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7旬阿公也會有媽媽手?四招舒緩手腕疼痛

 


台中一名70歲的吳阿公每天下田種菜,熱愛田園生活,沒想到最近卻出現手腕疼痛、大拇指活動時卡卡的!原本以為在疼痛處加壓按摩或是多做甩手功就能改善,沒想到病情卻越趨嚴重,來到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就診,經過理學及超音波檢查後,診斷出罹患媽媽手,吳阿公聽聞後不可置信地直呼「我又不是媽媽,怎麼會有媽媽手?!」

 

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林怡君主任表示媽媽手(又稱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主要發生在中年婦女或產後媽媽身上,當抱小孩、擠乳、提握重物時用力姿勢不正確,或者長期重覆做拇指基部的肌腱伸展、外展動作都會導致媽媽手。但是媽媽手並非女性專屬的疾病,如果爸爸長時間照顧小孩,或是美髮師、3C低頭族、插花園藝工作者、上班族,都有可能罹患媽媽手。如果對媽媽手置之不理,病情只會愈來愈惡化!

 

吳阿公在接受局部熱療、電療、超音波治療及局部按摩等物理治療,另外服用幫助止痛、消炎的抗發炎藥物,以及配戴大拇指固定型副木,經過一個月後媽媽手的症狀改善許多,開心地說終於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復健科林怡君主任建議,當媽媽手患者處於急性發作時,必須要讓手部適當休息,如果接受復健仍未改善,則可考慮局部注射發炎藥物,極少數的患者也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烏日林新醫院物理治療師陳靜紋,推薦媽媽手的患者四招舒緩運動,
建議民眾只要每天在家花15分鐘,針對手部伸展運動來強化手部肌力。

第一招:打地鼠式-大拇指肌肉的拉筋運動

第二招:痛點按摩

  • 步驟一:將手肘向前伸直,大拇指朝向天花板。
  • 步驟二:手握拳,將大拇指包住。
  • 步驟三:接著手腕慢慢向下,感覺到手腕與大拇指之間有緊繃感時,可先定格10秒,一次5回,一天3次。
  • 步驟一:手部先握拳起來,將大拇指包住。
  • 步驟二:再將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手腕疼痛處,即肌腱發炎位置,給予垂直且單一方向按摩,10秒後休息,一次5回,一天3次。

 第三招:鴨子張嘴式-大拇指外展運動 

 

  • 步驟一:用一條橡皮筋套在五根手指的前端,手部做出模擬拿水杯的動作。
  • 步驟二:接著,大拇指慢慢打開,像鴨子打開嘴巴的動作(大拇指外展),盡可能將動作做到最大,維持此姿勢10秒鐘,接著放鬆休息,重複10次,一天做3回合。

第四招:大拇指伸直運動

  • 步驟一:五指併攏,手部平放於桌面。
  • 步驟二:將大拇指慢慢地遠離食指,做打開虎口的動作,盡可能將動作做到最大,維持此姿勢10秒鐘,接著放鬆休息,重複10次,一天做3回合。

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避免拇指長時間反覆的工作,及減少手部重複性動作,也要注意用力方式不正確,避免過度使用造成負擔或傷害,配合正確的伸展運動及肌力訓練,避免媽媽手找上門!

   

【醫師簡介】復健科林怡君主任   

主治項目

腦中風復健、脊髓損傷復健、扭傷、
腦外傷復健、兒童發展遲緩早期療育
構音異常、小兒斜頸、骨刺、五十肩
關節疼痛、小兒復健、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肌腱炎、
鈣化性肌腱炎、肩頸痠痛、脊椎滑脫
腰痠背痛、腕隧道症候群、媽媽手、
高爾夫球肘、網球肘、周邊神經疾病
足底筋膜炎、骨科術後復健、拉傷、
肌腱病變、運動傷害復健等相關疾病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振興醫院復健部專科醫師
振興醫院復健部總醫師
振興醫院復健部住院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住院醫師
台灣復健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會員

