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所謂宅、隱蔽青年、繭居族

部分媒體上對宅描寫出的刻板印象,如:個人衛生差(省略早晚刷牙洗臉、兩三週以上不洗澡)、髒衣服或垃圾堆成山、三餐隨便吃、狂熱沈迷某事物、週期性熬夜到天亮、恐懼人和與人眼神接觸、長期無業或放棄找工作或拒學,現實中部分人確實如此(但不一定所有以宅自稱或被分類進去的人都是如此,因宅有許多定義且無共識),這些行為只是反映他們內在的傷已使他們自信低落,感到不被愛,因此沒有必要打理自己,需要找一些事物填補慰藉缺口,這些人是內在受過重傷,內在被極端的競爭至上的社會制度壓碎了,他們被社會放棄、不被需要、沒有愛,不知道在現實中失敗後如何調整自己以重新適應社會,但周圍沒有人同理他們的成長經歷、遭遇、目前的生活壓力、無法理性面對事物的一面,因為可能他們的父母也在同樣的極端的競爭至上社會制度下崩潰了,這不是他們的錯。

這些人中有人可能在現實或網路遭遇長期的反覆霸凌(來自同異性的言語/人際/肢體霸凌),也可能因為缺乏社交技巧(從小過度使用網路和電視,缺乏面對面接觸造成人際交往線索辨識困難、父母的長期情感忽略)加上性格內向而難以在現實交到適合的長期朋友(社會化/社會適應困難),也有部分屬邊緣性人格,再加上媒體喜愛任意給他們貼上草莓族、魯蛇、宅、啃老族的標籤,使他們更困擾。他們中絕大多數是有能力工作的,只是內在被壓碎而已,他們需要的是可觸及的心理諮商、親友的認同、傾聽和同理,但不要急著批評下判斷給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