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關係心理學:練習與孤獨共處,也練習依賴

說起依賴,好像是一個很負面的字眼。你知道嗎?其實人都需要依賴,適度的依存關係反而可以讓你更懂得面對孤獨。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找到與自己相互依賴、可以自在分享真心話的另一個人?(推薦給你:

人必須依賴許多事物而活

那麼,對人的依賴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要思考這一點,在此先介紹自東京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小兒科醫師——熊谷晉一郎的觀點。
熊谷醫師觀察新生兒假死的後遺症引發腦性麻痺,必須依靠輪椅才能生活。他在敘述障礙者與健康人士的差異時,如此提及依賴。
一般都以為健康的人就是不依賴任何事物自立,而障礙者必須依賴許多事物才能生存。事實卻剛好相反。健康的人可依賴許多事物,而障礙者卻只能依賴有限的事物。因為依賴的事物很多,對個別事物的依賴程度低,所以才有不依賴任何事物的錯覺。「身為健康人」無疑就是這麼一回事。(摘自「公益財團法人東京都人權啟發中心《 TOKYO 人權》第五十六號」)
比方說,遭遇災害必須從五樓逃走,如果是健康人士,就能夠使用電梯脫逃;若電梯不能運轉,也可以經由樓梯或梯子下樓。但乘坐輪椅的人想從五樓逃脫,萬一電梯停了,就只能坐以待斃。
再以洗澡為例。健康的人不需他人協助也能獨立洗澡。興致一來還可以去外面泡大眾澡堂,也能去三溫暖暖暖身子。相較之下,行動不方便的人,選擇僅限於自家的浴室,而且若無人從旁協助,就無法洗澡。
然而,這並不代表健康的人不需依賴任何事物。熊谷醫師說:「實際上依賴許多事物,卻覺得『我沒有依賴任何事物』的狀態,才是可以稱之為『自立』的狀態。」(推薦閱讀:

能和孤獨共處的人,擁有很多依賴對象

一提到「依存症」,經常被當成自立的反義詞,帶有負面的印象。一提起依賴別人,總有某方一直麻煩另一方,向對方撒嬌的意味在內。
在此,希望各位想想看與好友的關係。在此指的是朋友間彼此互相依賴的關係。人類本來就是若不依賴許多人事物,就無法存活的生物。就算日常生活中並未意識,人們依然要依賴許多人事物才能生活。這一點希望各位銘記在心。
因為擁有許多依賴對象,對於個別對象依賴較低的人,才是能夠自立的人,也是最擅長與孤獨共處的人。而其中最安全、最具對抗孤獨的效果、最能為我們帶來有意義的時光、即使成癮也沒什麼副作用,可以為我們的內心帶來平靜的——正是對人的依賴。與好友一起度過的時間,能讓我們獲得人生的喜悅。(你會喜歡:
成癮症正是因為依賴對象有限,才會罹患的疾病。原本該有很多的依賴對象遭到限定,就無法發乎良好的功能。正因為無法依賴人類而是對物品或行為成癮,才會演變為成癮症。 越是擅長與孤獨共處的人,能夠依賴的人與事物就越多。

關鍵字是互相

近來,因為口出惡言使另一半痛苦而導致離婚的精神暴力離婚增加。只有一方暢所欲言,另一方卻只能隱忍不說,並非健全的關係。若是一直放置不管,雙方的關係一定會破滅。
重要的是,彼此都可以毫無顧慮說出真心話,互相依靠的關係。為了建立這樣的關係,第一步就是自覺到兩人必須互相依靠,不是只有自己依靠或只有對方依靠,而是要互相依賴。
最重要的關鍵字是——互相。
唯有如此自覺,才能建立健全的關係。
真心話的種類又分為「我要殺了那傢伙」這類無法向人啟齒的真心話,以及好的真心話。後者比方說,看到有人遭到霸凌,心想「霸凌是不對的」是真心話;聽到歧視性的發言,心想「這種話最好不要說」也是真心話。特別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興高采烈談論別人八卦時,此時若說「最好不要這樣說別人壞話」,有可能被反駁「你少在那邊裝清高」,所以一直無法說出心裡話。
而好的真心話和壞的真心話都可以毫無忌憚說出口的,就是知心好友。
「說這種話可能會被討厭。」
「我可不這麼想,但這麼說應該會被討厭吧。」
不用像這樣小心翼翼、字斟句酌的關係,是最理想的關係。擁有能夠互相接受的同伴,才不會受到同調壓力的影響。(延伸閱讀:
面對重要的人,一定要抱持互相依靠的想法。這樣會讓你更重視對方,成為發展兩人良好關係的第一步。為了能夠找到這樣的同伴,請你試著不再迎合大眾或特定族群的期待,勇敢說出你的心裡話,與他人真心交往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