http://www.wlshosp.org.tw/焦點新聞/7旬阿公也會有媽媽手-四招舒緩手腕疼痛/

假中立與真中立的不同


https://m.gamer.com.tw/forum/Co.php?bsn=60076&snB=66055597



首先聲明這篇不是政治文

最近因為板上的一些事件(Ru、麵包先生)
我發現有些巴友會落入假中立仔的話術陷阱裡
所以開串分享假中立仔的常用伎倆

首先說明何為中立
通常當一起爭議事件發生時
會有A、B兩派甚至更多種立場
而中立者則是不以任意一方的立場為出發點
以旁觀者的角度分析A、B兩者的對與錯

通常中立有以下幾種
1.不清楚發生什麼事,或純看戲仔
2.認為風向尚不明朗,所以暫時不站邊
3.假中立

有些人會誤以為站中間就一定是中立
但這其實是錯的
中立者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為出發點
當A理虧時,真正的中立者自然會站邊B
就如上圖,因為中立者講求的是理
當B比較有理,中立就挺B
若是明顯有一方理虧,你說兩邊都錯了,要各退一步
那就叫做假中立
舉個形象點的例子就是:
卑弊源之助已經偷藏了三根薯條
剩下的三根還一人一根就不公平
因為實際上分配到的薯條是4、1、1

低端的假中立仔很喜歡強調自己中立
起手就說些「我覺得AB都有錯」之類的幹話
但是不是真的中立,從他的論述就能判斷了
而高端一點的假中立仔
則會反過來聲明自己是A的關係者
也就是所謂親友團或騎士團
他們會說「我覺得A在xx這件事上真的錯了」
先暴露不利之處來強調自己的光明磊落
以此試圖讓別人認為他是理性、客觀的
之後再開始帶自己想帶的風向
但xx通常不是此次事件的核心爭議點
假中立仔通常會把文章打得落落長
但通篇講些無關緊要的廢話來模糊焦點
不熟悉假中立仔的伎倆的人
可能會把「平衡視聽」誤認成「公正客觀」
把「模糊焦點」誤認成「追求細節」

舉個例子吧
假設今天A與一名國中生發生性行為
假中立仔可能會說「A忘記在事前確認對方是否成年,這的確是他蠢,但對方沒有告知A自己的年齡,這也是事實。」
目的就是將A的錯誤淡化成蠢、是無心之過
若你接受這種說法,那他的目的就已經達成了
這時若B派的人繼續攻擊A
假中立仔就會說「我沒說A沒做錯啊」
以此來保持自己中立客觀的形象

以上,希望大家不要落入這些話術陷阱裡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醫院爆疥瘡群聚感染 聞癢色變的疥瘡怎治療和防護?


http://www.derma.org.tw/index.php?sort_no=1557913144

疥瘡主因疥蟎傳播,疥蟎細人肉眼無法看見。圖/取自維基百科

「醫生!我身上好癢,我好怕是疥瘡!」
小靜是個長期在醫院工作的看護,工作內容就是照顧住院的病人,因為常常需要搬動病人、幫助他們如廁、洗澡,協助翻身、換藥,如果照顧的病人有疥瘡,他們往往是第一個被傳染的人。

我仔細的檢查了小靜身上的皮膚病灶,並沒有看到疥瘡感染的典型病灶,常見的部位像是手掌、手指縫,會接觸到病人的肚子、上手臂,也沒有找到可疑的痕跡。

「今天我沒有看到任何疥瘡感染的證據。」聽我這樣回答,小靜似乎鬆了一口氣。

什麼是疥瘡?
疥瘡是一種經由皮膚接觸、人傳人的疾病,病原體是一種很小的節肢動物,我們叫牠疥蟲;疥蟲會鑽到人的皮膚裡面,爬行、覓食、產卵、孵化,疥蟲的一生都須仰賴人體,蟲體離開人體後,只能存活兩天到三天左右,但是在陰暗、潮溼、涼爽的環境下,蟲體可以存活的時間會跟著延長。

疥蟲在人體皮膚打洞、靠吃我們的皮膚組織維生,因為疥蟲本身以及他的卵、排泄物,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奇癢無比的紅疹。

疥瘡如何治療?
疥瘡可以用外用藥物像Permethrin、Lindane、Benzyl Benzoate、Crotamiton來治療,針對傳染性很高的挪威型(結痂型)疥瘡,也有口服藥物Ivermectin可以使用,不論是外用或是口服,投與一次藥物之後,一週後須再重複一次治療,如果認真塗抹、或是確實服藥,超果百分之九十的疥蟲都可以被殺死。

