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租屋漏水,房客可否拒絕房東修繕?施工期間無法正常使用房間,房客可否請求減少租金?

 


案例:
敏俊離鄉到桃園工作,在公司附近租了套房,過沒多久廁所開始漏水,敏俊趕緊連絡房東處理。房東盡速請水電師傅評估後,告知需將廁所打掉重新施工,為時一個月。敏俊認為施工的粉塵、施工人員之進出、無法使用廁所盥洗淋浴等情形,將造成居住上極大不便;相較之下,漏水問題反而可以忍耐。敏俊是否可以拒絕房東施工?若不能拒絕,房客是否可就施工期間之不便利請求減少租金?

解析:
一、敏俊於通常使用情形下出現漏水問題,若租約沒有特別約定,原則上應該由房東負擔修繕責任 (民法第429條第1項參照)。案例中,專業人士評估必須將廁所打掉重新施工,此修繕行為係屬房東維持租賃物合於約定使用收益狀態之保存行為,敏俊應配合修繕,不得拒絕(民法第429條第2項參照)。
二、敏俊於施工期間無法正常使用廁所,造成諸多不便,是否可向房東請求減少租金?法律漏未規定。
二、敏俊於施工期間無法正常使用廁所,造成諸多不便,是否可向房東請求減少租金?法律漏未規定。基於保護租賃關係中承租人使用收益範圍縮小或全然無法使用之目的,在不可歸責於承租人之前提下,得類推適用民法第435條。在本案例中,敏俊係依照通常情形使用廁所,後續漏水施工並不可歸責於敏俊,故敏俊得就施工期間無法使用之部分,向房東請求減少租金。


https://sites.google.com/site/jianluefalue/du-pin-wei-hai-fang-zhi-tiao-li/chang-jian-fa-lue-wen-ti/bu-dong-chan-mai-mai-jiu-fen-xiang-guan-shi-wu/zuwuloushuifangkekefoujujuefangdongxiushanshigongqijianwufazhengchangshiyongfangjianfangkekefouqingqiujianshaozujin


房東施工沒先說 房客可要求解約

 


我是在外租屋的大學生,房東簽約時沒說下月起裝潢兩個月,動工前幾天才貼告示,施工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六點,期間很吵又無水可用,且房東當初說租金含瓦斯費,這時卻要加裝電熱水器,電費房客自付,礙於租約一年,提前搬走會被沒收五千元押金,請問有無辦法解決?


律師陳振瑋答:
依《民法》四二三條規定,房東有義務讓他出租的房屋,能依照租約約定,維持讓房客可使用的狀況,若房東違反此義務,且房屋確有瑕疵,已達危及承租人或其同居人安全或健康時,承租人雖於訂約時已知其瑕疵,或已拋棄其終止契約的權利,仍得終止契約。
因此讀者可用施工噪音擾人及無水可用為由,要求房東終止租約。


事前應保全證據
此外《民法》四三五條規定:「租賃關係存續中,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之事由,致租賃物之一部滅失者,承租人得按滅失之部分,請求減少租金。」故讀者還可據此規定,主張房東改用電熱水器後,應減少房客租金。
依讀者所述情節,若讀者要求提前終止租約,責任屬於「可歸責於房東」的事由,房東應無權沒收讀者的押金。
一旦碰到不講理房東,房客最好先設法溝通,以減少租金、暫時不收租金或終止契約等方式處理。一旦進入訴訟,勝敗全看有無證據,若房東否認彼此有口頭約定,房客可能吃悶虧,建議讀者事前應保全有利證據,才能保障自身權益。記者黃哲民採訪整理


讀者如有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來信
e-mail:court@appledaily.com.tw
地址:(114)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38號
《蘋果日報》法庭中心法律信箱
傳真:(02)6601-6400 法律意見僅供參考


https://e0939107689.pixnet.net/blog/post/37598281

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筆記]自學鍵盤鋼琴

幾乎無痛入門(拜爾1-2程度)

