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近15%的青少年,會用自殘的方式處理情緒危機。大部分自殘/自傷的青少年,目的並非結束生命,而是希望「痛覺轉移」,也是在發出求救訊號......
根據美國精神健康協會(MHA)的調查,近15%的青少年,會用自殘的方式處理情緒危機。其中,超過80%的自傷者會以利器割傷自己,但如自我抓傷、撞頭、咬傷、燙傷、飲用有害物質(如漂白劑、清潔劑),或是傷害性的拉扯頭髮、破壞傷口......等,刻意傷害個人肉體的方式,也都被視為自殘行為。美國精神健康協會也指出,大部分的自傷者,雖目的並非結束生命,但常會採取一種以上的方式自我傷害。(看更多:咬手臂、用頭撞牆的碩二男生:原來我是在懲罰自己)
一般大眾經常認為自殘行為只會發生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但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者Saskya Caicedo 和 Janis Whitlock的研究中發現,近一半的自殘者並沒有任何的精神障礙,且任何性別、年齡都有可能出現自殘行為,研究中,年紀最小的自傷者只有7歲。
曾擔任國中輔導老師、面對過許多個案的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對「親子天下」表示,青少年的自殘方式相當多樣,且大部分和「社會期待」有關,像男生就不大會採取割腕的方式,而傾向以暴力紓解情緒,因割腕會被視為是陰柔的表現。
為何青少年會選擇自殘?海苔熊指出,青少年生活中感受到的許多壓力會導致情緒問題,但自殘行為產生的「痛覺」,可以壓過情緒造成的痛苦,當劇烈的情緒來襲,他們透過自傷得到舒緩感、釋放腦內激素,就轉移掉了心理的疼痛。(看更多:海苔熊:理解憂鬱青少年,幫助「沙灘上的那隻小海龜」回到大海)
自殘,藏了想被理解的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黃宇銳也分析,自殘通常代表了青少年希望「被理解」的心情,因此,他們在採取自殘或是自殺行為時,常會透過臉書、IG等社群媒體進行宣告、表達心情,這同時也代表孩子們的「求救訊號」。
黃宇銳建議,家長和老師應提高警覺看待自傷問題,若發現孩子有自傷行為,可以採取下述6點,來回應孩子們行為底下潛藏的求救訊號:
1、理解並同理孩子:青少年知道自己被理解了,就能慢慢說出心裡的話。不要過度強硬或是著急,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講心裡的話。
2、詢問孩子細節:像是自傷那天跟誰講了什麼等等,不要輕易買單「心情不好」這種說法。
3、分辨清楚孩子的行為:是自傷還是自殺?自傷的目的是什麼,為了得到痛感還是因為情緒無法處理?
4、提供抒發情緒(難過/憤怒)的其他方式和技巧。
5、教孩子如何求救:給孩子足夠的資訊,告訴他們心情極度低落時,可以到哪裡求救,像是急診、打自殺防治專線或者張老師。
6、自然的陪伴:讓孩子感覺到有人「在意」他,而不是勸他「不要想太多」,反而要聽聽孩子在想什麼。
無法承受的情緒,用自傷處理
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者Saskya Caicedo 和 Janis Whitlock的研究也指出,自傷多半是為了應付壓力和驅趕負面情緒而採取的行為,這樣的心理和病人依賴藥物的情形類似,都是為了轉移痛苦,且透過自傷,他們可以處理無法承受的情緒。
台北、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陳映雪、劉珈倩的研究也發現,自傷行為背後,通常是壓力之下,個案的生理反應、情緒控管、壓力因應等問題解決機制的失能。其中,童年受虐、遭遇創傷、受過度嚴苛管教,或是被同儕排擠或霸凌的青少年自傷行為高度關聯,兒童與青少年若有憂鬱或自殺意念產生,發生自傷行為的機會往往會增加。
若家庭能適時給予關懷,或是有老師與同儕的支撐,出現自傷行為的機會通常會降低,良好的親子關係或同儕互動,都是減少自傷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和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優良網路環境仰賴你我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