感染疥瘡需要環境消毒
疥瘡治療並不難,難在環境消毒。疥瘡主要經由人與人直接接觸傳染,疥蟲不會跳、不會飛,只會爬,爬行的速度一分鐘大約爬兩公分,因此如果只有短暫的握手,被傳染的機率不高

然而,除了直接接觸傳染之外,少部份的疥瘡可以經由間接接觸而傳染;身上蟲量很多的患者,包含疥蟲的皮屑如果掉在床單、枕套這些布料上,有可能會因此而間接傳染給下一個接觸的人。

因此家中如果有一個人確定診斷是疥瘡,家中成員無論有沒有症狀,都會建議預防性擦藥,家中的衣物、床單、枕套,也會建議用熱水浸泡(超過60度,持續十分鐘);無法用熱水浸泡的衣物或用品,則用塑膠袋包封好,放在炎熱乾燥的地方,兩週後再取出使用;減少家中雜物堆積,地板、桌面、椅面可以用稀釋的漂白水擦拭。

疥瘡該如何預防
疥瘡的高危險族群是團體生活的軍隊、球隊、監獄、安養中心、護理之家,因此在這些地方生活的成員,是高危險群;而常常需要照顧安養中心住民的醫護人員、從業人員,也是高危險群。

有經驗的醫療從業人員,接新患者時,可以先大略觀察一下患者的手指、手腕、甚至腳趾這些暴露在外面的皮膚,有沒有紅色一顆一顆凸起的丘疹、指甲下方有沒有明顯角化,或是觀察患者,是不是一直在抓癢;接觸到高危險族群時,特別是已經有疥瘡個案的安養中心,都要特別留意,甚至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接觸到高危險族群,請戴手套後再接觸患者皮膚,需要搬動病人時,把一件長袖外套反穿,背面穿到前面、拉鍊開在後面這種方式,讓自己身上會接觸到患者的衣服只有這件反穿的外套,每天回家前把這件外套脫掉,用塑膠袋封好帶走,回家後用超過六十度的熱水浸泡滿十分鐘後,再獨立清潔,隔天再換另一件外套進行隔離。」我這樣教當看護的小靜。

「醫生,如果我還是很怕會被傳到疥瘡,更怕傳染給我的家人,除了預防措施做好之外,我可以直接治療嗎?」小靜很擔心的這樣問我。

「如果真的接觸到疥瘡的患者,當然可以預防性投藥,就像家中成員得疥瘡,家人須一起治療一樣的道理。預防性投藥我會選用外用藥物,不論是Lindane, BB, Permethrin都可以,脖子以下全身都擦過,然而這些外用藥物,難免會有些刺激性、神經毒性的問題,一直反覆的接觸,也需要評估風險。」

「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小靜問我。

「平常做好預防的習慣,一旦照顧到可能有疥瘡的患者,請皮膚科醫師確定診斷;你自己也要常常觀察自己的皮膚,真的有可疑的病灶,還是請皮膚科醫師看一下比較放心。」

小靜偶爾還是會來找我,幫忙診斷身上是不是疥瘡,在醫院工作的醫療從業人員,往往都是傳染病的高危險族群,醫療人員常常為了照顧患者,而忘了保護自己,衛生主管機關、病患本人、病患家屬,都應該重視醫療人員的職業安全,主管機關提供診斷以及藥物協助,患者本身及家屬不要隱瞞病情,有任何可疑的皮膚病灶,請找皮膚科醫師確診,疥瘡不難治療,但是有效的防範措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本文同步刊登於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1/3811355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list]BLM 書單

保守派黑人中產階級如何看待BLM


Please Stop Helping Us: How Liberals Make It Harder for Blacks to Succeed



Black Lies Matter: Why Lies Matter to the Race Grievance Industry


Taleeb Starkes



False Black Power? (New Threats to Freedom Series)



https://www.amazon.com/False-Black-Power-Threats-Freedom/dp/1599475189/ref=pd_aw_sim_14_1/131-1091088-6058917?_encoding=UTF8&pd_rd_i=1599475189&pd_rd_r=a9bd791a-2eec-4a0f-a741-f48c9268e0f1&pd_rd_w=BIe6z&pd_rd_wg=nPUWU&pf_rd_p=b8a2c7de-9fb8-4274-a4f3-29ec4fffe45b&pf_rd_r=GB0ARKJPC7N9M9D8JSMG&psc=1&refRID=GB0ARKJPC7N9M9D8JSMG