入門曲先用唱名(do re mi fa so)從右手最左邊大拇指開始分別對應五根手指,把手指對應的唱名畫在紙上擺桌上對照,目標是把入門曲練熟,練到右手可以彈很快。找曲子主旋律的最簡單版簡譜(或者回想一下當初教的唱名唱法):小星星、兩隻老虎、火車快跑、生日快樂歌、聖誕老人、真善美、歡樂頌主旋律。不用完美,只要能彈到主旋律大致聽得出來是在彈甚麼就好,這個過程非常適合初學者入門,因為學習過程非常快,耳熟能詳的童謠大部分成人都已經熟悉旋律,因此只要學習唱名對應的手指和順序、鍵盤按鍵觸感,多練幾次熟悉它們後自然能夠彈得飛快,這個階段重點不是照譜彈100%正確,是學習一定程度上靠聽力辨認音階高低(同樣不用100%正確,因為很 花 時 間,只要有6-7成正確就好)和演奏方法,一頭栽進準確度地獄9成以上直接扼殺學習熱情

右手練熟之後換用左手彈這些曲目,一樣把唱名對應的手指畫紙上,重點同上。因為之前已經有右手的鋪墊,現在只是改成左手,大腦會自動把之前的經驗連結在一起,只要你能用唱名唱出來的曲子多半也可以短時間內熟悉,絕對跟右手從零初學一直想唱名對到哪個手指完全不一樣! 目的是鍛鍊大腦認知能力,為接下來演奏跨兩個八度的曲目和學習伴奏做基礎準備練習。

直接去找自己喜歡的流行曲或者古典樂的最簡單版簡譜,練習主旋律(或自己想練的部分),主旋律有和聲或和弦的譜通通剔掉,這個留到後面的階段。伴奏可以全部無視,因網上的譜多半沒有伴奏的示範音訊檔,學不到音高、節拍沒用,練不起來,大部分則是速度太快、合音過多。幾分音符是邏輯數學的領域,對初學者而言9成以上都廢話,初學音樂抓節拍就是聽示範曲,那個只能當參考,熟悉五線譜的人也不是用背的,沒人會一個個去背幾分音符是零點幾秒,是用對照的! 多聽多對照自然大概知道甚麼大調節拍的譜的幾分音符是多快!

然後可以直接看給愛麗絲簡單版的簡譜主旋律,這個曲子主旋律跨兩個八度,而且9成以上沒合聲,非常適合練習左右手同時彈奏(這個階段聚焦在練習沒合聲,但需要左右手同時演奏的曲目),覺得吃力可以不要練伴奏(簡譜下面那行左手用的低音譜),如果入門曲都有練好(需要花一些時間),只要兩天這首主旋律以你的速度就應該可以彈個七八成正確,快速旋律部分主要在抓節奏和音高,多聽幾次那一段示範曲,多按幾次找音準就可以,這個階段可以隨你按多久,直到按到你覺得你找到音準和節拍足夠熟悉為止。合音也一樣。因為不熟悉按鍵位置或者因為鍵盤的按鍵跳來跳去離太遠太難按,節拍抓不準犯錯沒關係,想想怎麼彈才會彈出想要的結果改進就好,試試看,錯得越多、改進的越多,你進步的越快。

覺得任何曲目任何部分無聊都可以跳過,不用硬逼自己練不感興趣的曲子,前奏和結尾覺得無聊可以不用練,那表示不太重要,真的很喜歡、很想把整首彈完、彈準的曲子再練前奏、結尾、準確度,不然可以找主旋律(或自己想彈的部分)就好,根據自己想彈奏的目標決定要怎麼練、練多少時間,也可以完全不練準確度,只練自己想練的部分就好。只有自己真心想彈奏表達的音樂,才會有心力花時間找音高和節拍! 

想要彈得快、彈得準,熟悉整首曲子的組成規律、部分段落的旋律節拍,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多聽示範演奏音訊檔,多按鍵找音準、多練幾次,音準找多了、同樣的排列組合、合音按久了大腦自然會處理的越快,可能練沒幾天就會發現突然能彈了,因為大腦認知速度變快跟上原曲節拍了,同一首曲子、同一個小節要熟悉需要一定的練習次數,沒有辦法貪快,要熟悉一個不太順的段落彈法就是重複多彈幾遍,目標是增強工作記憶力(重複的作用),人不是電腦不會每次彈都在算,複雜的滑音彈得很快的人是把不同的音階、和聲、和弦記熟了拼湊起來一組一組彈,才不是當場一個音符一個音符慢慢算

要把一首曲子的節拍按對,大腦的認知速度(從認知音符到發指令給手指按下按鍵)必須略快於你要彈的節拍音符數,也就是光是只有一小段能夠彈得飛快但是整體組合不起來是不行的,每個不熟悉的段落都要彈到熟,轉接部分也要多練習把兩段接起來的部分,只有整體的處理速度都快上許多之後才有可能正確演奏你要彈的速度,沒有捷徑還是多彈才會熟悉,熟悉音階、和弦、琶音可以大幅提高演奏速度所以一定要學,大部分的曲子都是用各種不同的重複小段落拼湊而成,熟悉這些小段落的排列組合規律可以大幅提高速度。

