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來,青少年自殘、自殺的比例已經逐漸升高,而自殘行為中常見的不外乎是用刀子割自己、用打火機燙傷自己等;但或許我們很多人都忽略的真相是:他們這麼做,並不是真的想死!心理學家研究出這些青少年的動機,其實就只是想讓身體受傷?!於是,這樣的行為被稱之為「非自殺性自殘」(Non-suicidal self-injury)。
除了上述的切割、燙傷皮膚外,也有案例是讓自己骨折或刻意不讓傷口癒合等等。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的研究員 Janis Whitlock 表示:「大部分有非自殺的自殘行為者並沒有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是設法應付生命,這絕對和自殺相反。」
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在8月的會議中,發表了一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非自殺的自殘行為從1997年到2007年增加了一倍之多,不過研究者不確定數字增加的原因是真的自殘越來越盛行,還是只因為近年來對青少年自殘的重視所致。
giphy.com
一些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自殘行為可能在90年代到21世紀早期之間增加,現在則到了撞牆期。這樣的自殘行為是普遍流行的公共健康問題,許多研究發現青少年和年輕成人有17-28%在人生中的某個時刻曾自殘過,通常開始於青春期早期,約在11-15歲之間,最高的比例則落在10多歲到20多歲。
科學家試圖回答一些問題:人為什麼要傷害自己?有人天生就有自殘傾向嗎?什麼治療方法能更有效停止自殘行為?
giphy.com
雖然傷口對自殘者的危害最為明顯,並有感染風險。但別忘了這也有心理受傷的後果!包含對於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恐懼社會排斥等。福德漢姆大學 (Fordham University) 心理學教授佩吉 (Peggy Andover) 也表示這樣的行為造成的後果,遠勝於身體上的傷害,如憂鬱、焦慮和感到被社會孤立等,可能提高「真的自殺」的風險。
青少年自殘行為在高中、大學、社會上都十分普遍,佩吉教授對此表示:「它強調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行為。」
giphy.com
有「神經學聖經」之稱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SM) 也即將在修訂版正式加上非自殺自殘的「失調」行為。儘管珍妮絲認為這樣的自殘是對他們生命的一場抗爭,但也有研究指出,擁有非自殺自殘行為的人,有較高的自殺風險。因自殘過的人已經能克服傷害自己的恐懼與痛苦了。
事實上,專家認為大部分的人都自殘過,這麼做是為了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許多人表示,自殘真的發揮了作用,它為自殘者帶來了平靜與如釋重負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可能是因腦內啡 (endorphins) 的釋放,腦內啡是存在於大腦裡的化學物質,能緩解疼痛並產生愉悅感。
giphy.com
珍妮絲表示:「人們透過各種方法自我傷害,如使用藥物、酒精、食物或性…這麼做是試圖讓自己在短期內能夠感覺好過一點。」
除了為釋放壓力而自殘,人們也會將自殘當作處罰自己的一種方式。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馬修 (Matthew Nock) 認為有4種主要原因讓人自殘,分別是:1. 舒緩緊張並停止不好的思想。
giphy.com
2. 為了證明自己還有「感覺」,儘管是痛苦也好。
giphy.com
3. 和他人「溝通」的一種管道,讓他人能夠知道自己有多痛苦。
giphy.com
4. 讓其他人不要再打擾自己。
giphy.com
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對自己的身體意象較為負面的人,也會有較強較負面的情緒,且處理負面情緒的技巧相對較差,是自殘高風險群。威斯康辛大學水清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珍妮佛 (Jennifer Muehlenkamp) 表示,這樣的人讓傷害自己身體變得十分容易。
giphy.com
一些研究也認為生物學在作怪,7月發表的研究指出非自殺的自殘者身體中的鴉片類 (opioids) 物質比沒有自殘行為的人來得少 (腦內啡便是一種鴉片類物質),他們會自殘便是因缺少鴉片類物質,想透過自殘來提高身體裡鴉片物質的自然標準。
青少年時期為自殘行為的黃金期,是因這段期間,他們不但需要處理越來越多的人際關係,連大腦和身體也在改變。在青春期早期,大腦中涉及情感部分的杏仁核,以及管理較高階思考的大腦皮層還未完全連接,它們之間的溝通沒有往後的人生階段來得好。也因此早期階段的青少年對於感情的處理,並沒有太多的方法。
當大腦充分地發展之後,他們就會學到其他更積極的方法來處理情緒。如和朋友聊天、跑步、沉思等。而在青少年時期開始自殘的人,有80%的報告顯示他們會在5年內停止傷害自己。自殘也是對於難以取得藥物與酒精的青少年來說,能較輕易接觸的行為。
除了青少年是高危險群,早期的研究顯示女性自殘的比例比男性高,不過最近有研究做出男性自殘比例較高!此外,兩性的自殘方式也不一樣,女性較常切割自己,男生則較常燒自己。科學家無法確定造成自殘性別差異的原因,但可能是自燃的行為較男性化,自割則較女性化。
兩性間自殘的原因是否不同也無法確定,有可能男性寧願展現身體韌性,也不要處理情緒。不過這部分的研究還不完整,需要再進一步的研究投入。
對於非自殺自殘行為並沒有具體的療法,不過仍有一種治療邊緣型人格的辯證行為療法 (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 成功過。佩吉表示:「這是非常、非常強烈的療法。」而且可能不適合每個有非自殺自殘行為的患者。
大多數自殘者不用求醫便能克服自殘行為,不過治療對於自殘者來說或多或少還是有幫助的。儘管自殘者在人生中僅自我傷害過一次,研究指出他們在往後的人生中在生活與心理上,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來源:Livescience
如果身邊有人曾有過自殘行為,哪怕只有過一次,一定要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尋求其他抒發管道。有時候,他們需要的有可能就只是你一句小小鼓勵和肯定,便能幫他們前進一大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