White Guilt: How Blacks and Whites Together Destroyed the Promise of the Civil Rights Era 

https://www.amazon.com/White-Guilt-Together-Destroyed-Promise/dp/0060578637/ref=bmx_4/131-1091088-6058917?_encoding=UTF8&pd_rd_i=0060578637&pd_rd_r=ce05aba6-fb59-4ca7-8eb6-f82cb775a5cd&pd_rd_w=9xPvh&pd_rd_wg=VgbjO&pf_rd_p=4164a36b-c9c1-4c08-9095-df09622e9ba8&pf_rd_r=EYNVK5RF3JEV5HGAFVNH&psc=1&refRID=EYNVK5RF3JEV5HGAFVNH

The Un-Civil War: BLACKS vs NIGGERS: Confronting the Subculture Within the African-American Community

https://www.amazon.com/Civil-War-Confronting-Subculture-African-American/dp/0615748473/ref=pd_aw_sim_14_1/131-1091088-6058917?_encoding=UTF8&pd_rd_i=0615748473&pd_rd_r=e2294580-5fcd-4cf3-9342-670772dd94e4&pd_rd_w=KSlEq&pd_rd_wg=LqQ13&pf_rd_p=b8a2c7de-9fb8-4274-a4f3-29ec4fffe45b&pf_rd_r=X8R3W1CN3QRN6VXVE29K&psc=1&refRID=X8R3W1CN3QRN6VXVE29K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你有壓力嗎?那就找到您的個人穩定專區!

 Google翻譯 

原文:https://www.lifecoachtraining.com/blog/entry/are_you_stressed_then_find_your_personal_stability_zone

———————————

提供者:  MSNCCBCC的Marcia Zidle

您有多少次“那些日子之一”?

您知道,似乎工作中的一切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嗎?有新的計劃,新的學習方法,新的同事要認識的地方,新的辦公地點要熟悉,而且這種情況還在不斷發生!

變化帶來的挑戰是普遍的。每次我們轉身時,  似乎都發生了變化,我們感到有壓力要跟上。您是否隨身攜帶智能手機到處休假?您不是在晚上放鬆,而是使用筆記本電腦趕上了更多?

如果聽起來像您,您可能會感到倦怠,勞累和不知所措。好消息是您可以創建“個人穩定區”來幫助您管理工作和生活的變化,Future Shock的作者Alvin Toffler提出了“個人穩定區”的概念,可以提高我們的安全感,安全和鎮定這些是我們在變革期間為我們充電和加油的緩衝。

 這些區域是什麼?

  1.  當您與他們在一起時,人們會為您提供輕鬆,寧靜的氛圍。他們具有與您相似的價值觀,興趣或經驗。他們可以是配偶,最好的朋友,父母,同事或同事。
  2. 地方 提供地方去感到安全。家是避難所之一,但它也可以規模​​較大,例如海灘,城市或山脈,也可以規模​​較小,例如特定的房間。
  3. 事情 S還可以安慰為收藏佔有你的老泰迪熊或深受喜愛的書或傳家寶,或圖片,或最喜歡的衣服,讓你感覺良好。
  4. 想法  可以是任何東西,從宗教信仰和政治意識形態到根深蒂固的信仰或價值觀(例如環境保護,人道主義關注等)。
  5.  您認同的組織或團體,以及您喜歡的地方,例如喜愛的俱樂部,專業團體,甚至您的公司。

 如何為您工作!
首先考慮上面列出的每個區域的一些選項。使用以下問題來縮小對您最有用的區域的範圍:

  • 您的區域穩定度如何?在1(低)至5(高)的範圍內給它們一個穩定度等級。今天哪些可能在這裡,明天可能消失了,哪些是最穩定的?
  •  您可以影響多少個區域?這些區域(人物,地點,事物等)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您的控制?
  • 您應該在哪些區域花更多的時間來滋養和成長,從而為您帶來更大的利益?還有一些您可能想要放開或減少您的時間和精力的東西嗎?