學鋼琴就是學指法、音名、識譜、和聲/和弦/琶音、每種調性(音階)的按鍵位置(共15種= =,但有三種是重複的,其實只有十二種)和音符記法



必備樂理:唱名(do re mi fa so ra si)、簡譜(一組中音和三組高音、三組低音,共七組八度的記法,上面那行的小節記載右手要彈的音符,下面那行則是左手)

選唱名當作教鋼琴指法的初學跳板是因為上手很快! 學校教童謠旋律就是用基本唱名教,你可以節省大量的精力時間在那邊對照CDE是哪個旋律,對到哪顆鋼琴鍵。簡譜只是快速掌握鋼琴的八度中高低音結構和指法的工具,一般的五線譜沒有說明八度結構,甚至連高音譜(就是一個轉來轉去的記號)最下面的do就是中音都沒講,也沒有標註指法,對初學者超級不友善,它完全是發明來給識途老馬用的不是拿來教新手的

靠聽力辨認音階的能力比起準確度更值得投資,因為一旦你能用聽力辨認音高就等於大腦裡有台編譜機,一旦掌握的合聲和旋律變多,你可以即興演奏擺脫照譜彈或噪音二選一的地獄。準確度是透過枯燥的重複去掌握熟練度和基本的彈奏方法,投資報酬率很低,重點是,極 端 無 聊


學習識譜

學到後面很多好聽的歌曲都用五線譜記載所以必須要學習。前面學的唱名會變成學習鷹架

五線譜由五條線和四個空格組成,音符落在線上或空格之間。高音譜和低音譜中間有條隱形的線,線上的音符是初學高音譜的中音do。相對音名就是把唱名的do re mi、簡譜的1-7改成A-G而已,唱名和相對音名意思差不多,這三套記號完全可互換,只是他的A從ra開始往後照順序排列,因為7個音是循環重複的所以do是C,re是D,mi是E。這很難記因為它順序跟初學不一樣是用跳的,不用死背,買個和標準鋼琴鍵等寬的五線譜/音名表Hal Leonard Keyboard Guide直接擺桌上對照,一般老外正常學鋼琴五線譜、英打都是用對照的和音符卡,而且是重複玩同一首直到熟悉為止。熟悉音階和聲和弦就是看樂理書、音符卡、app

絕對音名就是相對音名後面加數字,例如這個虛擬鍵盤都幫你標好了 https://virtualpiano.net/ 把 key assist 的note label開起來就很清楚,真鋼琴就是一共七組的八度,一組十二顆鍵(do-si的7顆白鍵+(2+3)顆黑鍵),外帶最左最右幾顆額外的鍵共88鍵,按鍵功能跟簡譜的標記法完全一樣,中央C就是C4,就是鋼琴位置最中間、從左數來第四組八度的do,就是簡譜上記成上下沒加點的中音1,也是最初學的高音五線譜最下面的do(初學的高音譜皆為C大調,簡譜中將某個調性第一個音符視為1,初學五線譜時的高音譜的中音do(高音譜由上往下數來第五條線下方第一條隱形線上的音符)的絕對音名是C,記成1=C,非常好記)

do re mi fa so ra si 

C D E F G A B 

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低音譜的do是由下往上數來第二格的音符,mi是由下往上數來第三格,so是由下往上數來第四格,第一條線上的音符是ra,靠第一條線外的音符是si,用這個去推上下的唱名就能知道怎麼按鍵。高音譜的高音do(簡譜上方有一點的1,即C5)落在由上往下數來第二格,高音mi是由上往下數來第一格,高音so靠由上往下數來第一條線外

拜耳一開始的奇怪c記號,是四四拍子(common time),4/4拍號的另一種寫法

參考 https://www.liveabout.com/why-fourfour-time-written-cshaped-symbol-2701055



原文教材

Adult all-in-one course lesson, theory, technic by Willard A. Palmer, Morton Manus, Amanda Vick Lethco 

從基本的坐姿、手部熱身運動、手指指形、五線譜、音名到旋律、和聲、和弦、指法都有。一開始就教低音譜,p57還有增進手指靈活度的練習。每種和弦都有自己的名子,跟吉他譜(tab譜或五線譜)的通用,一開始從C(大調)和弦開始介紹

how to learn sheet music  https://www.essential-music-theory.com/music-staff.html

