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勇敢說「不」!小六男童泳池遭性騷擾冷靜求助脫險

 

雙十連假期間,一名小六男童跟著阿公去游泳池游泳,洗澡時突然遭一名30多歲的男子偷摸下體,男童第一時間向阿公求助,並勇敢地跟著阿公和警察重回泳池,畫下示意圖,幫助員警循線逮人。雖然男子到案後辯稱自己是在跟男童玩,但家屬認為不可姑息,決定提告。

勇敢說「不」!小六男童泳池遭性騷擾冷靜求助脫險

Shutterstock(圖為情境設計,無涉真人)

無論是男孩、女孩都可能成為性侵害的對象,由過去國內發生的案例可知,小男生因為警戒心較低、也較缺乏相關知識,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向大人陳述受到傷害,反而更容易成為連續性侵害的對象。

家長要學習:如何辨別潛在騷擾者

除了陌生人突發的犯案型態之外,多數性侵案件都有跡可循,絕大多數的加害者都是孩子或家長認識、甚至於是極為信任的熟人、師長。熟識的長輩或朋友容易讓孩子降低戒心,加害人也因和孩子、家長熟識而有和被害者單獨相處的機會。因此年幼孩子必須先具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才有能力察覺蛛絲馬跡,進而提高敏感度、避免受害。

家長需要學習的是,如何辨別潛在騷擾者,避免誤信熟人且「所託非人」,特別是安親班、才藝班的老師流動率較高且篩選不易,以下幾種人格特質務必讓孩子保持距離:

  • 歧視女性,或認為女性本該順服、依賴者。
  • 習慣用汙衊性言語評論女性者。
  • 濫用藥物或酗酒者。
  • 過度壓抑自己情緒與感受者。
  • 低挫折容忍力與處理壓力有困難者。

對孩子而言,從小可能就常有熱情的長輩摸摸頭、捏捏臉、拍拍大腿或搭肩,即使不喜歡也不敢說,甚至有些父母會一再傳達「人家是喜歡你才摸摸你!」等說法。殊不知正是這種錯誤觀念,縱容有心人士以同樣的手法接近孩子,探試孩子的底線。

性侵之前,會先伴有各種試探性的性騷擾

孩子擁有身體的自主權,只有他有權利同意或拒絕別人的觸摸,如果我們漠視孩子的「不舒服」,認為無關緊要甚至加以責怪,不僅孩子無法建立安全意識和身體自主的觀念,甚至有可能進一步身陷險境或受到實際侵害。父母親更不應該因為不知道如何回答或想不出解決辦法,而逃避或否定問題的存在。

性侵者第一次試探孩子時,若孩子能有意識並作出堅決反應,很可能就此打消犯案動機;反之若態度猶豫不決,則會增加性侵者繼續鎖定對象、進而犯案的信心,因此是否具備「警覺意識」,將成為協助孩子養成直覺反應與判斷基礎的重要關鍵。

對環境安全的警覺:要構成性侵行為,首要條件為封閉且隱密的環境,以便孤立被害者。因此,應告誡孩子,只要任何熟人、長輩試圖將他單獨帶到偏僻死角、鮮少人煙出入的空間、甚至是住家、車上,都必須立刻提高警覺並拒絕,盡量處在人多熱鬧的地方,減少落單機會。

對言語試探的警覺:部分性侵害發生之前,會先伴有各種試探性的性騷擾,以尋找敏感度較低的受害者。黃色笑話、探及隱私,或是任何評論身體器官有關的言語,都可能是一種試探。溝通上必須十分清楚地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不要害怕破壞現場氣氛。


對行為舉止的警覺:對長輩、親友或師長過度親密的動作,任何觸碰身體或私處的行為,都要教導孩子勇敢說「不」,任何一個大人提出來的單獨邀約都應該先拒絕,並告知家長,以便進一步確認動機。

教孩子練習「拒絕」

不論是熟人或是同儕團體,一旦孩子的直覺感到不安,都應該鼓勵他立刻作出反應,避免有進一步不當行為發生。我們永遠無法預知事件何時何地發生,只能平時就與孩子練習「表達拒絕」或「藉故離開」的說法,以防孩子因為不好意思或不知如何開口,而讓自己陷入險境。

表達拒絕的說法有「我不喜歡你碰我身體」「媽媽說別人不能隨便碰我的身體」「請你不要這樣,否則我要大喊了」等,可視情況緊急調整口氣內容;這些說法同時也是一種「警告暗示」,若對方不理會回應就立刻中止對話,直接呼救或逃跑。藉故離開的說法則有「我想先去上個廁所」「我想先買東西吃」「媽媽叫我打電話回家」等。總之,想辦法阻止當下情境發生,並至人多的地方求救。

你做過安全意識大考驗了嗎?快來看看你的安全觀念有多好?

*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愛的生存遊戲:引導孩子做對選擇、遠離危險的安全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