智能移動提示:

我們的世界似乎每天都在變化。以領導者的身份進行變革可能會讓您感到壓力和不知所措。這就是為什麼擁有熟悉,安全的個人穩定區對您的福祉和組織的福祉如此重要的原因。

MSNCCBCC的Marcia Zidle是一位董事會認證的教練,他為企業和社區領導人以及管理團隊提供行政指導,以利用他們的技能,優勢和風格來實現卓越績效。訪問http://www.LeadersAtAllLevels.com來註冊smart move博客和免費的成功電子書。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2點收聽她的每週網絡廣播節目“商業邊緣”,該節目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2點在http://www.voiceamerica.com/show/2186/the-business-edge進行。您可以通過972-380-9281與Marcia聯繫。Marcia@LeadersAtAllLevels.com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逆轉大腦退化?研究證實:6種遠離失智的生活方式,可再生神經細胞、延緩老化

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8020025/157886/逆轉大腦退化?研究證實:6種遠離失智的生活方式,可再生神經細胞、延緩老化

撰文 :黃慧玫 日期:2019年08月02日 養生

過去,大家都覺得老了就會腦子不靈光、記憶力衰退,事實上,最新研究證實,腦神經細胞可以持續再生,記憶力好壞無關年紀,大大顛覆過往印象。

大腦是由大量神經細胞所組成的器官,專責做決策及發號施令。成人大腦裡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而神經細胞有著細長的突觸用以傳遞訊號。神經細胞內是以電訊號來傳遞;細胞與細胞間, 則以神經傳導物質作為訊號傳遞媒介。

 

1928 年,現代神經科學之父桑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 Ramón y Cajal)曾說:「腦部一旦發育完成,就不會再改變!」他直指,神經新生只會在胚胎和嬰兒的大腦中進行,成年後大腦就會停止產生新的神經細胞。

 

然而,神經科學家在1980 年代起,開始對於「腦細胞再生」有了新想法。

 

不少研究都發現,成年鼠有能力製造新神經元,且多集中於和學習、記憶力有關的重要腦區,也就是海馬迴(Hippocampus),而類似現象也在其他哺乳類動物身上發現。科學家推測,既然哺乳類動物能生長出新神經元,人類應該也有類似機制。

 

成年後,大腦神經元仍可持續再生1998年,科學家使用一種化合物標記大腦新生神經元的DNA,觀察大腦是否有新生神經元。結果發現,化合物出現在成年人的海馬迴細胞,證實成年人大腦有自我回補功能, 神經元會在成年後繼續生長。

 

而2018年刊登於《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研究,也為神經生長提供新證據。研究團隊相信海馬體中的齒狀迴結構與神經生成有關, 因而測量海馬體中的齒狀迴結構的新血管形成幅度、容量和不同成熟時期的細胞數量。

 

結果發現,在齒狀迴前中部分,老年人神經祖細胞數量明顯比年輕人少,但不影響產生新神經元的數量。然而, 雖然新神經元增生不隨年齡減少,但神經連接和可塑性的能力則會降低,這也解釋了為何健康年長者會出現情緒和認知問題。

 

近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也發表了一項最新發現,研究人員在顯微鏡下觀察了13名年齡介於43∼87歲間的健康成人大腦切片,並看到了數量可觀的新生神經細胞,顯示成年人的神經系統仍能產生新神經元。

 

眾多研究證實,大腦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均有能力製造神經元,與身體其他器官相同, 是會持續成長的;而腦神經細胞會持續增加,尤其是在跟學習、記憶密切相關的海馬迴部分。

 

對此,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暨陽明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王培寧提醒,新生腦細胞更需要藉由持續學習,使其奮力工作,才能存活得更長久。

 

腦細胞無所事事, 就會走向衰退研究顯示,當腦細胞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下,會慢慢走向衰退、萎縮。

 

這是因為人腦的特性是「用進廢退」,腦部雖僅占身體2%,但耗能卻高達30∼40%,所以當開始減少用腦思考,人體就會自行出現保護機制,使血管萎縮降低血液對腦部的供給量,改將能量供給其他器官,導致腦神經細胞隨之衰弱。

 

王培寧指出,腦神經細胞必須藉由每一次的新事物刺激與學習,好讓大腦持續進化,而學習的新知也能轉化為記憶及經驗,需要時才能隨時召喚腦中儲存的大量信息。換言之,人的記憶力好壞與年紀無關,反而是缺乏思考、較少動腦的人,才容易發生忘東忘西、老記不住的狀況。