深入淺出簡單易懂的基礎識譜教學


誰是拜爾

https://americajoanne.pixnet.net/blog/post/57227713

【教學】傳統鋼琴學習教材下載與練習指南

拜爾No. 1-5打中音(C4-B4)和高音(C5-B5)識譜、數拍(幾分音符的拍子長度)、滑音基礎很好用,但第六首開始旋律很難聽,無聊。它前面是兩個高音譜練中音和高音,主要讓我們熟悉中音和高音的音符位置、音符節拍。低音譜要直接跳下冊或直接大降標準orz彈徹爾尼 Op. 337 直上徹爾尼337因為基本功沒墊足所以會很痛扣orz 需要花很多時間練習指法,尤其拇指orz  不是做不到但就要很有很有很有很有耐心.. 而且花這麼多時間都可以學習其他許多基本功了orz 回頭再來彈會更順orz

拜爾併用曲集比較實際

拜爾訓練節拍跟識譜真的超好用,但..音感會跑光光orz 一開始就練節拍彈出來的東西會很機械沒靈魂,拍子對但是就很難聽= =直接去練和弦或難度低一點的曲子都比較好= =


鋼琴英語

chord 和弦 同時演奏三個以上的音符

broken chord 分解和弦 分開彈奏的和弦

C major C大調

interval 音程 一個音符比另一個音符高或低多少

melody 旋律 分開演奏的音符,兩個音符按順序演奏,一個接一個

harmony 和聲 同時按下兩個音符

melodic interval/harmonic interval 旋律音程/和聲音程

note 音符

bass/treble/alto clef 低音/高音/中音譜號

bar line 小節線

staff 五線譜

time signature 拍號 4/4那個

參考

https://people.carleton.edu/~jellinge/m101s12/Pages/11/11Intervals1.html


要找家教老師學鋼琴?還是找鋼琴教室學鋼琴?

https://catpiano.pixnet.net/blog/post/96780191-%e8%a6%81%e6%89%be%e5%ae%b6%e6%95%99%e8%80%81%e5%b8%ab%e5%ad%b8%e9%8b%bc%e7%90%b4%3f%e9%82%84%e6%98%af%e6%89%be%e9%8b%bc%e7%90%b4%e6%95%99%e5%ae%a4%e5%ad%b8%e9%8b%bc%e7%90%b4%3f

成年人學完上下冊拜爾究竟要多久的時間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429000015KK04501

-----------------------------------------------------

主控鍵盤(midi鍵盤)
彈到和弦時電腦鍵盤有按鍵衝突的問題,因此有個主控鍵盤比較好。至少買到61鍵共五組八度,太少的沒甚麼用,因為很快就會彈到跨兩三個八度的曲目。88鍵太長一般桌子放不下也沒用,選購要點:琴鍵和鋼琴標準琴鍵同寬、可偵測力度大小(通常低價位的感壓元件也不會太好,只能拿來練指力),有預算可以增加選購厚鍵、手感好按鍵彈起來不會軟軟的、按壓時回彈力度類似真鋼琴的、保固期長如兩年的(通常都一年)、有移調功能的
一般都有插耳機、延音踏板的功能(深夜練不會吵到鄰居),沒有的話要能靜音。總之功能越多越貴,但不同的樂器或風格的節拍功能可以不用,只是拿來彈鋼琴用不到= = 

一般來說價格和琴鍵尺寸、鍵數、保固期限、功能數成正比,按鍵越接近真鋼琴標準琴鍵尺寸(寬度和高度)、鍵數越多、保固期越長、功能越多越貴,一分錢一分貨但是大陸開外掛不在此限。最便宜的61鍵物美價廉大陸貨2006 NTD含運,當然音源普通,要自己另外接電腦用EOP裝音源(Vsti),同樣的東西加六百給你Dream音源直接變水晶鋼琴,CP超高

不要可捲88鍵鍵盤,有些鍵按下去沒聲音,標準鍵寬鍵盤$1500以下的不要

注意midi鍵盤和電鋼琴都有壽命,但電鋼琴也有人可以用超過十年..它怕灰塵,可以拿條洗淨晾乾的大毛巾折一折蓋住琴鍵防止灰塵進入縫隙


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記得你是誰(暢銷15萬冊紀念版):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目錄

推薦序一 帶走哈佛人生智慧的唯一機會
推薦序二 最後一堂,也是最精采的一堂
台灣版作者序 運用難得的壞時刻,成就美好人生
前言 話說從頭
 
第一部 開拓視野 expanding horizons
第一章 離死亡最近的一刻教我的事
生命何其脆弱,任何突發事件都能影響個人境遇。
「凡事放輕鬆。」我靠著這句話走過人生難關,也與你們分享。
 
第二章 有時,人生就像一場荒謬的考試
你難免會碰到一些莫名其妙又荒謬難解的情況,
請記得相信自己,別理會身邊的噪音,勇敢向前吧!
 
