現自傷行為,通常是他遇到一個巨大情緒議題,內心非常痛苦又無法處理時,經由觀察他人或自己偶然發現,當自己處在物理疼痛的狀態下時,原本心理的不舒服反而就因此快速緩解,於是他很快就學到了用物理的疼痛來轉移或舒緩心理疼痛的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制約,而這裡所說的物理性的疼痛或傷害,就是我們所謂的自我傷害。家長和老師在理解了這些行為所代表的意義後,就會知道情緒或是心理議題,往往這些孩子心中最核心的困擾所在。
網路世代,難獲喘息空間
我們比較難以想像的是,現今這群在「網路世代」出生成長的孩子,他們所要面對的人際與環境壓力,遠比十幾年前超出甚多。舉例來說,同樣都是在校園和同學有人際衝突,在過去我們求學的年代,衝突的雙方放學後各過各過的,時間與空間營造一條無形的物理界限,讓彼此能夠在自己的空間裡消化情緒,就算衝突沒有解決,但我們仍然有物理距離所營造出的心理緩衝地帶。然而到了現在,24小時不停歇的網路世界,孩子即使回到家,仍可能面臨對方在社群上提出攻擊、謾罵言論,使衝突持續放大,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所以,孩子滑手機不單單只是「滑手機」這個行為而已,其實他們也同時在網路上繼續著現實中真實的人際關係,或甚至承受著許多衝突與情緒,當這些情緒累積到達臨界點、人際關係陷入孤寂,苦尋不到解決方法時,就很可能靠自傷紓緩心理傷痛。這時候,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只看到表象的話,就很容易落入限制網路使用、拋出避開爭端的建議,而這些往往無助改善問題,因為對孩子而言,他們正陷落在巨大而綿密的情緒之網中,此時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與陪伴。
那麼,到底怎樣的「陪伴」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我的觀察是,陪伴是一種願意陪他留在情緒低谷、願意陪伴他面對困難的「承諾」,而這種陪伴,往往需要父母長期「練功」才能做到。尤其是父母發現孩子自傷的當下,往往驚恐、擔憂、焦慮情緒一鼓腦兒全部湧上,頓時無法消化,只好化為憤怒撲向孩子,以斥責、處罰做結。
認真聆聽怎麼開始?用「名詞聯想」啟動理解
那麼,在了解孩子自傷背後的原委後,家長可以做些什麼,甚或如何防患於未然呢?
首先,當我們發現孩子正在進行任何危及生命安全的行為時,即刻制止絕對是必要的。接下來,大人一定要先安頓自己,消化擔心的情緒,請試著讓自己慢下來,絕對是首要的第一步;第二步再回到問題根源,探究孩子遇到的情緒議題,陪著他一起面對。
當然,並非每個家庭都會遇到類似自傷的高壓情境,但透過刻意練習,「認真聆聽」家人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觀點,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平常就可以做的。至於怎麼做?我們可以透過一個適合闔家參與的小遊戲來體驗聆聽的重要性。
有機會時,不妨和家人、朋友以「中性的名詞」為題,例如跑步、車子、溜滑梯等生活上常見的物件,請每個人花兩分鐘,在各自的紙上寫下這個名詞讓你聯想到的十個東西,任何東西都好,完全沒有正確答案。等到大家在各自的紙上都寫下自己想到的十個東西後,最後大家再一起出示自己所寫的內容,看看每一個人對於同一個名詞所想到的十個東西裡面,有多少相同的答案。
透過這個過程你會發現,儘管家人親友間,彼此可能有著同樣的文化、環境與背景,但是我們對於同一個熟悉的概念,大家所寫下的十個答案,常常最多只會有兩到三個相同,可能一半以上的內容與想法有極大差異。
透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深刻的理解一個事實: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了解對方立場,其實可能有高達七至八成機率都僅限於自己的想像。因此,當我們自認為已經理解對方時,請別忘記這個遊戲帶給我們的啟發和提醒:透過日常的核對,了解對方想法,是為彼此建立良好連結的基礎。
(陳康宜整理,責任編輯:莊蕙慈)
【內容整理自《親子天下》Podcast 鄧惠文X陳品皓「關係相談所EP22」】
推薦閱讀|【數位專題】青少年憂鬱風暴來襲,陪孩子走出情緒黑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