 

曾有科學家掃描23位世界記憶冠軍的大腦,並將成果發表於《神經元(Neuron)》期刊,研究說明每段記憶都像建造宮殿,當回想某段記憶時, 會跳出許多細小的記憶元素, 這些記憶元素如同磚塊般,慢慢拼湊成一座宮殿,完成後, 記憶便會完整浮現出來。

 

一般人學習新知時,第一次大概僅能記住3成,但隨著複習達3次以上,大概能記憶8成。所以,某些人對於初次發生的事物沒有太大印象,是可以被接受的,無須過於擔心是否大腦老化、記憶早衰或失智症提早來敲門。

 

由此可知,學習是提升記憶力的重要關鍵之一。王培寧指出,雖然隨著年紀增長,老年人對於新事物的學習能力確實不如年輕人,但若能將新事物與過去經驗結合,長輩的學習力絕對不輸任何人,而且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並在大腦中扎根成為記憶。

 

現代人忙於工作、壓力過大,導致智力減退、記憶衰弱,時常有健忘到懷疑人生的狀態,但這絕非是失智症,只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作息,便能預防大腦退化和記憶力衰退。快來試試看這6招活腦技巧:

 

控制三高健康生活

 

不控制三高,恐造成心血管病變,引發嚴重併發症或心腦血管相關疾病,都會增加腦細胞的老化速度,提升腦部血管病變風險,甚至中風危機。許多研究顯示,糖尿病會造成記憶或認知的衰退;若未能控制高血壓,發生阿茲海默症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5倍。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將數值控制於正常範圍內,並藉由飲食調整、定時運動等來控制三高,才能延緩腦細胞的凋零, 預防記憶力衰退。

 

時常動腦終身學習

 

《神經學(Neurology)》期刊曾發表一項研究,針對超過1000名70歲蘇格蘭老年人進行測試,發現過去從事需多動腦工作的人,在記性和思考測驗上表現較佳,推測可能是工作刺激性較強,有助保持認知力,幫助大腦抵抗老化。

 

王培寧表示, 多從事能刺激大腦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如玩牌、下棋、填字遊戲、彈奏樂器、的神經鍵結,提供腦部保護因子,並儲備大腦認知功能的腦本,讓記憶力不退化。

 

規律運動預防失智

 

運動是目前已知能提升記憶力、預防失智最有效的方法。運動能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提升帶氧量,還能增加神經生長因子BDNF的濃度,幫助腦神經細胞再生,當然能保持大腦健康。

 

就實證醫學的觀點,預防失智的有效運動原則是:選擇可行或自己有興趣的運動方式,維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頻率,就能保護大腦。若能進一步配合運用大腦認知功能,活化腦部的效果會更好。

 

維持愉悅積極社交

 

憂鬱症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過去被診斷為輕度憂鬱、早發型憂鬱或復發型憂鬱的老年人,與未曾罹患憂鬱症的老人家相比,未來產生失智症的機會增加2倍。因此,維持愉悅心情,擺脫憂鬱纏身,對於提升腦力至關重要。

 

王培寧強調,別再宅在家裡不出門,如能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結交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常與夥伴聊天激盪出新火花,也是活化大腦、讓記憶力穩固的好方法之一。

 

試試麥得飲食

 

麥 得 飲 食 ( The MIND Diet)對於預防失智症有極佳效果。研究發現,使用麥得飲食的長者,認知功能退化速度較慢,與同齡人相比, 認知功能年輕7.5歲;嚴格遵守麥得飲食的成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53%。

 

麥得飲食結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DASH)飲食兩者的優點,能延緩神經衰退、大腦老化。愈認真執行麥得飲食,大腦會愈年輕, 且就算不是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也一樣可以受益。

 

保護大腦注意聽損

 

近年來有研究發現,聽力損傷會使患者產生社會隔離感,並導致憂鬱症的發生,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由於聽力不佳會減少聲音對大腦的刺激,導致大腦退化,同樣易產生失智症等問題。

 

王培寧建議, 如果有聽力損傷問題,務必詳細檢查原因、及時矯正,確保自己和他人溝通順暢,延緩記憶力減退。此外,頭部外傷會增加記憶及思考損傷的機會,因此,避免發生腦部外傷也可維持記憶力 。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活腦力>