第三章 別把自我赤裸裸地帶進職場
職場上明槍暗箭,求生不易,
別讓工作時的人格傷害了你內心的柔軟溫暖。
 
第四章 跳脫非黑即白的框框
你可曾想過,你的生長年代、父母、出身、偏見,
如何左右你的決策?
 
第二部 管理自我managing yourself
第五章 一句話的分量
容許同事向你挑釁、與你爭辯、跟你作對,
這也是領導人的責任。
 
第六章 別參加校友會
如果校友會淪為同學間彼此炫耀比較的場合,
奉勸你直接撕掉那張邀請函。
 
第七章 重新定義完美,重拾完整的自己
人的短處和長處彷彿親密的鄰居,
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人,才是真實且完整的「人」。
 
第八章 說出你的個人風格
儘管談話風格不同,目標卻永遠一致: 
清除橫亙在某個群體和迫切問題之間的障礙。
 
第三部 領導他人 Leading Others
第九章 員工不只是一堆數字
這些你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基層員工,
都在為你的公司打拚,也正在為自己的家人奮鬥犧牲。
 
第十章 別給部屬指令,只要幫他認清當下
我有義務讓他們把握現在,活在當下,
這些事正是過去我很渴望有人為我做的。
 
第十一章 驅動他人的關鍵不在權威而是同理心
你真的了解人們工作的動機嗎?
當員工在工作上的創意和熱忱被埋沒,對公司來說也是重大的損失。
 
第十二章 發揮你的正面影響力
別忽視你的影響力。請思考兩個問題:
別人怎麼看你?當別人和你相處時,又怎樣看自己?
 
第四部 建立原則 Building Values
第十三章 與其變成漂亮的瓷茶杯,不如當個耐摔的塑膠杯
成功者遇到挫折和困難仍能保持活力與彈性,彷彿大眾食堂裡耐摔的塑膠杯;
少年得志的人像漂亮的瓷茶杯,受到劇烈撞擊時經常一砸就碎。
 
第十四章 成為令人願意追隨的領導者
我願依據最新知識做判斷,勇於承認「我不懂」,
並在必要時刻向同事或外界人士徵求意見。
 
第十五章 記得你是誰
走出家門時,提醒自己明辨是非,別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要記得你是誰!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筆記]汽機車保險

損失的種類:身體傷害、財物損失


強制險

無論過失責任在哪方(一般來說是有過失責任的一方的保險公司賠償),只保(最重要的我方乘客和對方駕駛、對方乘客的)身體傷害,不含雙方財物損失(車子撞壞),也就是不賠我方駕駛身體傷害和財物損失

https://www.tmnewa.com.tw/b2c_v2/contents/compulsory.html

第三人責任險

只保對方駕駛、對方乘客的身體傷害和財物損失,額度在強制險不夠賠對方的身體傷害/財物損失時派上用場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beurlife.com/2018/09/car-motor-3rd-party-liability-insurance.html/amp

超額責任險(簡稱超額險)

用來提高第三人責任險保額的附加險種,只保對方駕駛、對方乘客的身體傷害和財物損失

https://www.tmnewa.com.tw/b2c_v2/contents/excess.html


也就是如果想要保障大家都在意的我方駕駛身體傷害和我方財物損失要另外投保駕駛人傷害險、車體險,兩者都有規範不保的狀況

保障越高保費越高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大陸新網路流行語 你今天「內卷」了嗎?

內卷這翻譯真的很爛.......involution就是退化啦

參考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763/


https://chaiwanbenpost.net/article/大陸新網路流行語+你今天「內卷」了嗎?/1916

[閱讀筆記]安全圈教養(1)

 2020/3/3

https://medium.com/@yangfuchien/閱讀筆記-安全圈教養-1-fad52c025dcc


Yang Fu-Chien 

Mar 3·4 min read

週末把安全圈教養讀到第四章結束,還花時間把前四章節的內容做了整理,感覺自己比較能夠融會貫通一點。整理完發現,這本書不但釐清很多過去模模糊糊知道的一些理論,還能夠跟以前讀過的幾本書互相解釋和應用。感覺蠻神奇的。

Image for post

相信很多爸媽都聽過「安全依附」,孩子有安全依附,就是他們是有安全感的。有安全感就是覺得安全,知道有人會支持、保護和安慰自己。安全依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好處,例如有足夠的抗壓性、學會調節情緒、獨立、更能放心學習等等。

所以,如何能夠給孩子安全感達到安全依附呢?重點就在於孩子和他的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品質」。關係品質的好壞取決於主要照顧者以什麼方式回應孩子的需要。當爸媽當然都希望能夠盡力給孩子建立安全依附,也會想盡辦法給他們最好的回應,但問題是,有時候我們並不清楚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又或者我們不確定怎麼樣的回應才是「夠好的回應」。這時候這本書提到的「安全圈地圖」就是很好的工具。

Image for post
p.87

安全圈有三個主要概念:
安全圈頂部(孩子探索的本能和需求):支持孩子的探索,細分為看顧我、因我而喜悅、幫助我、和我一起享受四種需求。
安全圈底部(孩子尋求照顧和安慰的需求):歡迎孩子的歸來,細分為:保護我、安慰我、因我而喜悅和統整我的感受四種需求。
父母的一雙手:給予孩子安全基地和撫慰的本能。

Image for post
p.94

孩子會一直在這個圈上來來去去,一方面向外探索,然後尋求安慰、保護或連結,直到他們感覺到情緒的杯子裝滿,又再繼續探索。這個圓形代表一種平衡,如何在維持親密關係的同時保持獨特自我?什麼時候該靠自己,又什麼時候該向他人尋求幫助?我感覺這其實不只是孩子,成人也一直是在這兩者中尋找平衡。安全圈地圖能夠幫助父母觀察出孩子真正的需求,並且給出回應,要如何才能成為安全圈裡的那一雙手?當好的關係品質能夠達到安全依附,如何回應才能建立好的關係品質?

擁有好的關係品質有三個面向:同在、主導、反省。

我們常常在許多書或文章中看到同在,強調父母要和孩子同在,同在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孩子學會情緒調節的能力,但同在究竟是什麼呢?

同在是由五個部分組成:同調、共鳴、接受、支持、反應。同在並非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心態,他是代表觀察到孩子的情緒後和孩子一起在當下感受,接受孩子的情緒並給予情感的支持,幫助他們接受、分享和辨識自己的情緒。說起來很容易,但也還是很困難,因為辨識他人的情緒本來就不容易,但可以透過觀察和嘗試來慢慢了解,一步步更加了解孩子。
書中也提到,同在最大的挑戰是,父母往往都想為孩子做更多,尤其是現代的父母普遍很忙碌,辨識出孩子的情緒就想為他消除不好的感覺,或是急著幫她解決問題而忘了陪伴孩子一起感受,如此反而代表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違反了接受的原則。

主導則是要成為更大、更強、更聰明、更寬容的父母。在孩子越界的時候適時的主導,孩子在很多時候都會故意試探父母的底線,如果父母的底線總是一直退後,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無力感,反而會造成孩子對於父母能否保護自己感到沒有安全感。孩子對父母的其中一個重要的需求,就是尋求保護,如果父母給孩子比自己還無能的感覺,孩子便會因為需要主導而焦慮失去安全感。

反省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關係的破裂與修復。很多時候我們害怕關係的破裂,就會在許多地方妥協,但健康有安全感的關係,是能夠修復的關係。我們都不可能成為完美的父母,這讓孩子了解到他自己也不需要追求完美,當我們暫時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甚至造成關係的破裂,只要能夠道歉、真心地修復,孩子便能學到即時壞的事情發生了,好事也會發生,幫助孩子統整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就是有好事也有壞事,並非非黑即白,孩子了解人就是又好又壞,就比較能夠寬容自己和別人,即使不慎破壞了,也能夠有修復的機會,不用因此就失去自我,或是過度配合他人,也不會總是苛求他人缺乏同理心。

這本書前四個章節就有很多很重要且關鍵的概念,覺得就算不是有育兒的需求,對於修復自己的安全感也非常有幫助,書後面幾個章節也會講到父母兒時的依附體驗如何影響自己的育兒,對於孩子的需求為何有些很容易做到夠好的回應,有些卻是感到焦慮無法給予回應,讀完再找機會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